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regimen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資料來源:嘉義基督教醫院 嘉義基督教醫院急診中心劉富舜醫師 在外科門診中常聽到患者痛苦的說:「醫生,我肛門那裡長了個肉瘤,痛得不能坐已 經三天了!」在扒開病患的臀部之後,赫然發現在他的肛門口十一點方向處,有一個 光亮腫塊,中央部份呈青紫色,我告訴患者:「是個外痔,裡有瘀血才會那麼痛。」 一般人都以為冬天穿著厚重溫暖、常吃火鍋,痔瘡較容易發作,其實正好相反,痔瘡 最容易在夏天發作。 痔瘡像牙疼一樣不是什麼大病,但在生活上卻也形成不足為外人道的困擾。 在臨床上分內、外痔,取其位置在齒狀腺以上為內痔,以下為外痔。通常「內痔」的 症狀為出血,尤其是大便時有鮮血流下,量多時會將馬桶染得鮮紅,流血過多時甚至 造成貧血。「外痔」的症狀則除了出血以外,還會有上完大號以後肛門外翻的情形, 嚴重者還為有脫垂、絞厄、血栓等併發症。 內痔在直腸黏膜下沒有什麼感覺,所以不會覺得疼痛;而外痔在肛門皮膚中有敏感的 痛覺神經,一旦併發症發生就會有激烈疼痛。 醫師在解剖上直腸黏膜與皮膚的交界線時,可以看到因括約肌收縮而呈波浪狀的齒狀 腺,縐摺成約二十幾束的柱狀形態,每一條柱狀體的底部就是血管叢的所在處,所以 古人說「痔」者「柱」也。此膜下血管叢原為一正常的保護墊,能將肛門完全封閉, 用以防止水便外滲。但是,由於地心引力的作用,此處亦成為長期血液墜落、積壓、 增加之處,青春期之後,會因人體的長高長大,腹壓增加迅速,逐漸產生痔瘡,故有 俗語云:「少年得痔」,還有其他如肝硬化、習慣性便秘、懷孕等,病理及生理因素 也會使痔瘡惡化。 一般來說,夏天時以「外痔血栓」形成最多,冬天則以「內痔出血」為主,內痔出血 時,通常以藥物、栓劑治療就可以自然止血,嚴重者以內痔結紮,及硬化注射方式治 療。至於為什麼在夏天時容易發作痔瘡呢?原因很簡單:因為水份攝取不足。夏天是 流汗的季節,人體的水份會隨著汗水流失,當流了汗卻沒有補充足夠的水份時,血管 中的血液黏稠度就會增加,在肛門附近的痔靜脈回流減緩,血流速度慢到一個程度就 會形成「血栓」,這就是「外痔血栓」。「外痔血栓」的形狀從小如米粒到大如葡萄 ,數目則以一個至數個,甚至整個肛門翻腫、流血、疼痛難當,稱之為「痔瘡急性發 作」。 臨床上小血栓可以「血栓溶解藥膏」局部塗擦,及熱水浸泡的方式來治療,數天後血 栓就會自行溶解消散;如果局部療法無效,或是反覆發作的大型血栓,則以手術行「 痔切除」可保以後不再復發。 痔瘡的預防之道別無他法,個人的生活起居、排便習慣要規律,及多吃蔬菜水果,少 吃辛辣食物。在夏天則要注意「補充足夠的水份」。如果您長了外痔(不論是否發作 ),建議您每天至少補充3000cc的水份,這樣您就可常保與您的痔瘡相安無事了。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218.169.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