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pharmacist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前言篇 發這心得文目的有二:一為還願,二為幫助繼續奮鬥的考生們以及準藥師們。 言出必行,雖然是很久以前與神明許願,順利考上藥師國考後,忙於其他眾多事務,並沒 有在考後直接發文,拖了一段時間。 在去年七月開始,國考就換了新題庫,而之後藥師板上國考的心得文數量較少,所以這也 篇文也當作是一個經驗分享,如果文中有幫到您準備考試上的需求,那是再好不過,若是 不適合您,那就僅供參考,看過即可。 (本來想拿掉前言篇和準備篇,直接放科目篇就好,後來覺得還是貼精簡版,拿掉一些,否 則文章貼不下,有興趣看原版再敲我,有11708字) ★給在校藥學生 1. 先畢業再說 這是很現實的,沒畢業一切都是空談空談空談,應考資格明文顯著,國考第一個 條件就是你要藥學系「畢業」。 應屆畢業生在大四下的四月報名,拿到的准考證,上面會顯示「暫准報名」,准 考證上面會寫,記得備齊規定資料「畢業證書 (影本)」和「實習證明」。 (實習證明是藥師法去年六月修法之故) 說到這個就不能不提一下同學們血淚史,每個學校都會有當人的教授存在,運氣 不好,碰到特別硬又難過的課就更悲傷,當人毫不手軟者,也就是所謂的大刀;不 管哪個學期,遇上這樣的老師真的是要拼命祈禱了,但是大四時期就要特別保佑, 一當就是暑修再見面,國考拜拜,啥勞子的暫准考試,去了考場監考人員檢查資格 也不會過。 所以不管你有什麼國考讀書計畫,記得顧好自己在大四的課程,別被當,先畢業 再說吧! 2. 實習選擇的影響 醫院實習通常在最後一年 (以我遇過的其他學校是這樣,但各校制度不同),有人 選擇醫學中心,再累再拚也想藉此好好充實自己;也有人選擇壓力沒那麼大的醫院 ,以便自己準備國考;有的同學屬於積極與學習的表現,在老師訪視時,讓醫院稱 讚連連;也有的同學選擇準備國考,實習時在醫院也抱著書躲在角落看,安靜不吵 人也不妨礙忙碌的藥師們。 這個問題其實沒有絕對的標準答案。 主動學習也好,被動自修也好,只要你的選擇不會後悔,那就足矣。 現行的國考新題庫其實比起以前較靈活,加上未來國考可能會加入OSCE (詳情請 見考選部公告),所以在選擇醫院的時候,或者是用何種心態面對醫院實習,務必 三思而後行。 3. 補習正規班和衝刺班的迷思 學問和考試是兩回事,相信大家都知道這點~XD 有些老師的教學方針以學問取向,也有些老師是以國考為主;但是切記,學問學 得好,不代表考試也能考得好,抓不到考試方向,任憑天天到圖書館報到,廢寢 忘食的拚,也不一定會如此順利。 補習班就是很純粹的拚考試,至於該科要融會貫通,懂得透徹,自己要下功夫, 但這些補習班老師們,在臨床方面可能就無法幫到了。需不需要,全看自己需求, 不要同學說要補,自己就跟著補,試聽過後確定自己可以吸收以及能適應,再做決 定,不然費用花下去也是枉然。 至於所謂的衝刺班......不同家補習班風格不同,有考前複習科目,也有只解題 庫;也有限定正規班學生才能入衝刺班,也有的是沒條件開放給想拚的學生。 不過不管哪一邊,事前打聽好,功課做完了再選擇,最重要的是,要有決心考上 ★給已畢業考生 1. 當兵 不得不說,當兵後,在國軍online前讀了啥咪碗糕大概都丟到太平洋去了。 有個印象深刻的例子,同學本以為他會很快加入國軍online,因為其他同學紛紛 在八、九、十月入伍,所以在入伍前的這段時間,他就決定工作來貼補經濟,只 是沒想到的是,後來他接到的通知是二月才入伍。 