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regimen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最後悔的是什麼? http://www.mycomcom.com/na3/memo.php?bd=HeartShower&&no=82&re=4 最後悔的是甚麼?比利時一家雜誌,曾對全國60歲以上的老人作了一次問卷調查, 調查的題目是:「你最後悔的是什麼?」並列出了十幾項生活中容易後悔的事情, 供被調查者選擇。於是,就出現了這樣一個結果。 有72%的人後悔年輕時努力不夠,以至事業無成由此我想起一個故事,說有一個40歲 的人被醫師告知患了絕症,最多再活三年時間。因此他為了使自己最後的生命更有 意義,擬出一個『三年要做十件事』的工作計劃。其中包括寫一本書、學一門外語、 搞一項發明、辨一個工廠、遊30座名山、看50個城市等等,而且計劃出後便立即付諸 行動。在過了二年零八個月的時候,10項目標全都完成。可當他再到醫院複診時,卻 發現是醫師當時拿錯了病歷,自己根本沒有患病。這也是一個經驗,如果別人工作你 也工作,別人休息你也休息,別人娛樂你也娛樂,那麼別人得到什麼,你也只能得到 什麼,要想得到別人得不到的東西,就得付出別人不願付出的東西。尤其是在你還年 輕的時候,還有機會競爭的時候。 有67%的人後悔年輕時錯誤地選擇了職業應該說,錯誤不在選擇了什麼職業而在於選 擇了安穩。有三個大學的同學同時被分配到縣市機關工作。幾年之後有一個不甘心總 這樣打水把地的看領導眼色因此要求調到了企業。另外兩位沒動心。又過了幾年,又 有一個辭職下海。剩下的一個仍未動心。再過了幾年三人相聚的時候,到企業的那已 當了大廠的廠長,辭職的那個已成了富翁,而在機關的這個卻後悔不該滿足於每月可 吃幾百元的皇糧。按時下的擇業觀念,許多人的"第一目標"也是要有"畀澇保收"的穩 定收入。到時候能拿工資、到時候就可領福利。但他們卻忘了沒有了壓力也就沒有了 動力,沒有了動力也就發掘不出潛力。不是天下伯樂太少而是自己埋沒了自己。 有63%的人後悔對子女教育不夠或方法不當我就親眼看到這樣的景象,上初中的女兒 晚上放學回來,正在麻將桌上的決戰的夫妻不耐煩地一揮手「自己泡麵吃去!」還有 一對夫妻、每人拎著一只鞋在屋裡追打自己上小學的兒子,慘叫聲惊得四周為之不安 ,而且這些父母當時並不後悔甚至認為自己做得「很對」。直到多年以後,發現按照 自己的「模式」、自己的「經驗」和自己的「方法」,並沒有使子女成才和受益的時 候,他們才會後悔『教育不夠』或『方法不當』。 有58%的人後悔鍛鍊身體不足忘了是誰說過這樣一句話:「60歲以前想用身體換一切 ,60歲以後想用一切換身體。」世界之上,還有什麼東西能比身體健康更寶貴,有人 曾經提出一個口號,叫【小牛不倒只管推】。作為一種精神,也許值得提倡。但強行 去推『病率』和『壞率』,就只能越推越病,越推越壞,縮短小牛的生命,降低小牛 的價值。 最有趣的是只有11%的人後悔沒有賺到更多的錢對於還沒有賺到很多錢的年青人和中 年人來說,這也許是個很好的安慰。有錢雖然能夠辦很多事情但賺錢並不是人生最重 要的目的。 年輕的時候後悔還可以改進;年老的時候後悔,想補救也來不及。所以,我們每個人 都應該經常回頭看看自己走過的路悶心自問:『我什麼事情最後悔?』--「我只很確 切地知道一個終點,就是:墳。然而這是大家都知道的,無須誰指引。問題是在從此 到那的道路。」 - 魯迅《寫在〈墳〉後面》 -- 妙音觀世音,梵音海潮音,勝彼世間音, 是故須常念,念念勿生疑。觀世音淨聖, 於苦惱死厄,能為做依怙,具一切功德, 慈眼視眾生。福聚海無量,是故應頂禮。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2.24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