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museum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聽說南藝的博館所是國內第一間成立的 輔大博館所聽說也頗負盛名 北藝博館所成立不久但似乎很重實務面? 以上是我對三所學校的粗淺印象 請問有人可以分享一下各校的長處及優缺點嗎?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03.67.243.75
rangeouk:我只知道 今年考試北藝南藝時間衝在一起... 04/25 10:18
hsing75412:南藝不是3月底考?北藝是4.18 04/25 10:41
BlueClover:北藝是從傳藝所獨立出來的 比輔大久 今年南藝是跟台藝 04/25 12:39
BlueClover:衝喔 不是北藝 04/25 12:40
faery:北藝今年要招第4屆,輔大今年已經要招第7屆了 04/25 13:17
faery:北藝實習都以台中科博館為主,輔大實習的館很廣泛。 04/25 13:18
BlueClover:我剛說了是從傳藝獨立出來的 算起來比輔大久啊 那這樣 04/25 13:29
BlueClover:台師大藝史所難道要說是最新的嗎 它也只是從美術所獨立 04/25 13:30
BlueClover:出來而已 04/25 13:30
Rowyo:南藝跟北藝今年是面試衝到 北藝現在實習也不以科博為主 04/25 15:17
Rowyo:看學生需求的選擇 可以任一間願意收的博物館實習 04/25 15:18
kl0416:第一次聽到有人說北藝是重實務面耶,其實是理論實務都有吧 04/25 16:44
BlueClover:我同學在北藝啊 談論到這個問題 也是覺得蠻重實務的 04/25 18:16
lowheat:噗~師大躺著也重槍....@_@......... 04/25 20:44
italyvenezia:與其聽說 倒不如花點時間研究一下各所的師資、課程與 04/25 22:50
italyvenezia:沿革比較實在。 04/25 22:51
newkoy:我自己就是北藝傳藝所博物館組畢業的,的確較重實務 04/26 21:15
sarahmeow:回3F 北藝博館所不是從傳藝所獨立出來的 04/26 21:18
sarahmeow:就我所知 博館所和傳藝博物館組各有其課程規劃與師資 04/26 21:34
sarahmeow:即便現在傳藝所招生沒有博物館組別 但博研所的課程走 04/26 21:45
sarahmeow:向與傳藝所那裡並不是一脈相承(從北藝所網頁-本所簡介) 04/26 21:51
tonylin:我記憶所及,傳藝還是有保留博館組的師資群不是嗎? 04/26 22:08
tonylin:然後三樓的說法的確有點問題...:) sarahmeow的說法才是 04/26 22:09
BlueClover:soga 我一直以為研究所的老師都是通用的呢~ 04/27 03:11
RJacQueTta:重實務這種消息蠻特別的 不過兩者是並重的啦 04/27 13:06
jasminecat:哈 真的 念了快一年才知道原來我們重實務??? 04/27 16:45
kl0416:我自己就是北藝的,我個人的研究重理論,我同學有人偏實務 04/29 15:18
kl0416:但不論研究主題為何,一定程度的理論基礎都是必須的 04/29 15:22
> -------------------------------------------------------------------------- < 作者: lanterns (研究生) 看板: museum 標題: Re: [閒聊] 各博館所特色... 時間: Fri Apr 25 23:25:27 2008 ※ 引述《Original5566 (イ五イ五シ留シ留)》之銘言: : 聽說南藝的博館所是國內第一間成立的 : 輔大博館所聽說也頗負盛名 : 北藝博館所成立不久但似乎很重實務面? : 以上是我對三所學校的粗淺印象 : 請問有人可以分享一下各校的長處及優缺點嗎? 看到版上在討論國內三間博物館學研究所, 因為自己由潛水鄉民到考生到成為博館所研究生, 所以與大家分享自己就讀輔大博物館學研究所的小小感想。 由於版上輔大博館所鄉民很多,所以如果我有任何遺漏的, 還盼學長姐以及同學們補充。(^__^) 當初報考輔大博物館所前,所得到的資訊並不充分。 一直以為輔大博館所是以藝術類型博物館為取向。(因為只看教授們學歷的背景。) 輔大博物館學研究所是以實務取向與理論兼具。並且力求與國際博物館學界接軌。 所以語文能力成為入學門檻之一。