他還有機會參加一月底的國考!於是他匆匆辭退工作,馬上重拾書本,再戰國考 只能說有時事情變化莫測,難以預料。 2. 在職考生 很多人是一邊工作一邊準備考試,但是國考共十科,工作完後還要再讀書真的很 辛苦,一來是心有餘而力不足,身體太累,東西念著念著也無法完全進入腦袋;再 加上職場環境狀況不同,加班或是班表改變,自己排好的讀書計畫可能要更改或是 落後,就更加吃虧了。 有時候為了維持經濟狀況,也無法辭去工作,但換個角度想,國考就只有這麼一 次,過了就是藥師,沒過就要再繼續努力六個月,前面六個月的努力就得重來。 至少考前一兩個月,真的要定下心來好好準備。 記得從考場出來的同學,雖然說著「沒關係,我知道自己一邊準備考試一邊工作 應該不會上」。 但是神情上的失望,真的不是沒關係三個字就能帶過去。 3. 全職考生 沒有定下心來一切都是妄想。 一個適當的讀書環境選擇是非常重要的,在家靜不下心看書的人,就選擇去外面 像是圖書館或K書中心看書;在家可以專心看書的人,就不一定要去外面;在外易 受到干擾的人,別忘了自備耳塞或是耳機。 如果是已經考了很多次很多次的考生,還無法掌握技巧,那麼你需要檢討你的讀 書方式;也許你需要外力的輔助,憑自己自修已經不是能應對,考慮參加補習班 ,或是組個讀書會吧! ★準備篇 經過前一篇的長篇大論,現在來進入主題。 準備期,開工之前的準備工作可以影響後面結果,這個部分也很重要! 1.了解自己的問題 深知自己並非一讀就通的類型,需要讀好幾次才能把東西記下來的類型,所以我常會上網 蒐集一些心得或者是書局研究讀書跟學習方式,尋找自己需要的資訊。 (1) 生活:身體狀況、起居作息、適合讀書的環境、調劑身心的休閒 (2) 考科:強科與弱科、優先讀的順序 (3) 讀書:自己讀的效率(持久度、專心度等)、融會貫通、應答情形 (4) 目標:總分360是門檻、設定好強弱科預期會拿的分數 2.生活作息 我這個人腸胃不好,一緊張就胃痛,又有失眠傾向,大考前更是嚴重;這其實都很頭疼, 失眠就很容易影響正常作息,白天精神不濟,晚上精神百倍,入睡忍不住腦袋思考進度問 題;緊張就胃痛,平常也就罷,就怕國考那一天也來上一發。 我曾經試著用藥強迫調整作息一個月,發現調了之後,早起後看書效率不佳,馬上就趴上 桌上小睡,到中午吃飯後飽時度影響又小睡(……),下午和晚上才精神百倍,讓我一個 頭兩個大。 考前作息正常是很重要,但即使調了正常作息,讀書狀況卻變糟糕該怎麼辦? 在衝刺班我問了我的夜貓族好友,她說:「調不回來就不要硬調了,會影響讀書效率 ,所謂書就是要精神狀況最好的時候才讀得下去,不然硬要早醒,腦袋也不清醒,書擺在 那裡是一個字也讀不下去。」 她的做法非常有趣,和我完全相反,她選擇睡到自然醒(表示這是戰力飽滿),但這個時 間點可能是中午或是下午,然後卯起來衝,拼命讀,衝到半夜三點,休息。 後來我也就沒那麼硬性照著所謂的「正常作息」,算是柔性調整,調整如下: 早上九點到圖書館報到,到中午前都還是可以讀書狀況的,但我的飯後午休大概就很長, 通常是兩個小時,這一段時間睡飽之後,會衝刺很久。 晚上精神好就給它讀,睡之前,前面都擺最枯燥、最乏味的科目(通常背科居多,特別是 藥分或生藥),輕鬆看一看、掃一掃內容,有個印象即可,不一定要讀進去,真的是很好 助眠啊! 3.考科 於後面相關部分再詳細說明,在此略過。 4.讀書環境 適合自己的讀書環境,可以很快進入讀書狀況;不良的讀書環境,讀了半天也難以達到一 半預期進度。 這一部分是見仁見智,有些人易受周遭影響,需要一個良好的讀書氣氛或者是安靜的空間 ;有些人則是習慣在自己房間讀書,有輕鬆的空間,才能提高自身效率。 