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regimen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把性味相同的中草藥配對運用,能加大其治病力度,使得療效更加確切可靠。 或者選擇功能相近的中草藥配對,以治病的不同角度,以協同發揮作用, 加大治病療效。如: 蒼朮◎厚朴─燥濕行氣。 半夏◎陳皮─化痰理氣。 杏仁◎川貝母─順氣化痰。 枳殼◎竹茹─和胃止嘔。 人參◎蛤蚧─補元氣納腎氣。 附子◎茯苓─溫腎陽利水濕。 黃柏◎知母─清下焦濕熱。 知母◎紅棗─治療子煩。 黃連◎紫蘇─強行止嘔吐。 蟬退◎胖大海─治肺熱失音。 木賊◎蒼朮─治目昏多淚。 玄參◎牛蒡子─治喉痺腫痛。 蒼朮◎白朮─運濕健脾。 桂枝◎茯苓─通陽氣,行風水。 車前草◎葵花根─治妊娠水腫。 冬葵子◎砂仁─下乳汁。 赤子豆◎桑白皮─除濕氣,治痺腫。 秦艽◎甘草─治小兒潮熱,厭食,瘦弱。 吳茱萸◎石菖薄─和中袪濁。 地龍◎硃砂─治熱病癲癇。 荔枝核◎香附─行氣散寒。 蒲黃◎生地─治肺熱,咳血,鼻衄。 側柏葉◎黃連─治尿血。 五靈脂◎炮薑─治寒性胃痛。 自然銅◎土鱉虫─治創傷骨折。 補骨脂◎胡桃肉─治寒喘,腰部疼痛。 補骨脂◎罌粟殼─溫補收歛,止瀉。 桔梗◎貝母─清熱化痰。 茯苓◎木瓜─和脾利濕。 半夏◎厚朴─苦溫袪濕。 扁蓄◎瞿麥─利濕通淋症。 川芎◎蔓荊子─清利頭目。 玉竹◎天花粉─生津解渴。 石膏◎青黛─治火痰蘊結稠粘。 枳殼◎香附─治痰氣不順。 龍骨◎牡蠣─鎮攝心神。 龜板◎白芍─壯水製火。 當歸◎枸杞子─溫補肝腎。 細辛◎獨活─袪少陰風寒。 稀薟草◎夏枯草─治高血壓。 半枝蓮◎黃藥子─治食道癌。 桂枝◎細辛─溫通血脈。 桔梗◎杏仁─疏利氣機。 鹿茸◎五味子─壯陽納氣。 石膏◎知母─大清陽明經火。 地骨皮◎黃芩─堅陰退低熱。 石膏◎山梔子─瀉脾胃之熱上沖。 生麻◎葛根─解肌透疹,清熱退蒸。 厚朴◎枳實─清痞泄滿。 大黃◎枳實─瀉熱散結。 火麻仁◎栝樓仁─潤腸通便。 谷芽◎麥芽─消積促消化,回乳。 乳香◎沒藥─散瘀止痛。 藿香◎佩蘭─清暑化濕。 羌活◎獨活─治風濕性痛疼。 川烏◎草烏─治寒濕痛疼。 青皮◎陳皮─疏理肝胃之氣。 白茅根◎蘆竹根─清肺胃之熱。 石膏◎竹葉─清熱除煩。 茯苓◎車前子─分利濕熱。 砂仁◎白蔻仁─健脾胃,除濕濁。 金銀花◎紫花地丁─清熱解毒。 茵陳◎敗醬草─治黃疸性肝炎。 附子◎肉桂─溫腎回陽。 山藥◎扁豆─補脾止瀉。 沙參◎麥冬─潤肺生津止咳。 柏子仁◎酸棗仁─養心安神。 牡蠣◎石決明─潛陽益陰。 升麻◎柴胡─升提下陷之氣。 旋覆花◎代赭石─降氣止逆。 荔枝核◎桔核─消疝氣。 海藻◎昆布─消痰核,化稠痰。 桃仁◎紅花─破瘀活血。 桑葉◎菊花─清風熱,明目。 黃柏◎焦山梔─清熱涼血。 蟬退◎釣藤─治小兒夜啼。 肉桂◎豆蔻─溫中止痛。 烏藥◎木香─行氣中之滯。 茴香◎高良薑─暖下散寒。 生地◎丹皮─涼血清熱。 知母◎生地─益陰清熱。 地骨皮◎青蒿─清熱除蒸。 厚朴◎大腹皮─燥濕除滿。 藿香◎半夏─和胃,止嘔,散寒。 枳實◎陳皮─行氣散結。 大黃◎玄明粉─消積導滯。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22.215.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