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mud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雖然已經是上個月的事情了,算是過期的資訊,不過其中有些內容與大家 所關切的一些遊戲議題的基本特性還是有所相關,還是貼上來與大家分享 一下自己參加過後的一些看法。不過事隔一段時間,有些東西忘了或搞錯 了還請指正。 第四屆Mud Workshop是在二月二十八日於交大的電資大樓舉行的,大概是 為了讓整個研討會變得更有學術味道,因此名稱好像是「虛擬社區」研討 會的樣子。適逢華彩正在做萬王之王的圖形化,華彩大力贊助了此次的活 動(並且大力的宣傳)。研討會的所以項目也並非都與MUD 有關,也有電 腦玩家雜誌與玩者的對談,TRPG的介紹,以及一場「虛擬世界的恩怨情仇」 研討會。 參加此次會議的人頗多,而且平均年齡並不高,很明顯的有很多人是MUD 玩者,參加此次的活動是來看KK與舉辦版聚(泥聚?)的。像我這樣專 程來聽下午那場「虛擬世界的恩怨情仇」研討會的人應該是少之又少吧。 會場的進行同時有二到三的議程在進行,參加者只能選其一來參加,其中 Section 1都是技術性、或學術性味道比較高的議程,Section 2, 3 就屬 於比較是介紹性、或閒聊心得的議程。 下午的「虛擬世界的恩怨情仇」研討會總共有四位發表人,分別是:方念 萱(中正電傳)、黃厚銘(台大社會)、張玉芬(中央性別)、林鶴玲( 台大新聞)。依照一般研討會的做法,由四人分別發表「看法」(不是論 文),最後再和其他與會者答問。首先發言的是黃厚銘,他的主要關切是 在MUD使用者的身分認同上,其看法節錄如下: 1.MUD是後現代主義最真切、實際的實驗場,其中隨處可見到去中心、 多元、平行、與自我認同的衝擊處處可見。 2.MUD雖然是一個相當開放的空間,但是在本質上,這樣的一個虛擬空 間其實是一個權力劃分相當清楚的空間。在其內的每一個參加者並不見 得是處於平等的關係,而是有明確的權級差別。新手、老手、公會領導 者、巫師或大神等MUD使用者,享有極為不同的權力。而且這種權級 的差別,不只影響到在MUD空間裡的人際關係,也會進一步延伸到虛 擬空間之外的真實世界。在MUD空間內擁有極大吸引力、或者助人能 力的使用者,在現實社會裡也可能會有不定程度的吸引力、或者影響力 (會場中午各個MUD站的成員聚會似乎是個很好的註腳)。這種現實 與虛擬事件間的相關,他把它稱之為一種「人際資本」的相對轉換。 3.如果把MUD這種虛擬空間視作一種(廣義的)Game,那麼就像現實一 樣不同的遊戲有不同的遊戲規則,相對的也就會有不同的行為模式產生 。如果將這樣的遊戲視作一種「投資」或賭注時,那麼所投入的資本除 了時間、精力、情感、設備成本等等的要素之外,另一個最重要的投入 就是使用者的想像力,或幻想;而幻想不僅是最大的投入,而且也是最 大的回收(這點跟廣義的RPG遊戲行為倒是很接近)。 黃先生還將這種幻想區分為兩種,一種是制度性的幻想,也就是遊戲空間 內所制定的規則下所產生的,例如人物的等級、裝備、所擁有的權力等。 而非制度化的幻想指的則是人物的外觀、脾氣、故事、特點等等的描述。 4.他的研究重心是虛擬世界內的人物認同與權力關係,如何會影響到真實世 界使用者的自我認同與其人際關係的成長。 接下來發言的兩個人順序我已經忘了,不過看得出來兩個人對於MUD其實 是一點概念也沒有,這兩位老師所發言的東西一個是針對她使用BBS的經 驗,另一位談得是使用E-mail的經驗。