如果有聽習慣的音樂,並且能在讀書的時候不受干擾,心情確實可以比較平緩而不煩燥, 反而能延長讀書的效率。 我是那種易受干擾的類型,在家讀書易受家裡影響,以及週邊的課外讀物和電腦誘惑,所 以我決定去圖書館念書,但只有這樣還不夠,晚上時間一到圖書館關門,我還是回家繼續 未完的進度。 所以打造自己的讀書房間是很重要的事情,整頓環境: (1)桌面務必維持整潔 (2)把電腦收起來 (3)遠離誘因 (4)光源確保 (5)抽屜保留有用的東西 工作保持整潔整潔的是很重要的事情,看到亂糟糟沒有位置放書,潛意識中幹勁就先少了 一半,但維持乾淨,就可以快速地把幾本書定在各自的位置,運用的空間能更廣,也不會 找不到要看的書。 電腦對我來說真的是很浪費,即使我不需要去追蹤朋友們的動態,不過開個機,還是會無 意間耗了兩三個小時,所以我都把電腦收到櫃子裡,要用就是擺在他處使用,原則上能不 用就不用。 其他像手機之類的,我這人還在用推拉式手機,沒啥強大功能,建議有智慧型手機的人, 讀書期間智慧型手機就關了吧吧吧吧吧....不能關就先放到自己視線範圍之外,我看到很 多人看書看到一半,頭抬起來就摸一下智慧型手機,就開始玩小遊戲,乍看小遊戲沒啥了 不起,耗時間起來又是半小時沒了,小遊戲玩完後就開始換其他App、看FB…… 其他誘因,以我房間來說,就是課外讀物,小說漫畫雜誌等等,真的不看也很難受,所以 我就只挑了一套很喜歡的漫畫《醫龍》,限定自己準備考試期間只能看這一套,就算劇情 熟到倒背如流,還是看這一套。 光源確保,這是對長期使用眼力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事情;去圖書館我必定挑明亮而光源夠 的位置,而在房間裡,我忙間的天花板燈源不太夠,所以我桌上擺了一檯普通用的檯燈, 床頭櫃那裏又放了一檯,以便睡前看書用。 抽屜保留有用的東西,大概就是文具、常用的小東西等等,擺放得好,就可以節省很多時 間;主要是再留一區,與考試相關資料的部分。 大致上就是如此了,以上是居家房間。 圖書館其實也不是每家都好,市區中心附近的圖書館,易受國高中生們攻陷,這些學生們 先無論是否有意想讀書,搞出噪音幾乎是一定有,走來走去聊天為多,除非你定力很好, 否則不建議在這種環境看書。 但如果是大學內的圖書館,其實是非常安靜的,大學生再怎麼吵鬧,整體而言在圖書館的 表現還是比國高中生好,館內有些藏書也是可以看的。 也有一種是民間開的K書中心,專門開給專心讀書的考生所用,各家規定不同,但可以提 供一個安靜的讀書,品質多半不錯,但需要付費。 5.目標設定 藥師國考及格以「總分360分為主,平均每科60分」來定,在練習的時候建議以「總分420 分,每科70分」來定會比較好,把自己門檻設高,要求高一點是比較有幫助的,畢竟國考 是人出的,偶爾也會有令人崩潰的考卷出現,分數會被拉低也說不定。 比如說我假設法規設定在80分以上,藥理預期40分和藥化25分。 之後我作了作考卷,發現自己對於法規可以到85分的程度,藥理預期35分,但藥化則有機 會更高,進而調整成30分,諸如此類。 6.準備教材 教材我在這也分為三種: (1)主要教材 (2)次要教材 (3)輔助用 四家補習班的教材,蘿蔔青菜各有所好。 選好教材開始讀是最重要的,因為選到不對的教材,事倍功半,以下是本人不負責任的個 人感覺: ◆總體豐富度:建才>白老師>麒麟>童老 ◆邏 輯 度:白老師>建才>童老>麒麟 ◆重 點 度:童老>麒麟=白老師>建才 ◆錯 誤 度:有請高人指點啦! 童老的藥化實在是簡潔有力到不行,一目了然。 