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movie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少了梅格萊恩,Nora Ephron 的愛情喜劇小品會不會走味?   《電子情書》、《西雅圖夜未眠》以及《當哈利遇上莎莉》的編劇 Nora Ephron(同 時也是前兩部電影的導演)終究是留不住她多年以來的「最佳女主角」—梅格萊恩。對於 梅格來說,與 Nora Ephron 合作的電影是助力,卻也是阻力: 1989 年的《當哈利碰上 莎莉》是梅格演藝生涯的第一個里程碑;從這部現在已是愛情喜劇經典之一的電影開始, 梅格建立起了她「美國甜心」的形象,再也沒人會把《捍衛戰士》中那個既俗氣又老成的 飛官妻子與《當》片中有點三八(竟然在餐廳裡當眾模仿「高潮」的樣子…)卻又十足討 人喜歡的莎莉聯想在一起。   1993 年,梅格萊恩再度與湯姆漢克攜手共譜戀曲(兩人首次合作是 1990 年的電影 《跳火山的人》)。Nora Ephron 的《西雅圖夜未眠》不僅讓梅格萊恩與湯姆漢克成為最 佳螢幕情侶,也奠定了梅格在往後數年愛情喜劇天后的地位,將她的事業推上新的高峰。   時間快轉至 1998 年,讓《西》片影迷期待已久的《電子情書》上映。幕前梅格+湯 姆的組合魅力依舊不減,然而在幕後,湯姆漢克輕描淡寫地笑談梅格萊恩私底下最不喜歡 別人喊她「美國甜心」的片場趣事,卻隱約透露出梅格萊恩厭倦了被定型,而亟欲尋求突 破的想法。   選在千禧年,梅格萊恩終於大動作地表明了轉型的企圖心。與 Ephron 的四度合作, 是愛情以外的新題材;《來電傳情》裡探討了父女與姐妹間的親情,故事雖然感人卻略失 深度,因此並未受到矚目。讓梅格萊恩成為話題焦點的,是同年的另一部電影《千驚萬險 》。與同戲男星羅素克洛的緋聞擊潰了她與丹尼斯奎?的十年夫妻情,卻沒能沒像「布安 戀」那樣為電影衝出高票房,讓 2000 年變成了讓梅格萊恩的影迷們心碎的一年。   雖然在 2001 年,梅格萊恩一度重拾愛情喜劇的舊路,與休傑克曼合作了《穿越時空 愛上妳》,(是為了挽回事業的頹勢或僅是為了完成早已簽下的片約,我倒不太清楚。) 但江山代有「甜心」出,轉型,對於婚變後的梅格來說,已經不只是一個自我突破的動作 ,還是延續她演藝生命的唯一方式。2003 年由珍康萍(《鋼琴師和她的情人》)執導的 《凶線第六感》被視為梅格萊恩是否能轉型成功的重要指標,然而電影上映後毀譽參半的 評價,卻為梅格萊恩的未來投下了不可知的變數。   把話題轉回到 Nora Ephron 身上。雖然 Ephron 的新作《神仙家庭》是翻拍自 60 年代的同名美國影集,雖然這次的女主角換成了妮可基嫚,但是,Ephron 怎麼好像還是 對梅格萊恩無法忘情?   60 年代的影集《神仙家庭》,敘述女巫珊曼莎與平凡人達倫史蒂芬婚姻生活中的趣 事。Nora Ephron 將這個故事改寫成「劇中劇」的模式,讓一個真正的女巫去演出影集中 的珊曼莎,以戲裡戲外的對照來製造更多的趣味。只不過,重拍這部當年紅極一時,深受 喜愛的影集已經是夠冒險的了,何況還在劇情上動了手腳?早在電影開拍之初,就已經有 不少當年《神仙家庭》影集的影迷對於這部改編電影抱持著不甚樂觀的態度;而從《神仙 家庭》上映之後的票房以及各方評價來看,well,Ephron 這次的表現似乎的確不甚理想。   也許憑著當年影集的光環,電影《神仙家庭》不需什麼宣傳就能受到矚目,但影集在 美國觀眾心中留下先入為主的印象,也是這部改編電影面臨的最大挑戰。這麼說來,那沒 看過原影集的我應該不難被這部電影滿足囉?嗯,這麼說吧,《神仙家庭》就像 Ephron 前幾部愛情小品一般能讓我走出電影院時心情大好;不過,當一開始的甜味消褪,《神仙 家庭》卻少了幾分如《西雅圖夜未眠》那種讓人能夠一再回味的細膩餘韻。   先從女主角開始說起。