輔大的博物館學概論考題通常會有兩至三題的英文。 而這幾題的內容事實上與ICOM或者國際博物館學界近期討論的議題十分相關。 希望學生除了具備博物館的知識以外,還具有一定的語文能力。 或許這會讓有些考生感到困擾。但是因為所上除所閱讀的文獻幾乎(90%)是英文, 每學期定期會有國外客座教授來所上授課。 例如:國際生態博物館學者-Peter Davis。國際博物館教育學者-George Hein 因此若語文能力沒有一定的基礎,進來以後真的會很辛苦。(^_^|||) 這樣的取向與輔大博物館所的企圖心也很有關係。 老師們希望培養出具高度國際觀的博物館人。因此我們畢業前必須到國外實習。 這因這樣的氛圍,我們所上的學長姐遍佈很多國家。 例如: 法國龐畢度、英國泰德、美國紐約大都會、克里夫蘭美術館、澳洲觀眾研究中心.等等。 另外國內實習則是依學生興趣自由選擇。 一年級升二年級的暑假,學生必須到國內博物館實習兩個月時間。 再者,課程安排上也是力求實務與理論並重。 舉例而言, 輔大一下開設展覽課程,學生必須從前置評量開始作,至Big Idea與Story Line。  二上就緊接著展覽設計與規劃,讓學生實務操作建築模型、設計圖等等。  輔大開設博物館教育課程,一年級下學期博物館日當週,  學生就會舉辦博物館週的教育活動。以應證課堂所學。並且服務大家。  輔大開設文物保存與維護,就會教導學生實際監測展場溫溼度與受照度, 亦會請文物維護的從業人員,來教導學生如何修復畫作等等。  這些課程的設計與安排,會讓輔大博物館所的學生兩年內的生活充滿挑戰與驚奇。  當然十分的辛苦,但因如此而培養出所上每一屆的革命情感與團隊默契。  因為所上老師希望學生畢業後能上線,對台灣博物館界做出實質貢獻。  當然我不否認這樣的訓練是有缺點的,因為只有短暫的兩年,  每個老師想要把許多東西教給學生,所以我們無法樣樣專精。  專精的部份,得留給每位同學論文發展後再去努力。 甚至需要許許多多對博物館有熱情的朋友一起努力。  誠如前面有位版友所言,我們應該是最年輕的博物館學研究所。^__^ 台灣博物館學的研究其實都很年輕。比起國外我們還有很多需要努力的空間。 所以我認為無論是北藝、南藝、還是輔大的博物館所研究生, 未來還有很長一條路需要共同努力。共勉之。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9.91.67.9
onemagic11:同感!加油 04/25 23:30
Natasha:你們系上學長在Tate工作?實習?在倫敦唸Museum studies都 04/25 23:34
Natasha:不一定申請的上了...Tate實習收的很少 04/25 23:35
lanterns:學姐之前在泰德是實習。^__^ 04/25 23:37
superramen:請問國外實習是怎麼申請的? 04/26 00:22
Natasha:對啊 我也想知道Tate是怎麼申請上的 可以分享一下嗎? 04/26 02:56
lanterns:聽學姐說,當初Tate的主管人員受邀來台參加研討會時, 04/26 06:32
lanterns:學姐主動將個人資料送給Tate的主管。在台灣先作簡單的 04/26 06:33
lanterns:面試,加上老師直接向Tate主管推薦,就順利成行了。 04/26 06:36
lanterns:但細節我不是完全清楚。有機會再向學姐請益,再跟大家分 04/26 06:38
lanterns:享。一般國外的博物館都會提供實習機會,所上的學生通常 04/26 06:39
lanterns:會直接寄相關資料到實習的博物館。若對方剛好有來台灣, 04/26 06:40
lanterns:或者老師赴國外參加會議,例如ICOM年會或者AAM時,會幫學 04/26 06:41
lanterns:向對方推薦與溝通。亦有學長因能力很好,原本沒有實習缺 04/26 06:42
lanterns:的博物館,直接給學長實習的機會。^__^ 04/26 06:43
> -------------------------------------------------------------------------- < 作者: jamesh (別有狂言謝時望) 看板: museum 標題: Re: [閒聊] 各博館所特色... 時間: Sat Apr 26 00:22:38 2008 ※ 引述《lanterns (研究生)》之銘言: : 老師們希望培養出具高度國際觀的博物館人。因此我們畢業前必須到國外實習。 : 這因這樣的氛圍,我們所上的學長姐遍佈很多國家。 : 例如: : 法國龐畢度、英國泰德、美國紐約大都會、克里夫蘭美術館、澳洲觀眾研究中心.等等。 : 另外國內實習則是依學生興趣自由選擇。 