建才的課本會越編越多,但有時候是在看重點式條列,章節排列順序上以出題大綱為主。 白老師會保留翻譯原文,標重點,章節排列順序上頗有邏輯。 如果補習班沒有你滿意的,那就看原文書、看共筆,選擇其他出版書籍。 買醫學類的書,有些可在大型書局購買,有些較為專業則是必須至專門書店購買。 ◆台北  台大附近有三家醫學相關的出版社開在那裏,不過都是以自家出版為主,別家的  看到機率低,而且開在小巷子內或者是二樓... (找店家瞪大眼睛用力找,合記的店我就  錯過一次),北醫附近似乎也有一家,而台北車站補習街附近有一條是整排的書店,有些  書店也有賣醫學類的書,甚至連補習班的參考用書也有賣,畢竟是補習街,墊腳石  旁有家黃色招牌的書店賣藥學方面的書籍也有兩大櫃,那一帶書店中比較齊全的,一樓  的最裡面。 ◆台中  忙著其他事,去了中國醫N次都忘了找。 (慚愧) ◆台南  有一家在成大醫學院三樓,店雖不大但頗為齊全,含有多家出版社的醫學用書,  以提供給成大的學生用,不過一般的人也可以去買就是了;是說雖然成大校區就在從台南  車站後站,成大醫學院還是離得有點遠,特別是走過去就更不是普通的遠。 ◆高雄  學校附近有一家,在學校附近某處斑馬線對面,店內堆起來的書非常非常的驚人  ,感覺隨時都會倒,不過藥學方面並沒有想像中的多。 以上純粹是我個人有著逛書店的興趣 (去書店就是挖寶),路過各校附近就順便找書店, 因為醫學類型書店的資訊實在是不太好找,所知有限。 如果家很遠不便去這些書店,可以上網搜尋,網路訂購。 ★科目篇 原則上我是一科好好的讀完,再讀下一科,整科讀完才有邏輯性,遇到特殊狀況的,就只 好拆成兩階段了;當然認為讀了一科太久沒讀其他科會忘記,所以後期複習時就會採用同 時多科進行複習,不過前提是得好好讀第一次,前面沒有根基,後面複習就讀不快。 而讀之前還有一件事情,就是分析一下考古題,決定讀的優先順序。 各科各有不同的準備方式,如果是長期準備順序,建議先排出自己科目強弱度,然後再以 觀念型科目優先,再讀記憶型科目,我自己是分類如下。 觀念型:這類型的科目通常在國考出題是比較靈活的,或者是範圍廣泛,需要耗費許多時 間與心力去讀。 記憶型:即使在國考的新題庫,出題類型及章節比例變化不大,有背有分。 特殊型:這是根據科目特性,需要有一些科目的基礎,或者是兼具兩種性質。 進度第一次準備的順序: 藥理學、藥物化學 (並行) → 生物藥劑學 (觀念型) → 藥物治療學 → 藥劑學 → 生物 藥劑學 (記憶型) → 調劑學 → 藥物分析 (觀念型) → 生藥學 進度第二次準備的順序: 藥理學 → 藥物治療學 → 藥劑學 → 藥物分析 (記憶型) → 生藥學、中藥學 → 藥事 行政與法規 乍看之下,真是詭異到爆的順序,我說明一下我這樣準備的理由。 藥理學是在我認知中其實是眾多科目的基礎,乃國考之母,此科不讀好,後面科目讀起來 有讀沒通,藥治的狀況甚至會事倍功半;而同步一起讀藥物化學,則是藥化單獨念其實非 常費力,但前面先有藥理的概念,在接著讀藥化,對於各藥的藥理性質及副作用,是有大 大加強的。 照理說後面接著讀的順序應該是藥物治療學,不過實際上有一些重要觀念及應用是來自於 生物藥劑學,比如說肝腎的狀況及影響因素,藥的半衰期及藥動特性,會影響藥治在評估 用藥的狀況;不過生物藥劑有另外一部份則是和藥劑學較相關,所以就把這一部分挪到藥 劑之後再讀。 藥治真的佔分很重的科目,也有考在調劑學內,其實也會發現藥理偶爾也會考在裡面,不 盡如此,藥理偶爾也會考一點臨床應用,還參雜在藥化裡考出來;藥治是一科需要有一些 科目的基礎,才能了解來龍去脈,國考常考病的症狀、藥的類型及藥理、用藥的時機、兩 種疾病或以上的用藥選擇、副作用、改變用藥等等。 