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ntnuch92c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今年征戰教師甄試第三年,有幸考上, 希望能夠幫助一樣辛苦的考生們,因此大言不慚(板上實在太多神人) 在這邊向辛苦的考生們分享一些小妹的準備方向與答題技巧。 背景簡介: 第一年: 實習完出來像無頭蒼蠅一樣考,征戰二十幾家,只進了兩家複試, 複試準備非常差,被口委噹到無以復加。 第二年: 一邊念研究所碩一,一邊兼課,多頭馬車,就近考了十家以內, 進了三家複試,一次聯招兩次獨招,備一作收。 第三年: 一樣一邊念研究所碩二,一邊繼續兼課,這次也考了八九家, 進了兩次複試,第二次終於考上獨招。 筆試準備部分與答題技巧: 一、 古文四十篇精熟: 第一、 二年其實都在重複熟悉古文四十篇,直到第三年才能掌握並運用自如。 考久了會發現,考來考去,大多學校都是那幾篇課文, 如〈上書密韓太尉書〉、〈燭之武退秦師〉、〈岳陽樓記〉等。 二、 列點作答: 後來發現列點作答可更清晰展現自己的思維,且不用注意整篇作文的通順, 可更快速答題。然而列出的大點之下,我還是採用一段連續文字的書寫, 畢竟國文科應該展現的是語文能力。 三、作答前先規劃時間: 國文科獨招幾乎都是申論題,每題作答不求多, 但絕對要能平均都回答到,並寫到重點,得分才會最有利。 若有來不及寫完的,要進複試幾乎不可能。 因此考卷發下來我一定先審題,然後先想過每題大約要怎麼答, 接著將考試如120分鐘時間平均分配給每題, 嚴格規定自己要在自己規定的時間內寫完,彈無虛發, 這樣幾乎每張考卷都可以寫得完。 四、 以教學來作答題的結尾: 每題申論最後,無論題目本身有沒有問到教學相關, 我都會在最後稍微帶到在教學上,此理念或者此文章會怎麼帶給學生, 雖只簡單幾句帶過,卻向閱卷者呈現自己是有教學經驗的人。 試教準備部分: 一、 基本功: 古文四十篇要精熟,這和筆試準備可以重疊。 進入複試可以準備的時間往往很少,故因此在筆試準備期間, 就要先想好,如果這段試教,我覺得應該教哪裡?怎麼教? 可配合的篇目和參考資料可以是什麼? 二、 突顯個人亮點: 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特色,我覺得這是身為教師和考教甄最有利的地方, 教學風格無可取代,因此應該要找到自己的強項, 然後盡力在試教的時候呈現出來。 例如,我個人喜歡講解我個人所體會到作者的寫作意涵和全篇鑑賞, 將古人的寫作氛圍呈現在課堂上,因此我若沒有遇到規定段落的試教, 一般課文(有幾篇無法套這種模式,要仔細思考), 基本上都是教最後一段(表示我有字詞意涵的處理能力),接著上全篇鑑賞。 三、 口齒清晰穩住臺風: 要把整個現場穩住,展現你能穩住班級的風範, 我會在教學中找機會朗讀課文,以呈現自己的口齒。 就算教錯或者忘記,也一定要假裝鎮定,記住假裝久了就變真的了! 口試準備部分: 一、 自我介紹 準備一分鐘和三分鐘版本,記得大綱,因此可以看情況來伸縮或變化。 二、 資料夾和三折頁 第一二年最辛苦的就是作資料夾,平常可以把自己製作的講義就收好放進去, 經歷的部分圖多字少可以引人注意,各式教案也可放進去 (我原以為沒人要翻,但是考到第六家複試,他們一直問教案中的問題) 三折頁的部分比較吸引評審注意,記得資料呈現以表格或列點, 搭配一些照片,(總之就是在其中廣告自己),呈現自己的經歷、 得獎、教學經驗、理念或特色。我是用Publisher作的,非常快, 有需要的人站內信聯絡,我可以寄自己的給大家參考。 三、 見招拆招 第一二年瘋狂準備模擬試題練習,打下基礎後, 我考到第三年就採用見招拆招的方式, 隨時融合自己的教學經驗(雖然只有一點點XD),表現熱誠最重要。 教甄真的是一條漫長辛苦的道路,曾經我也覺得這是無底深淵, 根本不知道自己會跌到哪裡(又或更可怕的是,根本沒有底,就讓你一直下墜)。 我也曾向大家一樣,眼看著同學一個接著一個考上, 可是自己卻仍在泥濘裡面打滾,也痛過也哭過。 但是無論如何,都要相信,失敗終將累積為成功, 所有你付出過的,你嘗試過的,你努力過的,都不會白走。 要相信自己,你永遠不會失去你自己。 祝福大家。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4.36.53.124
Sechskie:恭喜解脫,也感謝您的分享 07/05 09:49
FireSky1029:恭喜你!也謝謝你精闢的分享! 07/05 0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