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regimen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中醫平衡身心 助你遠離失眠 http://www.doctors.com.tw/ 醫星顧問 奇美醫學中心 中西結合 郭世芳醫師 失 眠在台灣是一個相當普遍的流行病,可憐的台灣人幾乎無時無刻都受到 疲勞壓力的轟炸,從就學、考試、政治、上班工作、家庭等,甚至休息時間 轉開電視依然是充滿壓力的連續劇與新聞報導,所以失眠的族群相當的廣泛 。 失眠指的是入睡困難(入睡時間超過 30-60分鐘以上)或眠淺易醒(睡眠中 覺醒2次以上)或總睡眠時間不足5小時。特別是早晨起床後覺得身體疲乏、 頭腦不清醒、頭疼、頭暈等,持續時間較長,對生活和工作產生負面影響。 而且平時也常覺頭暈目眩、心悸氣短、體倦乏力、不思飲食、終日警惕、膽 怯恐懼、急躁易怒、注意力不集中、健忘、工作與學習效率下降等。 在病理解剖中發現,長期睡眠不良者的血管硬化明顯,口徑變窄,嚴重影響 供血而使一些器官的功能發生障礙,機體的各類代謝產物不能及時排出體外 ,白細胞數量減少,免疫功能明顯降低,產生不良影響。 失眠類型一般可分為: 1.短暫性失眠,即失眠時間少於一星期。 2.短期性失眠,即失眠時間在一星期與一個月之間。 3.慢性失眠,即失眠時間在一個月以上。 除以上各種失眠類型外,還有生理性失眠、心理性失眠、病理性失眠、藥物 性失眠等不同的原因,有些在短暫休息調養後可恢復,有些則需中長期依賴 藥物,無法停藥,造成心理上的恐慌與憂鬱,對藥物更進一步形成依賴性。 對中醫而言,以體質調養來矯正身心的不平衡一向有不錯的療效,這也是中 醫辨證論治的精神所在。中醫對失眠的看法認為,治療失眠應在調和陰陽、 氣血、臟腑的基礎上養心安神。故陰虛者滋之,血虛者補之,痰熱、食積者 應予清除,以使陰陽調和,臟腑功能恢復常態。 臨床上可以分成下列幾種型態: (1)心脾兩虛。症狀不易入睡,多夢,面色萎黃,心悸,乏力,口淡無味, 食慾差,或食後容易腹脹。可以透過補益心脾、養血安神來調整。 (2)陰虛火旺。這是忙碌的現代人常見的類型,會有心煩失眠,手足心發熱 ,夜有盜汗,常覺得咽乾口渴,或容易嘴破。中醫會用滋陰降火、清心安神 法來處理。甚至有些人表現是屬於心腎不交型。除失眠外,會有心煩口苦, 頭暈耳鳴,腰膝酸軟等問題。 (3)痰熱內擾或夾有食積。這類型的人常覺得口苦,有胸悶噁心感,痰較多 ,舌苔是屬於黃膩型,脘腹容易脹滿。 日常保養上失眠除了辯證論治以藥物治療外,還可用針灸及穴位按摩處理, 一般以手掌後尺側神門穴為主,痰濕或有食積消化不良者加腳部膝下脛骨旁 的足三里、豐隆,心脾血虛型可再加掌橫紋後2寸的內關、以及內踝上的三 陰交穴,特別是現代人常有項緊肩酸頭痛失眠的問題,可以多按摩後頭部的 風池、安眠、完骨等穴道,要注意力道以酸脹為主,不可以有壓痛的感覺, 而且必須要持之以恆,希望透過中醫平衡身心的調理,讓溫暖的床成為撫慰 我們疲憊身心的地方,而不是另一個戰場。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60.80.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