Nora Ephron 會找來妮可基嫚演個女巫其實也不是什麼大驚 喜。在《時時刻刻》裡,妮可基嫚的吳爾芙扮相早已讓各界開夠她鼻子的玩笑;而由她來 飾演《神仙家庭》裡,藉著扭動鼻子以施法的伊莎貝 / 珊曼莎,也不過就是個不甚新鮮 的小小噱頭罷了。另一方面,妮可基嫚也不是第一次演出女巫角色了。 1998 年,妮可基 嫚就已經拿起掃把、抱著黑貓,與珊卓布拉克合作《超異能快感》。雖然這部電影在基調 上比《神仙家庭》黑暗些,但是兩部電影在「女巫與凡人之戀」的主題上卻提出了相同的 問題—「當你愛上一個女巫,你怎麼知道你是真的愛上她,還是被下了咒?」(不過在《 超異能快感》裡遇上這個問題的,是第一女主角珊卓布拉克。)   《神仙家庭》裡的女巫伊莎貝畢格羅愛上了半過氣的演員傑克懷特,雖然她只要動動 鼻子 / 拉拉耳朵 / 彈彈手指(我不是女巫,這咒怎麼施我也不了)就可以讓傑克對她死 心蹋地,但是一心追求真愛的伊莎貝卻不願用魔法來迷惑傑克,自欺欺人;選擇坦承身分 的結果把傑克嚇壞了,不過(老話一句)真愛無敵,最後有情人還是能終成眷屬。原來, 最強大的魔法,還是啊。(嘆,這不是鄧不利多最常說的那句話嗎?)   妮可基嫚飾演的伊莎貝,橫看豎看都脫不了 Nora Ephron 愛情喜劇裡女主角(換句 話說,就是梅格萊恩)的一貫特色:直率(被廣播感動就不顧一切飛奔到西雅圖 vs. 一 句「我需要你」就對對方死心塌地)、傻氣(為看了幾百遍的《金玉盟》哭成淚人 vs. 對著負心人的電影又哭又笑),卻仍不失甜美可人。但是妮可與梅格兩人的風格完全不同 ,Ephron 沒能抓住妮可基嫚特有的一份野性來塑造伊莎貝這個角色,反倒一股腦兒地把 金髮美女的刻板形象套在她身上,讓她這部新作品裡的女主角雖然延續了以往的可愛與幽 默喜感,卻少了莎莉、安、和凱薩琳等角色的「立體感」,也就是在幽微的情緒表現上所 具有的深度。   同樣缺乏深度的,是威爾法洛飾演的男主角傑克懷特。傑克在整部戲裡除了搞笑以外 還是搞笑—還真像他口中那個「換掉了都沒人知道,沒人愛的達倫」。在這個角色最有表 現空間的橋段裡(也就是發現伊莎貝真的是女巫,卻又不自覺已經愛上了她的時候),威 爾法洛卻只能無神地抓著一瓶番茄醬到處晃(瞧瞧喬坐在凱薩琳病榻旁望著她的那種複雜 眼神,那才叫「千言萬語盡在不言中」啊!);更糟糕的是,天外飛來一筆的亞瑟叔叔竟 然變成了點醒男主角的關鍵。不僅是亞瑟叔叔的出現有點沒頭沒尾,連帶的,傑克的醒悟 也毫無說服力—該不是哪個看不下去的女巫或巫師又給他下了愛情咒吧?雖然電影到最後 還是(不可免俗地)有個 happy ending,但是劇情裡那個沒補的大洞,實在讓我感到空 虛非常。   說到這裡,不禁想起了《西雅圖夜未眠》裡,匿名「西雅圖未眠人」的湯姆漢克在廣 播裡的一段深情告白。當節目主持人問到他與亡妻的故事時,他說:     “無數件小事情,若加起來,那表示我們前生註定…我知道,頭一次接觸她     時我就知道了。就像回家…不過是一個前所未知的家…我只是牽她的手扶     她下車,我就知道了。就像是…魔力(magic)。” 在湯姆漢克娓娓念出“magic”這個字的時候,幾千公里外,正開著車的梅格萊恩也心有 靈犀一般地呢喃著同一個字。This is magic.   十二年前的 Nora Ephron 能讓愛情的魔力牽引兩個素未謀面的男女走向對方;十二 年後,當她再度面對“love's magic power”這個主題的時候,卻丟失了她原有的,那份 能夠深深吸引住觀眾的心的魔力—Ephron 的魔藥大斧裡少了哪一味?該不會是梅格萊恩 吧? -- 欸,前面梅格萊恩的部分寫太長了… :p 原文載於:http://www.wretch.cc/blog/selinachen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03.204.19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