我也是輔大博館所的學生, 我覺得敝所最大的特色之一, 就是會要求學生到國外實習三到四個月。 雖然這個對於大家的財務是一個不小的負擔, 但是所能學習與體驗的,每個學長姐都說絕對是值回票價!! 畢竟,要能找到在國外博物館工作的機會,實在是微乎其微。 並且,所上老師也很認真在幫大家找國際實習機會, 以及提供更多的獎學金,以補助大家財務上的支出。 以下是敝所學生國際實習的所有單位: 亞洲與大洋洲 * 紐西蘭南坎特布雷博物館 South Canterbury Museum, Timaru, New Zealand * 澳洲澳大利亞博物館 Australian Museum, Sydney, Australia * 澳洲博物館觀眾研究中心 Australian Museum Audience Research Centre * 泰國皇家空軍博物館 RTAF Museum, Thailand * 新加坡亞洲文明博物館 Asian Civilizations Museum, Singapore 北美洲 * 美國德州理工大學博物館 Museum of Texas Tech University, Texas, USA * 美國克里夫蘭美術館 Cleveland Museum of Art, Ohio, USA * 美國畢巴帝艾塞克斯博物館 Peabody Essex museum, Salem, MA, USA * 美國安哥拉治歷史暨藝術博物館A nchorage Museum of History & Art, Alaska, USA * 美國搭荷馬兒童博物館 The Children's Museum of Tacoma, WA, USA * 美國大都會美術館 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 New York City, USA * 美國丹佛美術館 Denver Art Museum, Denver, CO, USA * 加拿大大溫哥華中華文化中心 Chinese Cultural Centre of Greater Vancouver, Canada 歐洲 * 英國倫敦泰特當代藝術博物館 Tate Moderm, London, UK * 法國巴黎龐畢度中心 Centre Pompidou, Paris, France * 法國巴黎維葉特科學工業園 Cite des Sciences et de l'Industrie, Paris, France -- 老王賣瓜一下...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0.248.163.154
whotold:沒有北藝南藝代表要發言嗎... 04/28 10:51
> -------------------------------------------------------------------------- < 作者: histanley (photoshop) 看板: museum 標題: [新聞] 都會公園明年啟用 奇美博物館下月施工 時間: Sun Apr 27 10:24:27 2008 看來跟故宮南院的時程差不多... ﹝記者吳俊鋒/仁德報導﹞台南都會公園硬體工程進度已達百分之八十,可望於明年初正 式啟用,奇美博物館也將在下個月進駐、施工,總統陳水扁昨天前往視察,宣示世界級的 休閒人文藝術空間儼然成形。 位於仁德鄉虎山農場的這處都會公園,透過縣政府與台糖公司合作開發的模式取得土地, 內政部補助七億多元,三年前動土迄今,施工進度順利,預定六月底完成﹔奇美集團董事 長廖錦祥昨天也宣布,博物館的建照已取得,即將斥資興建。 陳總統於下午兩點許抵達都會公園的遊客中心,聽取縣政府城鄉發展處長吳欣修簡報後, 隨即展開視察行程,由觀景台鳥瞰各項遊憩設施的規劃,強調當地完工後,是提供鄉親休 閒、運動的好所在,他也認為結合亞洲最具特色的奇美博物館,有助於縮短南北城鄉的文 化差距。 陳總統也指出,台南都會公園為政府、企業界與國營單位等三方合作開發的首例,提供休 閒、帶動觀光,也促進周邊商機,是創造多贏的最佳典範。 這處多功能的休閒園地,包含即將興建的奇美博物館,第一期開發面積約四十公頃,規劃 入口意象、遊客中心、戶外劇場、體健舒活等專區,景觀湖內還有全是小朋友遊憩設施的 兒童島,為世界首創。 至於眾所矚目的博物館,廖錦祥表示,最快下個月開始興建,預定工期三年,奇美將投入 十億元以上的經費。 縣長蘇煥智則提到,都會公園除奇美之外,還有周邊的古董車、家具產業等博物館,加上 十鼓擊樂團進駐仁德糖廠,將成為全台最特殊的文化藝術聚落。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2.123.130.197
