精華區beta movie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文章出自【小智的電‧癮‧強迫症】 http://www.wretch.cc/blog/kkaicd1/14122012 真相,陰謀;輸?贏《獵殺幽靈寫手》The Ghost Writer 文∕小智 (本文內含部分劇情,請謹慎觀看) 慚愧的是,我對羅曼波蘭斯基(Roman Polanski)的作品並不熟稔,頂多只觀賞過 《戰地琴人》(The Pianist),即便今年金馬奇幻影展一次引進他的八部珍貴作品 ,卻也因為工作無法配合,導致一部都無法前往朝聖,而其最新作品《獵殺幽靈 寫手》(The Ghost Writer),竟成為我第二回進入波蘭斯基影像世界的「入門」 之作。不過等到本片觀畢,絕對讓我有強大興趣想將波蘭斯基之前幾部作品趕緊 挖出來觀賞一番。請容我無從比較本片與他前作之間的差異,讓我純粹以一位大 師的入門影迷觀點,進而分享我對本片的感覺。 本片是部融合政治議題的懸疑驚悚片,劇情大致講述身為專業寫手的男主角,受 雇擔任前英國首相的回憶錄代筆寫手。然而在他之前,已經有某位代筆寫手意外 身亡,直到男主角接到這項任務以後,也因為好奇心使然,讓他愈知道真相,愈 將他引入滅口殺機當中…。如此劇情走向其實挺好萊塢,不過交到波蘭斯基手中 ,卻處理得十分節制,在商業與藝術之間取得巧妙平衡。正如片中令我印象深刻 的一段:當男主角閱讀前任代筆寫手撰寫的回憶錄時,才翻看第一頁沒多久,就 喃喃了一句「好悶!」等到全書讀完更是整個人幾近崩潰,可見前任代筆寫手的 文筆真是一場災難。其實,書籍就跟電影一樣,精彩與否都在作者及導演能否將 多個劇情元素組合一起,流暢連貫,說得有聲有色才是真本領。頓時我就覺得波 蘭斯基實在是個說故事好手,不論其?事或美學手法都引人入勝,兩個多小時的片 長乍看讓人卻步,等到觀影當下,也因其穩健節奏掌控,讓人絲毫不覺得冗長拖 沓,尤其更將全片的懸疑、壓抑及驚悚氣氛拿捏得恰到好處。或許我對波蘭斯基 的作品不甚瞭解,但我反而覺得本片或許帶有那麼點希區考克的作品況味,反映 到配樂更讓人神經繃緊,替全片加了不少分數。 對部份聰明觀眾而言,兇手可能不難猜測,不過導演在片中不斷鋪梗,試圖引發 新的懸念,依舊能引領觀眾興致勃勃繼續觀賞下去。不過我也並非一面倒覺得本 片從頭精彩到尾,如果硬要雞蛋裡挑骨頭,我覺得結尾實在太過倉促,而男主角 在結尾時的行為更與之前感到違和:片中兩位代筆寫手,皆因為強大的「好奇心」 讓他們遭遇殺身之禍,不過前車之鑑確實讓男主角比前任小心謹慎得多,即使途 中一再遭遇危機,皆能千鈞一髮逃過(畢竟他是主角),然而最後竟在得知幕後黑 手是誰的時候,自作聰明遞了張紙條暗示兇手「我知道兇手就是你(妳)!」之後 還得意洋洋向對方舉杯敬酒,這…似乎也太招搖了吧?!這時他的謹慎與危機感 竟然蕩然無存,徹底變成一位阿呆,讓別人不想殺他也難。難怪他的好奇心與招 搖最後還是害死了他,也算是個人造業個人擔吧。 不過轉念一想,男主角的悲劇收場也是無法避免的,如果劇情最終放過了他,絕 對會大失全片的諷刺力道。更深一點去看待劇情,男主角在片中沒有名字,只以 一個「Ghost」作為代號,某部份來說他是幽靈,一個沒有名字的替代寫手,他 隨著導演一步步引領觀眾看到事實真相,也看到「政治」所帶來的醜陋。而「政 治」更是全片背後最大的幽靈主角,陰魂不散又充滿致命的吸引力,操控片中所 有人的所作所為,包括男主角等人都因它而死。或許這些擁有血肉之軀的角色死 了,連帶他們埋藏的真相也跟著死了,然而背後的政治陰謀卻永遠都不會消失。 我想,這就是導演及原著小說作者勞勃哈里斯(Robert Harris)要留給大家最深刻 的諷刺反思吧。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03.135.73.246
chauwi:這戲很簡單~不過導演把氣氛掌握的很好 07/30 00:10
negative1:還不錯看 07/30 0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