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popmusic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61226/4/8hnu.html 中時電子報 記者: 趙雅芬 每到選舉,買票問題總是層出不窮,其實,買票文化充斥台灣社會,就連唱片圈也不例外 。唱片圈怎麼買票?說穿了,都是那些排行榜惹出的禍源,唱片景氣已經跌到最谷底,唱 片公司爭面子,紛紛自掏腰包買專輯衝銷量,創造賣得好的假象。以前,這風氣還只是輕 輕吹起,這一年來,眾家唱片公司已經到了「你買,我也買,看誰買得過誰!」的地步, 曾經風光無限的唱片業沉淪至此,令人欷噓。 唱片界還是太平盛世時,買票行徑就已盛行,5、6年級生應該還記得當年「金曲龍虎榜 」這個節目,該節目玩的噱頭就是票選最受歡迎歌手,由於這活動是跟平面媒體共同合作 ,因此唱片公司各出奇招買票拱自家歌手上榜。 當年曾經參與買票的唱片人形容,剛開始員工們還真的很努力去一家家超商買報紙,全公 司人員一起填表格寄明信片,後來,幾乎所有唱片公司都把這個買票作業「外包」,委託 專門的機構處理,這機構從大量訂購報紙到統一規格化寄發郵件,是當時唱片公司買票文 化所延伸出來的新興行業。 台灣唱片業始終沒有建立透明公開的銷售統計表,以前,哪張專輯賣得好,多是唱片公司 自吹自擂,報出來的數量,通常是實際銷售的2、3倍,大家好像也見怪不怪。這幾年, 因為唱片行通路發展出來的銷售排行榜,儼然成為唱片賣得好不好的指標。其實,這樣的 排行榜在市場佔有率不到3成,但唱片業者依舊陷在「排行名次」迷思裡,自欺欺人。 以往,唱片公司買票還算客氣低調,派幾個員工去特定的唱片行大量採購自家專輯,頂多 就是被掛上「備註」(指大量的不正常交易)的不光彩紀錄;現在,唱片公司愈難經營, 買票情況卻愈嚴重,連買票人都不必出動了,唱片公司直接跟唱片行談好數量金額,直接 就掛在唱片公司自己的帳務上了。而且,這買專輯也是有學問和技巧的,想把自家專輯拱 上第一名,還得要知己知彼,盤算著要比對手多出多少價格,才能穩固寶座。 我曾經跟某唱片公司高層談論過這個怪異現象,他說他深悟痛覺,但也無可奈何,因為, 就是有媒體每周固定刊登,而海外各地也會引用這個排行榜,所以搞到各唱片公司想盡辦 法「做票」。如果咱們的唱片業惡質競爭到「買」唱片比「賣」唱片還用力,那豈不是可 憐又可悲! -- http://www.wretch.cc/blog/josh093 心情很好。繼續努力。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92.192.154.40
gigitoto:這是哪份報紙的新聞阿?? 59.105.18.198 12/27 23:15
※ 編輯: josh093 來自: 210.58.32.140 (12/27 23:29)
josh093:謝謝提醒 210.58.32.140 12/27 23:29
josh093:^^ 210.58.32.140 12/27 2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