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prozac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從網路找的總共貼兩篇 第一篇比較複雜,後一篇比較好懂 提供給大家參考 == http://pchome.uho.com.tw/focus.asp?id=15 如何替自己找個合適的心理治療師談到心理治療,諸位看官您腦海中浮現什麼樣的鏡頭? 躺在一張長椅子上自由聯想,椅背後坐著說話不帶感情有點冷酷的治療師,談了幾回後, 突然個案由長椅子跳下來,原來,已經茅塞頓開心理困擾從此煙消雲散;或者是治療師帶 您走入前世、前前世…,看看過去發生什麼事,因而覺悟今生的痛苦,是過去種種經驗的 累積,所以面苦難時,能賦予新的意義,將它甘之如頤;或者,更聳人聽聞的是心理治療 師透過控制個案的思考行為變成強姦者;殺人魔鬼…以上種種印象,都是電影小說中,增 加戲劇效果所做的不實描寫,與事實相去甚遠。真正的心理治療師透一套有系統的會談方 式,幫助個案找出心靈困擾的原因並且進一步改變個案的思考模式而達到減輕痛苦的目的 。心理治療師並不擁有神奇魔法。所有治療效果,皆來自個案的積極參與勇於改變。而治 療師扮演正是這種催化及協助改變過程的引導者。 心理治療師會因不同的派別理論而採不同的心靈的方式。因此,在替自己找到適合的心理 師前,先要了解不同的治療理論、治療過程、及其適應症,才不致在心理治療過程中茫茫 然,未蒙其利反受其害。事實上有不少人在心理治療中受到傷害。避免之道,就是和治療 師討論自己的治療方式。以下就介紹幾種不同的治療模式: 精神分析術:談到精神分析術等同於談判其創始人佛洛伊德。佛氏在20世初葉建立了這個 理論:童年期傷創經驗導出壓抑的本能衝動或情感是形成成年後焦慮的根源。透過精神分 析術,使個案能回顧;重現過去的情感經驗而達到遣潛意識的衝突,人格重建的目的。現 實生活上,則是較少出現不由自主地反覆自我挫敗行為。這種治療則需非常密集而且持續 至少三到五年的時間,治療過程中,由於必須重現童年期的創傷經驗,和治療師會產生一 種退化依賴性的關係。在這個階段治療師不能給個案任何的心理支持、保護或建議,因此 個案要能忍受高度的焦慮和挫折感。阻抗常伴隨而生,中斷治療也時有所開,心靈的傷重 也在所難免。故而,接受這種治療模式的個案必須僅具較輕微的焦慮憂鬱症狀,否則在治 療過程中,因緊張挫折的關係,經常導致症狀惡化甚至於在極端的個案中,還會產生精神 病症狀。同時個案要有很強的動機及很高的挫折忍受度。才能在緊張得關係中接受治療, 在繁忙的現代社會中,有閒有耐性接受這治療的人實在不多。因此下一個要介紹的心理治 療模式,因為在施行的時間上較短且有彈性,治療過平和且溫暖,在臨床上,實施的比率 較高。 支持性心理治療:由於傳統的心理分析術耗甚多同時又需要個案具備高度的自我強度及輕 微的症狀,使得臨床上施行的限制很多,後來的心理治療發展出較溫和具有情緒支持的治 療方法。支持性心理治療適用的對象包括: 一、急性危機或壓力事件使得個案無法調適。幾近崩潰狀態,如離婚、失業、破產、被強 暴…等事件。 二、長期脆弱,敏感,易衝動的人格特徵。 三、缺乏動機,在親朋好友或學校機構的壓力下,才勉強接受的人。 四、身體症狀或疾病形成心理障礙。 支持性的心理治療過程中,治療師以各種語言或非語言的方式營造一種溫暖安全適合溝通 的氣氛。治療師採取的策略包括鼓勵、保證、忠告、加強現實感,建議說服等較積極的作 法,以期在短期內達到協助個案渡過難關,恢復生活常態,提高對生活環境的適應度,增 進個案的溝通技巧等目的。