她們倆人所講的東西我抄的不多,似 乎也沒有很特殊的地方,主要如下: 1.E-Mail相當不同於以往的傳輸媒介,不像書信傳遞那麼遙遠,也不像電話 聯繫那麼直接,具有一種半臨場感,半距離感的特性。而且這樣的一個通 訊網路的建構或者說使用,其中有個不同的特性,就是備份的存在與過往 記錄的可循性。 2.BBS一般會稱其具有匿名性的特質,但她認為這並不是完全的匿名,而 是一種半匿名性。使用者並不是完全的隱形人,而像是一場化妝舞會一樣 ,彼此的使用者有相當大的猜測空間。舉例,像是系所的版面,大家可能 知道彼此的ID,但是卻可能不說破,而且不是100%的肯定,這之間還有鬆 動發散的空間。基於這種特性,一些在BBS上可以討論的話題,雖然彼 此間的使用者可能大家都心知肚明,卻不見得能夠拿到真實的面對面對談 裡。舉例,在BBS空間談得很順利的師生話題,在人與人真實對談卻顯 得尷尬不合。 BBS有點像是一個觀眾席一片黑暗的舞台,使用者就像是舞台上的演員 一樣,可以知道有觀眾存在(發表的文章會被看到,甚或記錄),但是卻 不能確定有多少人,有誰在看。她認為這樣的情境會使BBS的使用者在 言談不合的時候,容易發生負面的情緒放大的效果。 (其中有位發表人談到她在國外所見到的「異類」景象,一群大孩子聚在 一起做模型道具,很興奮的聚在一起玩些莫名其妙的東西,我想,這就是 她對TRPG的映像) 最後發表文章的張玉芬小姐,她所談得觀點跟情慾比較有關係,從電視節目 對網路上愛情的刻板印象切入,指出網路空間的許多價值觀,或者說對網路 空間的質疑,通常都是現實世界的轉移。虛擬空間是真實空間的的延續,承 襲了一貫的價值觀(就主流的思考角度而言)。 至於我的感想,well,這次的研討會是我所參加過的會議裡面最最最糟糕的 一次,有許多這場研討會的參加者並不了解研討會的性質,個人估計至少有 50% 以上的參加者是莫名其妙的坐在會場裡發呆、睡覺,也許是誤解了研討 會的本質,也許是誤解了研討會的名稱,也有可能是之前便一直在那會議室 裡睡覺吧。而四位發表人,很令人遺憾的,只一個人提到與MUD相關的議 題,而要研究MUD上人際關係的黃先生似乎對MUD的了解與使用也很有 限。雖然說名稱是叫做「虛擬世界」但是在那邊談BBS與E-MAIL的使用經 驗實在也是....太有限了。 議程中場休息後,如我所料,聽講的人走掉六、七成,其中有一位觀眾在之 後的提問裡就很不客氣的提出這個研討會與MUD之間的無相關,並且提出 了他的MUD使用經驗。這位參加者的話雖然有道理,但是他可能不曉得研 討會是做什麼的,也不是很能夠掌握這樣的空間場合該有的言語與態度。不 過,我想這應該是主辦單位的錯誤,沒有把活動的內容充分的告訴發表人, 與其他的參與者。 我個人其實不是很喜歡把網路的空間叫做「虛擬」空間,這麼說總覺得好像 相比較之下就顯得很虛很假似的。我認為虛實的觀念本來就是一種相對比較 下的產物,如果單單就一個dimension而言, 其實都是非常真實,一點也不 虛的。講究所謂的匿名性,其實就是假設有一個authentic Self的存在,而 網路上的ID都只是這一個真實自我的投射,這樣的看法,我是不大喜歡的 ,我認為在這個cyber space之內,一切都有它自屬的真實,不見得一定要 與我們所賴以食衣住行的coporeal world做一定程度的對映才可以展現其價 值或其真實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