vehicle:故宮南院 台南都會公園博物館 高美館都離高鐵站不遠,以後 04/27 10:31
vehicle:可以組合成套裝行程..... 04/27 10:32
tonylin:覺得奇美會先開...囧 04/27 11:36
> -------------------------------------------------------------------------- < 作者: hsing75412 (hsing75412) 看板: museum 標題: Re: [閒聊] 各博館所特色... 時間: Wed Apr 30 21:38:36 2008 ※ 引述《Original5566 (イ五イ五シ留シ留)》之銘言: : 聽說南藝的博館所是國內第一間成立的 : 輔大博館所聽說也頗負盛名 : 北藝博館所成立不久但似乎很重實務面? : 以上是我對三所學校的粗淺印象 : 請問有人可以分享一下各校的長處及優缺點嗎? http://www.heeact.org.tw/ 財團法人高等教育評鑑中心基金會 去年有公佈北藝和南藝的評鑑內容 可以下載各個系所評鑑內容pdf檔 (不過此功能好像現在不能使用) 輔仁是今年會公佈 -- 心迷法華轉~心悟轉法華 http://www.wretch.cc/blog/hsing75412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9.87.178.230
Original5566:感謝提供~ 04/30 21:47
> -------------------------------------------------------------------------- < 作者: christjwl () 看板: museum 標題: Re: [閒聊] 各博館所特色... 時間: Thu May 1 06:46:24 2008 ※ 引述《hsing75412 (hsing75412)》之銘言: : ※ 引述《Original5566 (イ五イ五シ留シ留)》之銘言: : : 聽說南藝的博館所是國內第一間成立的 : : 輔大博館所聽說也頗負盛名 : : 北藝博館所成立不久但似乎很重實務面? : : 以上是我對三所學校的粗淺印象 : : 請問有人可以分享一下各校的長處及優缺點嗎? : http://www.heeact.org.tw/ : 財團法人高等教育評鑑中心基金會 : 去年有公佈北藝和南藝的評鑑內容 : 可以下載各個系所評鑑內容pdf檔 : (不過此功能好像現在不能使用) : 輔仁是今年會公佈 南藝大博館所已經第12屆了,創所所長是漢寶德先生 校友多在博物館及文化機構任職 在校外教學、學術交流(研討會、計畫案...等)、學生實習上都有幫助 也歡迎教師來就讀,畢竟博物館的觀念就是要推廣到大眾 所以南藝博館所歡迎各種背景的學生來博物館領域學習 過去有在職班在台北上課,因為報考人數不足已停招 課程內容歸規劃為6大類:基礎課程、行政組織管理、蒐藏文物管理類、展示 類、教育類與專題,每一類都必須有修課才有畢業資格喔 不只關注研究典藏、展示教育、經營管理等層面 更涵括文化政策、藝術行銷、文創產業、文資保存等 我個人認為南藝博館所除了傳遞知識、技術外,更重要的是「傳心」 我當初會放棄其他所的錄取資格,就是因為張譽騰老師 除了學習如何讓博物館變的更好,更重要的是導出博物館的社會責任 而實習課程規定至少320小時(約2個月),沒有強制要出國 但是老師都會幫忙,如寫推薦信、協助實習計畫的撰寫等 我這屆去年有人遠赴敦煌研究院、或申請教育部海外實習獎學金到 英國利物浦國家博物館、美國波士頓美術館等 今年學弟妹我知道有三位是去日本實習、兩位中國南京研究院等 其他的人大多選擇自己有興趣的館實習研究 每學期都有校外參訪行程,且老師們盡量排在一起以減輕學生負擔 國外參訪從我入學以來有中國、日本、港澳、新加坡等 除了參觀博物館、也一定安排與館方進行座談、交流 每門課程老師都可以再邀請一位相關領域產官學界專家前來演講 如今天的文化資產管理課程剛好就邀請北京中國社科院考古所劉所長、 李研究員(阿房宮考古隊隊長)來 當然也有國外客座授課,如周寶中老師、前ICOM主席海德格、 法國自然歷史博物館副館長范培等 我覺得不錯的是每學期必修之「專題講座」,依不同主題邀請位6位老師演講 可以在短時間內了解精隨,也認識不同的老師 雖然這裡沒有很多兼課老師,但十年來課程發展規劃已趨全面 且用其他形式的學習方式在補不足之處 過去兩年除了老師接的計畫案,還有南藝十年典藏文物展、工業遺產文化資產 國際工作坊、文資中心的古物維護與鑑賞研討會、歷史博物館漢寶德展 蕭隴園區童玩展、華山文化園區噓購藝術行銷活動、教育部虛擬藝術村… 有些我一時記不起來了,現在還有兩三個展覽在策劃 要說缺點,我想所有在南部的大學都會面臨的地點問題 在參加北部的研討會上的確不容易(車程時間、金錢負擔、精神耗損) 這就要看個人的選擇,我個人傾向是暫時不需要每場研討會都一定要去聽 資訊取得問題則可以依靠網路,南藝大圖書館的藝術類書籍藏量絕對可以滿足你 所上圖書室擁有所有博物館學畢業論文,其他的造型所、建築所、古物維護所 音像學院(動畫、記錄、音管)也頗負盛名,都可以去修課 校內每年有上百場音樂會可以聽喔(音樂學院),都是我們可以運用的資源。 