藥劑學其實大半是背著多,但它有很多原理應用令人頭痛,包含公式的計算,有一些物理 學的概念在其中,流變學、微粒學等等,讀不通就很難往下理解,而它有一些劑型方面的 衍伸應用以及評估,則會出現在生物藥劑學之中。 再來就是調劑學,很多人也會把藥治跟調劑一起讀,不過看國考題會發現,調劑學考題中 摻了眾多科目,從比例中的調劑、藥治、臨藥,另外還有藥劑,以及法規,比較輕鬆一點 的還有常識題;所以我就把調劑擺在比較後面,畢竟它難度不一定很高,但是範圍出奇的 大。 第一次進度是藥物分析觀念型,因為在藥分中光譜和儀分出題比例佔很重,但這部分又需 要花很多時間來讀,不能硬背,而為了避免耗在藥分時間上過多,所以就把它前面需要背 背背又出題率低的部分稍微往後挪,等第二次進度再來讀。 生藥學,簡言之就是一個背的科目,第一次讀不一定要硬記,因為這類型的實在是讀了忘 、忘了讀 (無限Loop);因為讀生藥其實腦細胞已經陣亡不少,如果再加中藥進來,怕搞 混,也擺在第二次進度。 至於第二次進度才讀法規,只能說這個道理跟生藥學差不多,而實際進度而言,我是考前 10天才在開始看法規,不過本次因為二代健保上路,多條母法子法在去年皆有修正公告, 花了不少時間在留意這方面,因為法規有時候會考修法後的法條。 ☆藥理學 萬事起頭難,不過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藥理是基礎,讀這一科的時候也可以調整自 己的讀書狀況和方式。 出題比率非常均勻,只能一章節一章節慢慢來。 而採選用書籍,則分別有三本,黃建才的藥理學、當代藥理學以及彩色圖解藥理學。  建才的藥理學厚厚兩本上下冊,整本以國考為趨向,某些部分過於簡潔,但它其實比較 缺乏一些新藥品、新藥理類型以及臨床應用的資訊,所以我找了另外兩本書來輔助。 當代藥理學這本書,是由一位授課實證藥學的臨床藥師所寫,於2012年出版,這一本在 新藥資訊以及臨床用藥上都有寫入,包含單株抗體等,而且多表格化及整理,威猛的地方 在於幾乎每個藥通通都有藥動資訊,藥品個論詳盡,缺點在於圖少而僅能以文字說明機轉 (我個人猜測機轉圖也有版權問題啦...);外面要找這書不是那麼容易,我們班是集體訂 購此書。 外觀:http://goods.ruten.com.tw/item/show?21204206486397#auc 而另外一本彩色圖解藥理學入門,則是從一本Medical Pharmacology at a Glance中譯 而來,眾多大圖以巨觀性的了解藥理機轉為主,這一本寫得是比較簡單,不過一個章節都 有一個機轉大圖,算是好用,附帶一提,這一本書被不同人翻譯好幾個不同的中文版 (至 少看過三種版本不同書名不同翻譯),有的中文版是有錯的。 每讀完一個章節就練習寫相關考古題,以加深印象。 問我怎麼不讀原文書......我閱讀原文較慢,十科在眼前,時間就是金錢。 ☆藥物化學  前面有說,藥化是跟著藥理一起讀,但是藥化沒有一些基本有機化學的概念,讀起來還 是痛苦萬分。  至於藥物化學的參考書籍,我是在圖書館找書時,發現有本非常精美且厚重的中譯藥物 化學,前國考參考用書,內容其實寫得非常詳盡,涵蓋生化、有機和藥動等其他科觀念, 可惜關於藥物介紹並非全部。(不然它的抗生素寫得真不賴,連演進也有,就能了解很多 概念)  不過藥化不像藥理範圍涵蓋廣,考來考去,抗生素、抗病毒藥、化療藥,一定會出,再 來就是精神用藥和降壓藥,其他就比較隨機性了。  