所以支持性心理治療的適用範圍非常廣泛。不過,適需要配合 其他的治療,如藥物,認知治療等。 行為治療:行為治療的理論在本世紀中葉開始發展並且在臨床上應用。治療方法種類繁多 ,無法一一列舉,不過理論是相通的。基本上,行為治療法是依據動物實驗得到的學習理 論,有系統的應用在協助人們改變適應不良的行為,因此,行為治療的內容大都是教導性 的,培養個案有效的自我管理技巧並且將學習到的心理技巧,不斷的在生活裡練習。所以 ,治療過程中重要的部步驟包括: 一、協商:治療師和個案直接坦承的討論,訂出治療目標及可能採行的步驟。 二、明確訂義:清楚明確陳述個案各項問題,治療目標,治療方法,及評量方法。 三、確實評量:不斷的評量症狀及其成因,適時修正錯誤。 四、反覆練習:認何行為的改變都需要反覆練習,才能習慣性的使用新的行為模式。 所以,行為治療過程,治療者和個案是採取合作關係,個案必須主動積極地配合。行為治 療的適用範圍,非常廣泛。包括: 一、精神官能症:強迫症、懼曠症、畏懼症,等… 二、心身症:緊張性頭痛、壓力症候群、慢性病痛,等… 認知心理治療:50年代末,臨床心理學家艾里斯發展出「理性情緒治療法」,認為思考, 情緒與行為間有明顯的交互作用;不是事件影響我們的情緒和行為,而是我們對事情的解 釋(思考模式)決定我們的情緒反應。因此有很多的情障礙與心理困擾,是來自個人的「非 理性思考」。而「非理性思考」的形成是從兒童時期對我們具影響力的人(通常是父母、 老師)身上學習而來,並且經由自己不斷地重覆此種情緒經驗累積而成。 因此,個人很難覺察出自己的「非理性思考」,所謂當局者迷是也。所以,治療的過程, 就是要協助個案,找出自己的「非理性思考」,之後加以駁斥而訓練出理性的思考方式, 自然就能消除情緒的困擾。爾後,另一位學者貝克,根據同樣的理念,成功的治療一部份 憂鬱症患者。 他認為人類的三個錯誤假設是形成憂鬱症的主要原因。 第一個假設是:自己是有缺陷、能力不好、無價值、不被別人需要的人。第二個假設是: 覺得外在世界是對自己不公正、要求太多、並且充滿失敗與懲罰。第三個假設是:未來充 滿艱困、痛苦與失敗。而治療的過程就是協助個案找出並檢驗自己的錯誤認知方式,並發 展出其他較具彈性的思考方法擴展到用來治療焦慮症、畏懼症等各種精神官能症,而把這 種治療定名為認知治療:在臨床施行上,認知治療常要配合行為治療,因而全稱認知行為 治療。這是一種治療精官能症的重要模式。 團體心理治療:人是群性的動物,團體可以提供個人溫暖、保護及滋養的作用,因此團體 心理治療極符合人類這種群居的需求。團體心理治療是一群經事先挑選過情障礙的人,固 定的時間集合在一起,由訓練有素的治療師引導團體成員互動、分享自己的經驗、彼此鼓 勵支持而達到改變思考,嘗試新的行為模式的目的。團體裏的成員由於同病相憐而產生同 仇敵慨的心理,使團體產生一種強烈凝聚力,吸引著成員固定出席;透過彼此分享瞭解許 多人生的問題是普遍存在,而不是只有個人默默在承擔,讓參與的成員有不孤單的感受; 由於團體中溫馨支持的氣氛,使得成員能坦承的分享宣洩個人的情緒。由於以上種種的好 處,再加上一次能治療好幾個人,頗符合經濟效益。因此,最近團體心理治療有越來越盛 行的趨勢。 以上簡介幾種心理治療的理論、適應對象及臨床實施的過程。希望讀者在選擇治療施師前 ,先要針對自己想求助的問題作個簡單的分析,以瞭解自己究竟適合那種治療方式,如果 您真的弄不清楚,不妨求助於精神科醫師,針對您的精神狀態、症狀嚴重度及自我強度作 個評估,再給您做個好的建議。