校園很美,旁邊就是烏山頭水庫,歡迎週休假日來玩 大學評鑑的結果不一定能反映出該系所的努力,因為評委只來一兩天 如果對該所有興趣問裡面的學生最實際,又每個人的想像與需求不一樣 我認為國內三所博物館學研究所各有特色,老師們關係也都很好 屬性也不同(公私立、南北),也沒必要因評鑑或其他相互競爭。 「希望有更多人能了解博物館學,為台灣博物館發展共同貢獻心力」 我想是三個所共同的辦學宗旨 我很簡略寫出,希望能給個參考 有問題想詳細了解可寄信給我喔 謝謝 -- 噓購:http://web.tnnua.edu.tw/~shh-go/ 筆書照肝膽,狂俠亦溫文:http://blog.yam.com/kyo1212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72.129.212 ※ 編輯: christjwl 來自: 218.172.129.212 (05/01 06:47) ※ 編輯: christjwl 來自: 218.172.129.212 (05/01 07:11) ※ 編輯: christjwl 來自: 218.172.129.212 (05/01 07:54)
Zarcado:我就是那個要去南京博物院技術部實習的學生~~ 05/01 10:45
Zarcado:只要你提出想法 老師在這方面真的很積極在為學生奔走 05/01 10:45
OscarJeff:推南藝~ 05/01 16:29
Hagane:推學長 我就是今年要去日本實習的XD 05/01 17:43
Hagane:老師們都很用心在教學 唸了快一年覺得收穫良多 05/01 17:45
lanterns:推南藝。只看評鑑來評斷一所學校好壞,太可惜。 05/02 03:44
> -------------------------------------------------------------------------- < 作者: meowmeow939 (去英國~) 看板: museum 標題: Re: [閒聊] 各博館所特色... 時間: Thu May 1 08:11:29 2008 我來說說我對三個博館所的了解好了 有不足的地方 請三個學校的同學再來補充吧 歷史最優久的南藝大博館所 如上面網友所提的 由漢寶德先生創立 我想這對台灣博物館界 與博物館學學界 都是很重要的一步 當初南藝博館所創所的老師很多都退休了 例如張譽騰老師 徐純老師 葉貴玉老師 等等 我想這些人在學界的重要性也不需要我贅述 但我想這也是南藝所掌握最重要的資源之一 雖然這些老師退休了 但有的還有回南藝兼課 或是在所務及學術上指引方向 南藝地處偏遠 有好有壞 好的是可以專心的從事學術研究工作 同學感情也容易凝聚 缺點就是參加研討會或是參訪各博物館 比較受距離的限制 但真的有心於博物館的人 應該還是會想盡辦法去博物館吧 :) 另外就是南藝還有其他很棒的研究所 建築所 古物維護所 藝術史與藝評所 等等 都可以選修 旁聽 另外南藝有開放校外選修的學分 (應該還有吧 請現任研究生確認一下 我記得至多是13學分) 可至各大專院校修研究所的相關課程 藝術教育 人類學 經濟學 民族學 傳播 等等 只要是跟博物館沾上邊的 跟你研究方向有關的 都可以選修 這也彌補了所上師資不夠多元的部份 (博物館學本來就是包山包海的 我想任何一個學校的專任都是不夠的) 校友方面 這十二年間 也蘊蓄了許多優秀的人才 在文化界扎根 幾乎各大博物館都會有南藝博館畢業的學長姐的蹤跡 是不容忽視的力量 在職班的成立與取消 我想代表著一定的意義 也算是南藝博館所當初成立的其中一個任務告一段落 雖然應該還是有很多博物館從業人員需要博物館學的訓練 我自己是覺得梅有在職班很可惜 因為與有博物館工作經驗的學長姐們相互激盪的火花是很可貴的 也彌補了許多一般生沒有實務工作經驗的缺憾 藉此了解博物館工作的實際情形 實習方面 校方規定320小時 國內外不限 但很鼓勵學生出國實習 差別大概在於 國外許多博物館的實習制度較完善 有專人派任指導 或是實習工作的內容較為明確 有規劃 有時甚至有實習生團隊 可以互相交流切磋 國內當然也有很棒的實習機會 但能夠出國看看 我覺得會有不一樣的視野 (當然還有語言和財力上的限制 每個人狀況不同) 前提是你要夠清楚自己想做的方向 並找到對的指導老師 畢竟 要怎麼收穫 先那麼栽! 努力做準備 才能找到適合的實習單位 並有所發揮 待續.... -- 話說我當年也是為了張譽騰老師所以非南藝不念 雖然我只唸了一年半就跑出國了...論文連個子兒也沒有~ 但我還是很感激南藝給我的薰陶 南藝現在的黃心蓉老師是超棒的老師!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86.153.238.11