由於藥化準備起來也不好準備,所以我挑重點章節複習,光那三章就很有得背了,但是 有背有分,耗很多時間在不會出題的章節上,實在不符合成本效益,而且十科每一科都這 麼地毯式讀法,來回讀也沒辦法全部記起來。  ☆藥物分析  儀器分析乃藥分考試重點,國考有一半以上在儀器分析,不過儀器分析沒有基礎需自己 苦讀,只能說要很有天分啊!這兩個部分需要很多時間理解,有一本中譯的藥物分析原理 ,也是可以參考的書籍。  (深深覺得一個會教的老師就能帶入門,這真的很重要,至少我們在校時儀分大部分都 是自己拚死拚活讀來的,有時候不是自己不努力,真的是翻了好幾本書,某個關鍵點就是 通不了。)  再來我才是讀容量分析,特殊分析因為進度落後的關係,就沒有看,但是本次特殊分析 考不少題,我是憑著學校上過課的記憶去考。  (感謝另一位藥分老師,如果沒有他的有趣作業方式,大概特殊分析就嗚呼哀哉了。)  容量分析和特殊分析可以看過一個章節就做整理,比較不容易忘記,特別是容量分析, 不小心就會混亂,如果是自己整理過的會比較有印象,直接看別人或是補習班整理的資料 ,也不一定記得到腦海裡。 ☆生藥學  一個關於背與背的科目(誤)……建才的生藥學與生藥學六合一意外的好用。  它的考試範圍與出題比例幾乎不太會變。主要還是配糖體和生物鹼,也是這兩章節就佔 非常高,其次是萜類、脂類和揮發油,以及不時會出現個一兩題的鞣質與碳水化合物。  配糖體和生物鹼裡面又細分不少,但它們一類都有比較具有代表性的生藥,比如強心配 糖體典型代表就是毛地黃;也有特別在某些科別才有,顛茄類生物鹼多以茄科為主;幾個 常出現的生藥,需要特別記,特別是年年必出的生藥。  除了基本的拉丁學名、科屬分類、用部、成分、生合成;比較經典的絕對值得一記,個 人覺得管制藥相關的生藥都還算常出現,比如說大麻、古柯、嗎啡、麥角、麻黃,它們有 很多問題可以出,本身分析的成分多,特色也多。  而考試偶爾也喜歡考例外,比如說古柯鹼的科別就是顛茄類生物鹼中的異類;非典型的 生物鹼,如秋水仙素和麻黃,考題中也常常出現。  因為生藥多,所以個人建議複習時讀出題頻率高的生藥為佳,太多有時不一定記得完。 ☆中藥學  說到這個小小科就佔了生藥學8題,一共10分,放棄可惜;別小瞧這10分,本次考試認 識的同學以360.XX分驚險考上,少了一題就與藥師無緣,就得再戰半年。  扯遠了。  又迫於時間的無奈,所以中藥學我只好採取很不扎實的讀法,我只讀歷年考過的中藥, 應對考試固然有效,但是發現周遭親朋好友最愛問的問題就是中藥,囧在心裡口難開,還 是要再加強。  中藥學唯一出題參考教材就是集結七校老師之心血結晶「常用中藥」,沒有補習資料也 要讀一下這本,常考的中藥從頭到尾看個仔細,比如柴胡,8題裡面會考出來比例比較高 ,有讀有分,沒讀到的,就憑人類的直覺猜下去吧。 ☆調劑學與臨床藥學  這真是一門藝術的科目……因為看得到很多其他科也來參一腳。  藥物交互作用、藥物不良反應、配伍禁忌、靜脈製劑、TPN和PCA較常考,其次是臨時調 劑處方、藥品保存與包裝、處方用語(縮寫)、藥品劑量換算、用藥指導(氣喘用法居多 )、化療藥品處置。  藥物交互作用和藥物不良反應,在藥物治療學和藥理學會上到,所以感覺上還好,在這 裡算是有一些重要藥品與觀念的統整;但是配伍禁忌比較需要特別記,印象中它也佔了幾 題,沒讀考出來就不一定會。  在臨床藥學方面資訊,補習班教材不太足夠,所以我參考的書籍是學校老師的講義與共 筆,意外的好用;附帶一提,如果醫院實習也有一些相關資料,比如說氣喘用藥的衛教單 ,有圖像幫助,會更好記憶,上網查詢衛教影片也可,看一下三分鐘也許就能救這科一題 ,搞不好連藥物治療學也幫到一題。 ☆藥劑學  新考題之後的藥劑學,比例佔得比以往更高,生物藥劑的比例少了不少,而且更加的活 ,比起考古題系列為主的生藥和藥分,藥劑學不如想像中好作答。  去年七月藥劑讓當場考完的同學囧很大,難度高了不少;其實那一次最頭大的是,它的 電腦出題順序是藥劑和生物藥劑交錯出現,寫沒兩三題藥劑就換生物藥劑題組 (循環下去 ),不像其他科是先一科後再一科,比如說電腦選題前40題藥理,後40題藥化這樣;個人 感覺考起來比較痛苦,考試的時候要有點心理準備。  藥劑學說實在也不好讀,範圍廣大,有背有理解,一種東西N種用途,一不小心就會混 淆。  但是同樣出題有比例,出題比例為重有膠體、乳劑、懸浮劑、軟膏劑、栓劑、散劑、膠 囊劑、錠劑、注射劑及眼用溶液,它們有些有相關原理,如界面化學、流變學、微粒學, 不讀懂就難以作答。  這一科靠黃建才與白老師的課本,合力通關。  其實看過之後,發現他們「好像」剛好也翻譯到同一本書,只是白老師是原汁原味版本 ,整句一字不差的翻譯;建才是整理過的,掐頭去尾講重點,適用於對科目已經了解的人 ;除此之外,章節順序上排列也有不同。  所以我觀念的部分看白老師,背的部分就看建才的課本。 ☆生物藥劑學  新題目之後的生物藥劑學,題組式出題比率變高,一科生物藥劑學大概會有二到三個題 組,也以偏臨床和觀念為主;除了題組,圖解和計算也算多,但計算基本概念有,公式掌 握好,考試不會太刁鑽。  有一本是國考參考用書《Applied Biopharmaceutics & Pharmacokinetics》的中譯版 (實際上命題大綱中也就這麼一本),雖然據學長說翻起來數字有錯,但是觀念大致上是 沒問題的,中譯書名是《應用生物藥劑學與藥物動力學》。  (堅持讀原文也沒關係,只是你得考量你的時間)  當然,你也可以選擇補習班的書籍,個人覺得白老師的書寫的還可以(其實看起來也是 翻那一本書),建才則是把書分成理論一本與計算一本,附贈精美全公式整理表格。  ☆藥物治療學  建立於眾多基礎之下的科目,特別是生理和藥理。  個人認為這一科不好準備,雖然它有特別常出現的章節,但還是全部都讀較好,一來融 會貫通,二來它考題非常非常靈活,不多準備點,考出來是個悲慘的數字。  年年必有的肝腎疾病、三高、心血管疾病、氣喘、感染、癌症及精神疾病,組合考以及 應用也很常見。 ☆藥事行政與法規  相對於其他科,這一科實在是親切善良又可愛。  可是當我發現,因為二代健保上路,剛好一籮筐的母法與子法都改了,藥師法、藥事法 、管制藥條例等等等,通通都有改,我的表情只剩下「囧」!  根據考古題經驗,被修改之後的法條,通常出題機率都很高;而且改過之後的法條,如 果硬背考古題,錯誤率至少會有一半以上;比如說以前慢性處方箋領藥天數是92天,修法 後改為90天,可是考古題常常在錯誤選項中列出90天,這樣一改,錯誤答案就變成正確答 案。  法規在看之前,建議看一下命題大綱,法規修改後可以看一下命題大綱更新時間,除此 之外,健保法也不是全背,藥師考也有範圍在。  看了命題大綱之後,就會發現還有個項目也是它的命題參考來源之一。  中華民國公共衛生年報(衛生署出版)……  (難怪去年七月考那麼多醫療器材,至少有三四題啊~= =|||)  考完之後,不少同學預估自己考完後法規在80分,但結果出來是6X分(好幾位同學都這 樣),對於結果頗意外的,這一科還是不能太大意。  這一科要特別推一本書,白老師的法規。(真是一本整理良好的書啊)  其實之前就有同學推給我,當時想說自己已經有建材的法規詳解,就不再買;不過後來 還是買了,這才驚為天人。  