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regimen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失眠 http://www.sino-medicine.com.tw/ylj/h3/h3-2-02.htm   導言:失眠是現代人常有的症狀,根據調查,在抱怨失眠的患者 中,有百分之三十到五十有精神的問題,其中又以焦慮症或憂鬱症的 病人居多。另外,由於社會型態的轉變,輪班工作者愈來愈多,睡眠 週期的改變也是影響睡眠品質的重要因素之一,從中醫的角度來看, 不同體質和性格的人,在睡眠的調整上也有不同的方式。   失眠有虛實之分,虛症多因陰血不足,重在心肝、脾、腎,治病 方法宜益補氣血,壯水制火;實症多因食滯痰濁,治療方法宜清導、 和中、清降痰火為主。 失眠症對健康的影響不可言喻,其病因甚多,例如: .嗜好品的影響──咖啡、酒精、茶等。 .身體的變化──疼痛、搔癢、發熱、咳嗽、發汗等。 .精神分裂症、腦中風、憂鬱症等。 .環境的變化──吵雜、更換居所等。 .精神刺──受喜、怒、哀、樂的情緒影響。 .性格的影響等等。由於不眠常兼有健忘、精神異常、頭痛、心悸等 症,因此對不眠症的治療,須推究其病因,再施治。   中國傳統醫學認為不眠症多由於勞神過度、憂思鬱結,血虛不能 養心、胃不和,或火熾痰鬱等因所致,但總以肝、心、脾、腎四臟為 主。以下介紹五種類型的辨症論治: ●心膽氣虛──病人經常膽怯,遇事容易緊張、多夢、脈象弦細,常 有心慌不寐,寐易驚醒之症。治法宜養心鎮怯,處方可用茯神、茯苓 、遠志、菖蒲、人參、硃砂等加減方以治之。 ●心脾不足──脈象細濇、舌淡、體倦神病、面色暗淡,飲食沒有味 道、胃口不開,常見健忘心悸,食少不寐之症。治法宜補益心脾,處 方可用黃耆、當歸、川芎、茯苓,半夏、桂心、柏子仁、酸棗仁、甘 草、五味子、遠志、人參等加減治之。 ●心腎不交──病人脈虛數、舌尖紅、心悸、健忘、耳鳴目眩、腰痛 盜汗,常有虛煩不寐之症。治法宜交濟心腎,處方用黃芩、黃連、阿 膠、芍葯、雞子黃等加減之。 ●陰虧火旺──脈象細數、舌紅、口渴、頭脹痛、耳鳴腰痠、多夢遺 精等,常有心煩不寐之症。治法宜滋陰清火,處方用天門冬、麥冬、 酸棗仁、柏子仁、丹參、黨參,生地,伏苓、石菖蒲、桔梗、玄參以 加減之。 ●胃中不和 (1)痰火壅塞:痰多目眩、二便不通、口苦胸悶。治法宜消痰和中, 處方用半夏、陳皮、枳實、茯苓、竹茹、甘草以治之。 (2)食滯不消者:脈滑數、苔薄黃膩、時噯氣、腹脹。治法宜消滯和 中,處方用山楂、神曲、半夏、茯苓、陳皮、連翹、萊菔子等加減之 。 可以幫助睡眠的藥膳食療: ●補心酒 適應症:陰血不足、心神失養所致的睡眠不安、健忘、心悸。 材料:柏子仁、白茯苓、當歸身、龍眼肉各30克、麥冬50g、生地45g 、米酒1斤。 做法:將以上材料,放入棉布袋中,置入真空罐中,倒入米酒蓋過藥 材,封口。 一月即可飲用。 用法:餐前或睡前,每次5ml酌加溫水溫飲。 ●夜交藤粥 適應症:養血安神、祛風通絡之效。可輔治虛煩不眠、風濕痹痛。 材料:夜交藤60克、粳米50g、大棗2枚、白糖適量。 做法:先將夜交藤加清水500ml煎汁,再加入粳米、大棗煮粥,待粥 熟後拌勻煮沸1分鐘,加入白糖即可食用。 用法:每晚睡前1小時,趁熱食。連服10天為一療程。 手部按摩,可以緩解失眠,按摩的穴位為: .中衝穴──手背中指指甲的右邊約一分處。 .心包區──位於手掌內中指與無名指中間,約在手掌區的中央部份。 .手掌區──心包區的上部。 -- ▁▁ 達文西: ▕名 我在年的時候便開始吃相信有一天 會同我一樣視殺生如殺人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2.244.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