tonylin:張譽騰老師現在在實踐大學通識中心當主任XDDDDDD 05/01 09:24
meowmeow939:他去年暑假就辭掉實踐的工作了 現在在南投老家養老~ 05/01 17:17
tonylin:他養老啊....XDDD 真是的,名片我還供著咧 05/01 19:13
meowmeow939:雖然他也沒多老....退休挺可惜的 我很喜歡上他的課咧 05/01 19:18
tonylin:呵呵....XDD 05/01 19:28
> -------------------------------------------------------------------------- < 作者: meowmeow939 (去英國~) 看板: museum 標題: Re: [閒聊] 各博館所特色... 時間: Thu May 1 08:44:37 2008 先說我沒有上過輔大的課 也沒考過輔大 對輔大的了解大概是來自於研討會上的交流 或是專題講座時有邀請他們來演講 如果有解讀不當的地方 還請輔大同學補充指正 但也許可以以一個旁觀者的身分做客觀的陳述 :) 輔大博館所 大概也有7年了吧 最重要的人外不在乎是周功鑫老師和劉婉珍老師 他們兩位基本上都是比較偏藝術方面的 也都曾經待過故宮 看輔大博館的網站大概就可以知道 許多兼任老師都是故宮的研究員 整體上來說應該是比較偏向"藝術類"博物館吧 我知道也有研究生作教育方面專題的研究 這也是劉婉珍老師相當重視的一部份 但我想如果你是藝術絕緣體 對純美術沒有興趣的話 近輔大可能會有點痛苦吧 輔大規定要到國外實習 是相當大的挑戰 所以選擇輔大的話 至少就要面臨語言溝通上和金錢上的問題 (還有輔大是私立的 學費也貴一點啦) 輔大每年都會請國外客座教授來授課 前兩年就曾經請過英國Newcastle University的教授 (該校博物館學在英國相當知名) 今年居然請到George Hein! 我只能說太佩服了 劉婉珍老師很積極的在延攬國外學者 我想受惠的不只是輔大的同學 還有其他博館所或相關系所的同學也因此有機會聽到演講 話說南藝以前也請過法國自然史博物館的范培來講展示規劃 為期兩週的密集課程 那真是場精采的博物館饗宴! 輔大不知道有多少學生畢業了 因為好像都熬蠻久的.... 北藝就不用說啦 現在才三屆 (還是今年有人要畢業嗎?) 另外建議如果想了解各校的老師及學生研究方向 可以上國圖查碩博論文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86.153.238.11
kyrt:推George Hein ~~ 05/01 12:45
kyrt:也推原po最後一段 05/01 12:46
※ 編輯: meowmeow939 來自: 86.153.238.11 (05/01 17:23) > -------------------------------------------------------------------------- < 作者: CYLMUSE (CYLMUSE) 看板: museum 標題: Re: [閒聊] 各博館所特色... 時間: Thu May 1 23:59:31 2008 看到許多針對南藝與輔仁大學博物館學研究所的介紹,也聊聊北藝大博物館研究所的特色。 的確,北藝大博物館研究所相當年輕,創所至今才三年,還有需要走一段道路才能顯示我們對於社會的貢獻。 正因為年輕,有遠大的目標在前方,北藝大博研所在課程、師資與教學資源等力求面面俱到。課程設計以「人文藝術學」、「社會科學」、「自然科學」等三學科為經,「博物館比較研究」、「博物館詮釋與溝通研究」與「應用博物館學」三學群為緯,在這架構之下,展現師資、教學與研究的多樣性(請參考我們的所網)。 與北藝合辦的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提供學生實習的場域,並網羅動植物學、考古學、人類學等自然史及科學教育的師資。此外,北藝大的藝術與人文相關的課程與資源都可善加運用。 課堂討論多元,與不同專業老師(留美、法、日、英等國)的互動之下,對於北美、日本、東亞、歐陸、英國、大洋洲等地區博物館的發展(這也是「博物館比較研究學群」的特色之一)都有相當的討論、認識及時事的評析。 