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regimen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簡易氣功六種 http://book.bfnn.org/books/0499.htm 侯秋東教授著 此處所說的簡易氣功有別於拙作「無我的妙義」一書中所說的簡易氣功,因 此有必要寫一篇專文加以介紹說明,讓那些路途遙遠,交通不便的讀者,不 必遠至屏東敝診所或台北龍樹雜誌社即可按照本文的說明,放心在家自己練 習,也不致於發生差錯或危險。 本功法的特色是簡單易學而效果卓著,只要忍耐初練功五天的疲勞不適,以 後便可感覺身心日漸輕鬆愉快,若加上服用適當處方的中草藥則其效果往往 令人不可思議。究竟是不是我在誇大其辭,不妨試練一星期看看,反正有益 無害,何樂不為?屏東師範學院有一位韓教授的夫人,約半年前來我診所看 病,我看她虛弱而免疫力不足,開藥之餘我就教以簡易氣功。八十一年三月 廿九日、卅日兩天,屏東師院舉辦自強活動,到瑞里爬山,這位韓夫人也參 加了。她告訴我說:「很感謝你以前教我練氣功,要不然我真的不敢來參加 這次活動。我從前稍微爬個樓梯就馬上喘氣心悸,現在不會了。」我聽後心 理覺得很安慰,因此忍不住在此帶上一筆,目的也在加強讀者們練功的信心 。茲將練法分述如下: 第一種 閉氣(三—十下) 閉氣的練法與「無我的妙義」一書中所說的一樣,今再複述一遍。方法是: 以鼻孔吸氣吸滿,然後停止呼吸,接著收緊腹筋,使肚皮盡量貼向腰脊,下 巴壓住脖子,但臉要保持朝向正前方,頭不可向下俯。此時胸部自然鼓起, 橫隔膜自然往上提,兩肩亦稍微向上聳。閉氣一陣子後,自覺難以忍受,不 可呼氣,但可以再繼續補吸三、四下,使肺部極盡飽滿。若能保持六十秒不 呼氣則效果較佳。至少須閉十五秒才有效。雖然說閉得愈久愈好,但也需用 漸進法,才不會太辛苦。沒有練過此法的人,起先會很不習慣,很難受,感 覺頭部脹脹的,有人會暈,有人隔天胸部會痛,這些現象都不用害怕,幾天 後就會習慣。若每下能六十秒不呼氣,每天只要練三下就夠了。 之所以把它排在第一順位,原因是這功法太重要太重要了。它對加強肺功能 ,增加全身含氧量非常有效。肺功能加強了,免疫力也增加了,氣喘、咳嗽 、鼻炎,以及凡百疾病都可獲得改善,可以說是妙用無窮。很多患者來我這 裡學了以後回去就懶得練,實在非常可惜。 肺是人身最大的內臟,欲治病強身,先須把肺強壯起來,此不易之理。欲強 肺,最直接有效方便的方法是練閉氣。>>top 第二種 脊椎運動 脊椎在人體有如一條大運河,或如一條縱貫公路、縱貫鐵路,乃維持人體健 康的主要支柱。人體賴此以頂天立地,安身立命。它與腦部相連,構成人體 的中樞神經。而交感神經、副交感神經、四肢神經、內臟神經,都從脊椎出 發,復回歸脊椎。因此若欲強化神經,避免神經衰弱,增進神經的鎮定力、 持久力、敏銳力、抵抗力、非強化脊椎不可。二十年多前,看到一本講瑜伽 的書,說要看一個人的生理機能是否老化,是否年輕,只要看他的脊椎彈性 如何即可。脊椎硬化,失去彈性,不能彎曲,或彎曲度不夠,即使他只有四 、五十歲,算已未老先衰,視之為老人可也;若此人雖年已六、七十,但脊 椎柔軟,彈性佳,不輸二、三十歲的人,則不妨認定他還年輕。可見練瑜伽 術的人非常重視鍛鍊脊椎的柔軟度。 本脊椎運動的目的即在用四種動作來使脊椎保持柔軟。 第一種動作是左右彎曲:先兩腳站開與肩同寬,然後向右彎腰、彎脖子,彎 曲度越大越好,至少右耳的孔要朝向地面,也就是說右側的臉部要與地面平 行。彎向右以後,接著身體恢復正直,立刻又向左彎腰,彎脖子。如此一右 一左的彎脊椎,有如一根彈簧一樣。一右一左要剛好配合一次呼吸,哪一邊 呼,哪一邊吸,皆無不可,我自己的習慣是向右呼,向左吸。如此左右來回 ,至少連續做三十下。有慢性鼻炎、頭痛的人,必須做二百至四百下,效果 會很好。 第二種動作是向前彎曲:亦先兩腳站開與肩同寬,然後兩手手指交叉,掌心 向下,身體向前彎時,一面呼氣,盡量使掌心貼近地面,若暫時貼不到地面 ,不要灰心,每天接近一點,最後一定可以貼到地。向前彎後立刻身體直起 來,一面吸氣。如此一下一上,至少連續做三十次。 第三種動作是向後彎曲:向前彎曲三十次後,緊接著做向後彎曲。方法是身 體向後彎,先使臉朝向天,再盡量使頭部靠向地面,使身體形成一個反弓字 形,胸腹朝天,腰脊朝地。此時一面吸氣或一面呼氣皆無不可。我自己的習 慣是一面呼氣。向後彎曲以後,接著是恢愎正直,如此為一次,至少做三十 次。 第四種動作是向後旋轉:兩腳不動,頭部向右後方旋轉,身體也是跟著頭部 而向後扭轉。此時亦配合呼氣或吸氣。向右後方旋轉後,接著是向左後方旋 轉,亦配合呼吸來做。旋轉時,頭部大約可轉到將近一百八十度,如此一右 一左為一次,至少連續做三十次。做此動作會頭暈的人可閉起眼睛或動作減 慢。