臨床上最常見的錯誤觀念是,和心理治療師談一談話,所 有的問題都能迎刃而解。事實應該是:心理治療的過程需要個案主動參與,達到關觀念和 行為的改變,才能得到滿意的效果。在進入正式的治療過程前,應就: 一、治療目標。 二、治療模式。 三、治療期限。 四、付費方式。 五、請假方式。 六、終止治療的方式 先做明確的討論,作為雙方日後遵守的準則。 和其他模式最不一樣的地方,心理治療過程中,治療師本人就是治療工具。因此治療師本 人的特質會影響治療的效果。一個好的治療師,必須具備的特色包括: 一、成熟而完整的人格。 二、真誠可靠具有同理心,能正確覺知個案的感受並做適合的情感表達。 三、具活力與幽默感,能使人重新對生命產生積極正向的心。 四、但能開放地討論並做改變。 五、具包容力,能容忍曖昧、反對等不愉快的情緒,不對個案發脾氣。 好的心理治療,會讓個案覺得對自己的思考及行為反應越來越能掌握,情緒以及人際關係 也逐日改善。因此,當您在接受心理治療中,種種情緒都停滯沒有進展,那麼就應該和治 療師討論您的感受,是否需調整治療目標或治療模式。如果您的治療師不能讓您感受到上 述五種特質。給您良心的建議,換個治療師吧! == http://tinyurl.com/32dxmfh 心理治療有效嗎?如何挑選心理治療師? 在這一行打滾了十七年,不記得跟多少人談過話,有些只談過一次的人可能連看到了他 的名字也不認得,在路上碰到了也以為只是個陌生人而已。這麼多年的經驗,算是資深 了,問我心理治療有沒有效?我會說,要看你遇到的是哪種心理治療師! 只有能夠自我覺察的人,能夠與個案一起成長的人,沒有把心理治療當作是工作的人, 沒有迷失在心理治療所帶來的經濟收穫裡的人,才會對人真的有所幫助。 另外,一個擁有感性心靈與理智腦袋的人,其治療效果通常是最好的,他/她絕對優於 只擁有感性心靈或只擁有理性腦袋(腦中只有一堆心理治療技術,如同懂了很多醫學知識 卻沒有父母心的醫生一樣)的治療師。後兩者,尤其是第三者,還有可能會讓不少已經 受傷的心靈受到二度傷害。但第二者,他的感性若是過度發揮到沒有了該堅持的界線, 例如:在治療過程中與個案發生感情,那對個案的傷害也是不容小估的! 心理治療是屬於醫療的一種方式,所以也可用其他科就醫的感覺來評估這位心理治療師 對你的幫助。要知道他/她能不能幫助你,最簡單的方法就是根據你第一次與治療師會 談時的感受來做粗估。如果他/她讓你覺得你有被重視,被傾聽,而不只是讓你有"他/ 她給人很專業的感覺,應該技術很好"的想法而已,那麼你可以再給這位治療師和自己 多幾次機會觀察,再決定要不要讓他當自己的心理治療師。如果你沒有被重視的溫暖感 受,我想他/她對你的幫助也很有限! == 如此說來,如果個案對治療師的感受不好,而選擇換心理治療師, 應該是再自然不過的事吧?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0.240.202.65 ※ 編輯: lighthearted 來自: 210.240.202.65 (05/24 15:41)
shiuan8979:推一下這篇 05/24 16:11
Tmix:把幽默感列為一個好的治療師必備的特色坦白說有點嚴苛 05/24 17:46
Tmix:一般來說不是每個學派都是他為必備吧 05/24 17:47
a07125857:還蠻好玩的 05/24 2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