北藝大與其他兩所在命名上就已區別其不同之處。博物館研究包含”博物館學”與”博物館誌”的規劃。泛指大家提到的理論與實務層次的學習,但又不盡然如此的二分法。這兩者是相輔相成的訓練,除了蒐藏、展示與教育專題研究之外,「應用博物館學群」也另開設蒐藏、展示與教育專案管理等課程,讓具有豐富實務經驗的老師與學生進行互動與交流。 在這些基礎訓練之下,進入實習場域就是一個很好的檢驗與學習的機會。實習部分不限定同學到哪個單位,但也有同學因論文的需求藉由其他出國方案申請到國外的例子。 平時還有課外教學、專業講座、文資學院舉辦的海外參訪活動(斯里蘭卡、沖繩、吳哥窟等地)與Making Museum的各類計畫案(澎湖生活博物館、客家文明博物館、牛罵頭文化園區等等)的龐大社群與表演藝術展覽的規劃(戲劇大師姚一葦紀念特展、舞蹈家羅曼菲展覽等),落實理論的思考與實務經驗累積的平台。 此外,博物館所學會(博物館踏查系列講座、博物館電影週、參訪博物館活動、學生反映所務的溝通平台等等)成為師生交流與聯絡感情的重要學生組織;臺灣博物館界的知識饗宴之籌備:博物館研究雙年研討會,更是知識交流的重要盛會,今年第三屆(2008)「蒐藏的科學與文化」非常歡迎大家與會。 北藝大博物館研究所,在蒐藏、展示、教育與管理四大面向,讓學生嘗試跨領域(藝術與人文、科學教育、科技與社會(STS)及自然史、地方文化、文化資產等面向)的學習,便於在各類型博物館檢視其功能與知識的發展。學校並規劃「獨立研究」課程讓學生與指導老師建立夥伴關係(所上老師跟學生感情超好的),定期討論與交流,使之循序漸進地練習論文寫作或畢業製作。 “研究所”重要是”學習如何學習”,不是給你魚吃,而是要給你釣竿學會釣魚,甚至由你自己製作一把可以釣想要的魚種(判斷與解決問題)的釣竿。當然需再奉獻於社會。這是我們的期許! 北藝大博物館研究所還年輕,但仍積極為臺灣博物館界的人才培育盡一些心力。三所的學校都各具有其特色,大家可以多彼此交流囉! 可以逛逛北藝博物館研究所的所網: http://ims.tnua.edu.tw/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8.167.185.109
jasminecat:老師對學生感情好外 也很尊重學生意見 所學會向心力 05/02 18:26
jasminecat:十足 緊密將學生老師學要結合在一起 我覺得我能在這 05/02 18:28
jasminecat:種環境下學習 真的很幸福^^(都快哭了...) 05/02 18:29
jasminecat:"學要"改成"學校" 打錯了>.< 05/02 18:33
> -------------------------------------------------------------------------- < 作者: lanterns (研究生) 看板: museum 標題: Re: [閒聊] 各博館所特色... 時間: Fri May 2 03:39:33 2008 : 輔大博館所 大概也有7年了吧 : 最重要的人外不在乎是周功鑫老師和劉婉珍老師 : 他們兩位基本上都是比較偏藝術方面的 也都曾經待過故宮 : 看輔大博館的網站大概就可以知道 : 許多兼任老師都是故宮的研究員 : 整體上來說應該是比較偏向"藝術類"博物館吧 : 我知道也有研究生作教育方面專題的研究 這也是劉婉珍老師相當重視的一部份 : 但我想如果你是藝術絕緣體 對純美術沒有興趣的話 近輔大可能會有點痛苦吧 : 輔大規定要到國外實習 是相當大的挑戰 : 所以選擇輔大的話 至少就要面臨語言溝通上和金錢上的問題 : (還有輔大是私立的 學費也貴一點啦) : 輔大每年都會請國外客座教授來授課 : 前兩年就曾經請過英國Newcastle University的教授 : (該校博物館學在英國相當知名) : 今年居然請到George Hein! 我只能說太佩服了 : 劉婉珍老師很積極的在延攬國外學者 : 我想受惠的不只是輔大的同學 還有其他博館所或相關系所的同學也因此有機會聽到演講 : 話說南藝以前也請過法國自然史博物館的范培來講展示規劃 : 為期兩週的密集課程 那真是場精采的博物館饗宴! : 輔大不知道有多少學生畢業了 : 因為好像都熬蠻久的.... : 北藝就不用說啦 現在才三屆 (還是今年有人要畢業嗎?) : 另外建議如果想了解各校的老師及學生研究方向 可以上國圖查碩博論文 很謝謝大家分享對於輔大博物館學所的看法。 究竟一所博物館學研究所對於自己的看法與外界的想像會有什麼樣的落差呢? 這是一個很有趣的問題。因為我跟這位朋友一樣,過去一直認為輔大是以故宮為基礎。 我也以為輔大是以周功鑫老師與劉婉珍老師兩人為主。 所以覺得非得喜歡藝術類博物館不可,才適合念輔大博物館學研究所。 但事實上本所專任老師共有三位,還有一位是陳國偉老師。