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popmusic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引述《[email protected] (what)》之銘言: : ※ 引述《[email protected] (cobra66)》之銘言: : > 關於此事 , 還是看原報導怎麼寫的 : : > http://www.appledaily.com.tw/News/index.cfm?Fuseaction=Article&NewsType=twapple&Loc=TP&showdate=20051027&Sec_ID=9&Art_ID=2157563 : > 注意到了嗎 ? 該報導是寫 : : 看報導也不要只看一半嘛 : 根據大眾、玫瑰、五大及大賣場等唱片中盤商銷售數據,目前的銷售量 : 已近十萬張,並非報導的四萬張,至於父親干涉太多,也澄清:「爸爸 : 從我第一張專輯,就參與我的工作,他只管合約,其他事情就是公司直接 : 與我溝通,他的態度從以前至今,一直沒有改變過。」 : 整段來看,根據「大眾...」 根本就是孫燕姿或華納講的話 : 像你說的 同一家媒體會自打嘴巴說「並非報導的四萬張」??? : 壹周刊應該是根據通路的資料報導→孫燕姿首周銷售只消化掉4萬張 : 蘋果日報根據孫燕姿或華納的回應→不只4萬張 是10萬張 : 「10萬張」是孫燕姿的回應 並不是蘋果又拿通路的資料自打嘴巴 : 兩者並沒有衝突 也沒有亂報導 : 華納活動中宣佈15萬張是出貨量 跟後面的10萬張也沒有衝突 : 10萬張是指消化掉的銷售量(因為蘋果說她只消化掉5萬張) : 但是真的有10萬張!?(所以我前面才說這10萬張應該才是真正的出貨量) : 滾石跟g-music的爭議 後來g-music說如果有人再亂放話保留法律... : 滾石就閉嘴了(新聞真的不要只看一半) : 也沒有人被逗得頭暈腦脹 : 看得懂的人一定分得出這類型的報導 : 一種來自於通路的資料 一種來自於唱片公司的新聞稿 : 我選舉相信來自通路的資料(兩者混在一起看當然會頭暈腦脹) 同樣一則新聞各自解讀的結果卻是大不相同 . 再爭也沒用 , 這部分就留給看倌自行判斷了 . 不過照你的說法 , 等於是說華納和孫燕姿都說謊 ... 這話可就重了 . 另外 , g-music 放話要告人 , 滾石沒再說話 . 這樣就能推論滾石理虧嗎 ? 商業糾紛如果這樣解讀 , 未免過於簡化 . 反過來想 , 滾石敢這樣大聲罵 , 很可能就是有所根據 . g-music 只是放話保留追訴 , 卻去沒真的去告 , 難道就不顯得心虛 ? -- 〒作者:cobra66 來自:218-34-175-85.cm.dynamic.apol.com.tw ◎二進位的世界【140.115.50.50‧binary.csie.ncu.edu.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