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outdoorgear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引述《SatanC (善良撒旦)》之銘言: : : 一天糧食大吃大喝重5kg,還是2、300克的太空食物? : : 每個人心中都有自已的一把紙..... : : 我的標準是7天約20kg左右,能吃多好就吃多好,能住多爽就住多爽 : 輕量不一定要睡雨布 : 也不一定要個人炊 : 帶帳篷 每天三菜一湯 不吃太空食物 乾燥米 : 七天縱走還是可以拉到12kg左右 : 輕量只是原則 沒有一定的作法 : 精算是他的精神 取捨由個人決定 : 當國外輕量形成一個潮流的時候 : 我們可以想一想它所代表的意義 對撒旦大大所言深表贊同! 輕量化是相對的, 不是絕對的, 換言之, 某甲背了12kg上山, 某乙同樣狀況下只背了8kg, 你能說某甲比較不懂得輕量化嗎? 我不這樣認為, 我想大多數有意朝向輕量化發展的朋友們也 不會贊同. 原因呢? 原因跟你爬山的目的有關係! case study, 目的: 我爬山的目的非常單純, 我喜歡山中的寧靜單純, 遼闊的視野, 流汗後爬上山頂, 看到美景的滿足感. 達成目的的條件: 0. 短天數我只挑好天氣上山, 長天數則只要沒有豪大雨或颱風, 則風 雨無阻 1. 我在山中不奢求山珍海味, 2. 睡覺時只要安全感與保暖度足夠即可, 3. 營地活動時絕對不能冷到發抖, 4. 行進間一定要安全舒適, 5. 我對攝影沒興趣, 但看到美景還是喜歡照個幾張, 登頂後與三角點合照一張也免不了. 用輕量化的方式來完成上列條件: 1. 我選擇沒有骨頭的肉, 不帶啤酒可樂, 除了幾個塑膠帶外, 決不找 有多餘包裝的食材. 也盡量選擇少水或脫水食物. 此外, 選擇烹煮 時間較短的料理, 可以省瓦斯, 自然瓦斯罐的重量也省下來了, 少 一罐瓦斯就少250g呢~ 2. 如果是短天數的行程, 如三四天左右, 氣象預報大概都挺準確的, 為了達到[目的], 所以我不會挑選天氣不好的時候上山, 這種狀況 下, 雨布(tarp)就給了我足夠的安全感. 若是每一晚住宿都有山屋, 那tarp更是足夠了, 我可以很輕易的找到背風背雨的那一側來搭tarp 如果是長天數的行程, 氣象預報的可信度就不夠了, 台灣又很容易 下貓狗大雨, 所以我會選擇帶帳棚上山. 難道帶帳棚的人就比較不 懂得輕量化嗎? 以我這個例子來說, NO, 因為此時只有帳棚才能讓 我達到條件(足夠的安全感) 3. 嚴選所攜帶的衣服, 每一層該穿哪種衣服, 如何讓所攜帶的衣服互 相搭配來應付行程中所有的狀況? 例如冬季, 我還是會選擇帶pile 或是羽毛衣, 而捨棄較輕的MEC NLP, 為何? 因為我怕冷阿, 所以 我只有三季上山才會用NLP, 冬季我一定要背重一點, 不然只要冷到 發抖, 怎麼欣賞美景呢? 4. 行進間的安全舒適除了你的衣服要排汗透氣, 簡單的保暖控溫, 最 重要的就是你的背包和腳下的鞋子. 雨鞋比較輕, 但是我卻無福消 受, 因為我體能較差, 累的時候常常拐到踝關節, 所以我只能穿高 桶登山鞋. 背包則選擇足夠支撐性又適合自己的就好了, 如果你只 會背15kg以內來爬山, 那你買個能背負40kg的重量級背包作啥呢? 當然, 如果你背40kg的背包就是比15kg的背包還要舒服, 那就選擇 40kg的那一顆吧, 背起來比較輕比拿起來比較輕還要重要. 還有一 個重要的輔助設備, 就是登山杖, 且我習慣用兩支. 這兩支登山杖 對我行進的信心與舒適有重大的影響, 所以無論如何輕量化, 兩支 登山杖的重量我一定不會省下來. 5. 我這種人最適合功能略多一點的傻瓜機了, 數位的更好, 因為我不 要求影展的畫質, 但也不要把美景拍得太醜, 我也不用帶三腳架, 也不用很多顆鏡頭, 相機內建的伸縮鏡頭就夠了. 我自己是用Canon S45, 說真的, 我覺得我買錯了, 這款有點太重了, 且有一半以上 的功能我都用不到, 在山上, 我幾乎都使用"風景"的情境模式來拍攝, 偶爾特殊情況使用光圈先決. 有機會我會考慮換成功能更簡單一點, 畫質同等級, 重量輕很多的新款相機吧?! 抱歉一下子寫了這麼多有的沒的, 畢竟最近對板上的貢獻太低了, 實在 有愧版主一職. 寫了這麼一個case study, 分享給大家, 希望對大家有 些幫助. 重點只有一個: 你爬山的目的何在? 小馬 -- ╭──── Origin:<不良牛牧場> bbs.badcow.com.tw (210.200.247.200)─────╮ Welcome to SimFarm BBS -- From : [220.130.50.127] ◣◣◢ ◢◢不良牛免費撥接→電話:40586000→帳號:zoo→密碼:zo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