(這也是大家比較少提到的) 陳國偉老師本身是建築出身,在台大城鄉所取得博士學位。碩士班則是在柏克萊取得。 老師開設課程有博物館建築、展覽設計規劃、環境心理學、空間美學..等等。 所以與外界對於輔大的想像有一點點落差。 而所謂的藝術專論課程,則是選修課,分別由嵇若昕老師與劉俊蘭老師授課。 亦即輔大博館所學生不需要一定要修藝術課程才能畢業。 而劉老師與周老師在開設任何相關課程時,並不曾只以藝術類博物館為限。 反倒是常討論大量非藝術類型博物館的相關案例。應該說討論的是「博物館學」。 劉老師專業除教育以外,還開設觀眾研究、博物館與社區、博物館當代議題等等。 除了這三位專任老師以外,我們的兼任老師廖新田、宛湄、岩素芬、丁維新等等, 皆非藝術相關出身。雖然岩老師目前於故宮服務,但文物維護保存, 討論的是材質、環境、物理條件等等,所以與其說是藝術類型,不如說是科學類。^__^ 亦或者丁維新老師所開設課程為數位科技,上的是數位科技在博物館的應用。 今年如果有參加北美館所舉辦「數位科技在美術館的應用」的朋友可能會有印象。 其實輔大去年起,就已取消中西藝術史的考科,而以博物館學概論、時事評論為主。 因為所上老師們希望不要設限考進來的學生, 而是希望學生來自不同領域,正如博物館類型包羅萬象,需要廣納各種專業人才。 在這裡花一點時間說明這些(^_^), 是因為一所博物館學研究所,亦會隨著時間推移, 而有所不同與改變。誠如博物館究竟是什麼?這亦是博物館人討論不休的問題。 自我的認同、外界的想像、社會的期許,會形塑成它被想像的樣貌。 而輔大自我定位並非藝術類型的博物館學研究所。與外界的想像與真實難免有落差。 (評鑑時,亦有委員詢問我們為何不以某一類型的博物館為主。) 至於所上學術論文取向以及畢業問題, 上面有位網友建議應該去查博碩士論文, 但不知道是那個環節出了問題, 網路上可以查到只有三篇(天啊。)。 因為輔大博館所目前畢業人數有十幾位以上,最近正確數字最近還在增加。 所以如果查閱相關的碩士論文發表,其實是錯誤的。(^_^|||) 我們確實至少得花上三年以上才能畢業,不過多數與我們自己的人生規劃有關。 (哈哈,學長姐不要打我。) 至於有位網友先前提到的英國新堡大學(University of Newcastle upon Tyne) Peter Davis、George Hein、博物館專業倫理學者Gary Edson等博物館學者來台, 確實是老師們花很多心力的結果, 希望能給不只是輔大博物館學研究生,還有台灣博物館學界以及博物館, 一些很不一樣且重要的聲音。 (之前George Hein來台時,曾邀請北藝、南藝同學們一同來輔大分享) 三所學校的老師們之間的關係是真的很不錯。 我亦很喜歡王嵩山老師、陳佳利老師、張譽騰老師、葉貴玉老師等等老師們。 尤其是聽到不同老師們在研究的東西,都覺得學習到很多。 所上老師常希望我們能與北藝、南藝學生常常聯繫。(但苦無機會。) 所以,所以,如果大家不嫌棄的話,我們三校學生除了在研討會擦身而過以外, 或許我們能交換交換名片, 還可以私下約約一起參觀博物館,或者聊聊喔。 最後小小幫學弟妹廣告一下 輔仁大學博物館所將於5/17日當天於關渡自然公園,舉辦「博物館開門」的活動。 希望大家如果不嫌棄的話,來走走來坐坐,聽聽自然的聲音。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9.91.67.9 ※ 編輯: lanterns 來自: 219.91.67.9 (05/02 03:56) ※ 編輯: lanterns 來自: 219.91.67.9 (05/02 03:58)
meowmeow939:推一下! 我也覺得三校學生應該多多交流 畢竟博館圈也 05/02 04:51
meowmeow939:不大 重要的是台灣創造更好的藝文環境 我想這也是 05/02 04:51
meowmeow939:三校老師努力的目標 期待台灣的博館專業能夠繼續茁壯~ 05/02 04:54
meowmeow939:大家一起加油吧 :) 05/02 04:55
kyrt:.___./ 為什麼國圖沒有辦法找到更多輔大博館所論文呢? 05/02 13:31
kyrt:是版權問題 還是限制發表年限未到嗎? 05/02 13:32
tonyching:是建檔的關係,當初我們畢業的時候還沒取得建檔密碼 05/02 19:36
tonyching:久了大家因為工作忙也忘了 05/02 19:37
tonyching:我最近才想起來,會趕快去把檔案建起來,實際上 05/02 19:37
tonyching:國圖是找的到我們的論文的...我是輔大第一屆的老骨頭 05/02 19: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