>>top 第三種 頭腳懸空(七下) 頭腳懸空的方法是,身體平躺在硬板床上(彈簧床不宜)仰臥,先抬起頭來 ,大約離床板二、三十公分高,四十公分高亦無不可。接著拾起雙腳來,高 度與頭部相同,膝部可微曲,不曲亦可。然後保持這種頭腳懸空,身體呈V 字形的姿勢,直至不能支撐,就可放下休息。休息過數秒後,接著做同樣的 動作,共七次,大概就無力再做下去,即使能做下去也不必做得太多次,因 為運動只要適度即可,做太多不見得效果成正比。 這個動作的呼吸法可有三種。第一種,做時可以閉氣;第二種做時不用閉氣 ,可以呼吸,只要保持頭腳懸空即可;第三種,頭抬起時呼氣,腳抬起時吸 氣,姿勢做好後開始閉氣,放下休息時呼氣。我自己的習慣是抬頭時呼氣, 抬腳時吸氣,保持姿勢時自由呼吸。 頭腳懸空的目的是要使腰部、背部、腹部,連帶胃腸、膀胱、肝臟、腎臟、 胰臟、子宮、卵巢、睪丸都呈緊縮的狀態,從而促使其中血液換新,循環良 好。它是一種最奧妙的內臟運動,可以促進內臟機能,防止內臟老化,效用 不可盡述。其療效含蓋胃腸病、腎病、肝病、糖尿病、子宮下垂、遺尿、遺 精、亂經、黑斑、腰酸......等等。>>top 第四種 跪後傾(30下) 跪後傾的方法是,雙膝跪於硬板床上或地板上,膝蓋會痛的人可以墊以手巾 或毯子。身體要正直,與小腿呈九十度,雙腳板立起,腳大拇指面要貼住地 板或床面,臀部不可坐在足跟上。跪好後,一面吸氣,一面身體往後傾斜約 四十度或四十五度,下巴要貼住脖子,換句話說,後傾時臉部不是朝向天空 ,而是朝著前上方。接著身體恢復直跪的姿勢,一面呼氣,如此為一下,共 做三十下。 這個動作不好做,腰、腳、腹部無力的人做起來會不符標準,但不要灰心, 幾天後就會合標準。這個動作的目的在鍛鍊腹部、背部、腰部、腳部的力量 ,從而有益於內臟的健康。它的療效廣闊,可治胃腸、膀胱、卵巢、子宮、 腎臟、胰臟、肝臟等方面的慢性疾病,請勿小看。>>top 第五種 甩手(五—十分鐘) 甩手的方法是,兩腳分開,與肩同寬,雙膝微曲,上身正直,臉朝前方,雙 手同時向後甩,手心朝後方。用手時可以配合呼吸,亦可不管呼吸。甩的力 量,可憑各人體力斟酌,甩的力氣大,甩的次數可以減少一點,大約一百下 就夠了。 如果輕輕的甩,至少須甩五分鐘或十分鐘。重甩的好處是運動的效果大,但 隔天肩膀會酸痛,過幾天才會習慣。輕甩的好處是做起來輕鬆,但必須甩久 一點才有效果。 甩手的目的是將氣血灌注於手臂、手掌、手指。其作用是暢通全手之經絡氣 脈。手上有三陽經與三陰經,其氣脈暢通與否,與心臟、肺臟、大小腸的健 康有莫大的相關。因此,雙手無力的人,可以斷定此人心、肺、大小腸也不 好。甩手時雙膝微曲,可以增加雙腿的力量,使氣血下注,發揮清氣上升, 濁氣下降的妙用。足部亦有三陽經與三陰經,其氣脈之暢通與否,關係到肝 膽、脾胃、腎、膀胱的功能,因此欲強壯這些臟腑,不可不鍛鍊吾人之腿腳 。>>top 第六種 胃腸運動—又名腹式呼吸(三—五分鐘) 這種氣功原名腹式呼吸法,因為能治胃腸的病,所以我常把它叫做「胃腸運 動」。此法練時採立姿比較方便,必須於空腹時練,若吃飽練會干擾消化, 容易造成腹部不舒服。所謂胃腸運動只是一種凹縮腹部又放鬆它的動作,因 為練時必須配合呼吸,所以名為腹式呼吸法。所謂腹式呼吸有兩種,吸時收 腹、呼時鬆腹,叫做「逆呼吸」,吸時鬆腹,呼時縮腹,叫做「順呼吸」。 此法可根治胃腸出血、便秘、失眠、習慣性下痢、陽痿、胃腸潰瘍、腹脹、 消化不良、打膈太多、婦女月經痛、月經量太少、月經收不住拖太久。嚴重 失眠的人,半夜可以起來練二十分鐘再回床上睡,保証有效。 以上六種氣功鍛鍊起來,大約必須花費二十分鐘到三十分鐘的時間。若能持 之以恒,每天至少練一次,配合服用保健中草藥,一生之中必定可以為自己 省下許多跑大醫院的時間,減少無數生病的苦惱。由於每天過得身心健康, 也促使全家活在快樂的氣氛,並改善周遭的人際關係。(81.6.4.)(刊載 於龍樹雜誌第二十六期)(88年1月增補)。>>top -- 蘇子曰︰「客亦知夫水與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嘗往也;盈虛者如彼,而卒莫消長也 。蓋將自其變者而觀之,而天地曾不能一瞬;自其不變者而觀之,則物於我皆無盡也。而 又何羨乎?且夫天地之間,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風,與 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取之無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 ,而吾與子之所共適。」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60.8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