除了一條法規下面會整理相關題目之外(從民國8X年到最新的一年),如果都做過,就 能了解這一個法條大概怎麼出,除此之外,針對題目,白老師還會額外註解相關行政院 的公告及補充附註內容。  實不相瞞,考前一兩個禮拜我才看法規,只做這一本,雖然才做了三分之二,就有8X分 ,所以要慎重地推一下,保障一下法規這科。      *     *     *     *     * 再次強調,這篇心得請僅供參考,適用者幫到您是我的榮幸,若是發現不適用,請看看就 好。 感謝各位閱讀~0.0/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63.89.77 ※ 編輯: nicolesanar 來自: 1.163.89.77 (02/25 23:22)
Harrisonsung:可否問一下版主的分數座落在哪個範圍內? 02/25 23:22
不是前十名的分數,不值得一提啊~
luckystar777:推 02/26 00:55
VagueEiei:讓我想到我同學國考跟衝刺班都報了 結果暑修 慘 02/26 01:32
VagueEiei:非應屆考生還是蹲一下補習班 考上機會比較大 02/26 01:35
VagueEiei:即使地點時間不能配合也有VOD班 甚至線上補習都有了 02/26 01:38
masktrue: 02/26 12:44
fr066703:推~雖然已經是6年前的事了^^ 02/26 16:42
tydine:push!雖已九年前的事了 02/26 18:15
fj90201:當兵其實可以主動去兵役科詢問比較好 02/26 20:02
whoisfeng:好文推!! 02/26 21:34
KiSeigi:推 麒麟邏輯低XD ,去年備考常說:一拳打暴電腦就過了(誤) 02/26 21:54
masktrue:麒麟的精髓在於藥學演繹法 要說邏輯差我是不同意 02/26 22:44
masktrue:但麒麟老師他自成一套邏輯就是了 02/26 22:45
masktrue:每個老師各有千秋 選擇自己可以接受的就好 02/26 22:48
c3oc3o: 02/27 02:32
那個邏輯度是指個人看過課本感想而言,是針對老師們的「課本」,並非老師本身課程。 無貶低該位老師之意。 因為我沒上過麒麟的課,我有和幾位朋友,向在補習麒麟的同學們借了課本來看, 因為他的課本是上課教材,所以重點都會挖空格,如果空格沒有填東西進去,旁人來看會 有點不知所以然。 有非常多的空白可以寫筆記。 在我們看了一陣子後,認為他的課本適合班內生,不適合沒補習的人,直接拿書來看。 ※ 編輯: nicolesanar 來自: 118.165.204.88 (02/27 04:13)
masktrue:是的 他的課本有80%的內容來自課程口述 ... 02/27 10:36
Epondo:強大推!! 02/27 20:49
Billy164:推!準備國考中~感謝分享 02/27 21:01
KiSeigi:麒麟老師應該說有自己一套的說法,但那說法是否真的完全是 02/27 23:26
KiSeigi:合乎邏輯就有待商榷,所以老師才說亂猜就亂對(EX:藥動) 02/27 23:27
KiSeigi:總之各師有自己的善長和風格,和自己波長合就事倍功半 02/27 23:28
wantkill:內容充實推!! 03/06 14:20
johndx731024:完整版推 03/10 1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