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prozac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燒退了之後終於可以睡得稍好一些,也稍微感覺平靜了一些。 去了誠品翻了很多很多的書,思考著是不是還有哪裡沒做好?還有哪裡可以更好?發現架 上的書扣掉幼兒與青少年有三分之一是關於父母與兒童的焦慮與崩潰,另外三分之一是正 向教養,剩下三分之一是活動教案與其他教育概念。可以想像大部分的父母也許都有一樣 的困擾吧? 不過裡面也有一些神秘的書,像是「母親這種病」一個日本男子寫的童年分析,看完之後 會覺得大家還是都不要生小孩好了,每一種母親都會養出各種有病的小孩,放養的母親可 能會因為小孩被忽略長大有陰影,關注的母親可能會因為控制長大小孩有陰影,諸如此類 ,書中列出了各式各樣的母親,差不多就是全部的母親了吧?某方面來說也是很有道理, 畢竟我自己的母親也不是盡如人意,但又好像有什麼地方怪?小孩與母親就是有各種不可 切割的關聯,總之有什麼問題都怪媽媽就對了,好像都沒爸爸什麼事?不虧是大男人主義 之國的人寫的書。 關於焦慮的主題大多離不開情緒控管,處理親子焦慮的第一件事是先解決自己的焦慮,舒 緩自己的情緒,把重心放在自己身上…等等,最後還是會到自己的心靈問題上了。也許就 像是一種盲點?可能根源還是我?只是方向並不是我以為的那樣,也許也並不是管或不管 小孩,而是我成為了怎麼樣的我? 像是他的存在一般,像是朋友說過的一樣,不在於他而是在於我,或是抄寫了無數次的心 經:「心無罣礙,無罣礙故,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可能我還是離那個狀態非常非 常的遙遠,不過好像也懂了一點什麼了...... 最後只帶走了「我的?歲孩子」這個經典系列的一本,還有「抱歉,我討厭我的孩子」這 本關於女性的(懸疑?)小說,很厲害的一本書,把母親的愛與瘋狂,女孩的困境與迷惘 刻畫的寫實又深刻,哭了又哭也許是那種情境或是心情是那麼的熟悉吧?哪一個母親一開 始不是個女孩?是從哪時候開始大家對母親保持著那種神性的期待?而這樣的期待又會長 成怎麼樣的瘋狂。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61.63.97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prozac/M.1650221864.A.C3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