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regimen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燙火傷論 http://www.doctorhuang.url.tw/p025.html 黃成義老師 燙火傷論~沖浸蓋泡送【只會把患者送進痛苦的深淵】 居家安全,必須熟記,以免倉皇不知所措,若以西醫之法「沖浸泡蓋 送」來救之,終難免後遺症一大堆,熱氣內逼,輕則爛入筋骨、手足 攣縮,重則直逼入心,命難保矣!見報載,婦人受火傷,久病不癒, 終因丈夫失業而造成殺妻弒子的慘劇,能無慟於心乎?茲列燙火傷治 則以為參考。隨證隨手急救。不要再生憾事方是我願。而日曬或高溫 所造成的傷,也比照處理,會有想像不到的效果。想到有些人還組成 燙傷協會,救助被火紋身的孩子,真的很奇怪呢!憑什麼西醫犯的錯 ,卻要社會大眾替你收拾殘局,他們就可以置身事外,復健又可以賺 一票。中醫的療法為何不用,簡直是混蛋加三級! 以下為所蒐集之經驗方以為參考,這些方法不留疤痕,才令你感嘆老 祖宗的智慧。 1.廚房內受火傷,立刻抓一把鹽,覆傷口,可立消,皮未破,不會痛 ,別怕。 2.大黃一斤,水煎湯一大桶,用塑膠桶裝好。密封備用,臨症取出, 浸泡或用棉沾敷患處。速度夠快,連起水泡的機會都沒有。即使變味 了,效果更好;不用在乎什麼細菌感染,那是西醫騙人的把戲。 3.蔥白搗白砂糖敷,可立即止痛並排出受傷細胞的組織液而無疤痕, 用紅糖或紅砂糖則會留痕印。 4.池塘裡的布袋蓮,取出搗爛敷,消腫止痛,不留痕。 5.傷口化膿。用大黃粉敷之、收口,勿揭,可無痕。 6.溲漿糊敷之有效,無酸腐味者,不可用 7.全身傷者,內服蜂蜜拌生水、外浸大黃湯,效果奇佳。 8.若被煙燻者,可用白蘿蔔打成汁灌服,催吐可治,再服令肺中煙盡 可救。無鮮者,用乾品煎湯,效果相同。 9.蚯蚓加白糖拌勻,放盆內蓋住,化為水、敷傷口,效果神速。 10.火爆傷眼,川七葉搗汁,或南瓜水、葵花油點之均效。 ※注意:凡火傷不論輕重,可以童便灌之,以免火毒攻心;或用白砂 糖以熱水沖服;或蜂蜜調生水灌下均妙,切記!!不可用冷水或井水 、溝泥沖浸。倘若有誤,則熱氣內逼,輕則爛入筋骨,手足攣縮,重 則直攻入心,則難救矣!即使痛極難忍,亦必忍住,先用真麻油敷之 ,再用糯米淘米汁加真麻油,順向攪拌一、二千下,切莫倒攪,免得 起泡;拌到可以挑起成絲,再敷傷處,立刻止痛,癒後並無疤痕,神 效。 (龐元英談藪) 1.薄荷腦五錢、胡麻油五錢、石灰水五錢,混合塗傷處。(醫事新聞) 2.先用石鹼水(洗衣皂用水浸泡成的水,日本人稱肥皂為石鹼)洗燙處 再用上好燒酒頻頻擦拭之,約一小時能止痛。 3.豬脂熬為油,入小鼠數隻,熬枯為度,去鼠不用,傾油至瓦器中, 納輕粉攪勻安放備用。(墨蛾小錄) 4.火傷之輕者,可用亞麻仁油等量之石灰水塗之即癒。(日本治療新 報) 5.上等花露水抹擦患處即刻止痛。(育軒筆談) 若是治不得法以致掀赤腫痛,毒腐成膿。用麻油四兩、當歸一兩煠後 濾去渣,入黃蠟一兩,攪化,隔水拔火氣,以布攤貼。立刻止痛生肌 ,神效之至。 6.好肉曝傷或燙火燒,皮膚疼痛,外起燎皰,可將皰挑破,放出毒水 使毒輕之;因此證雖屬外因,輕雖易治,但若傷重則需防火毒熱氣攻 裡,此會使人煩躁作嘔便秘,甚則神昏悶絕。對於初傷者,可用冷燒 酒一盅,在患者不注意時往患者胸前一潑,患者必大口吸呼,其胸口 熱毒必隨呼氣而出矣!若仍作煩悶者,以新童尿灌之,外初用清涼膏 (1)塗之,解毒止痛,不致臭爛;次以罌票膏(2)塗之,痛生新膿時, 換黃連膏(3)貼之收斂,火毒攻裡者宜四順清涼飲(4)服之,務令二便 通利,則毒熱必解。 禁忌:新傷禁用冷水,因以井泥浸淋傷處。恐會使熱毒伏於內、寒凝 束於外、致使皮肉臭爛,神昏便秘,聳肩氣喘者,多致不救。 (以上 出自於醫宗金鑑) 1.蛤蜊殼,蜜灸焦黃色,研細末,用生香油調膏敷之,如水仍無痕跡 。 2.以蜜調敷。止痛無痕。 3.桐油二分,水一分攪令勻,入黃丹、石膏末拌後敷。 4.榆樹根白皮為細末一兩、黃丹二錢攪勻,用井水調勻敷患處,乾則 以涼水敷之,三五日即癒。敷後流水者可治,不流水者傷重難治。 5.槐子燒灰為末,香油調敷。無槐子用槐皮炒研末亦可。 6.火毒傳於下焦,用生地、當歸、芍藥、木通、山梔、赤茯苓、甘草 煎湯服,其痛立止。再用四物加人參、黃耆、白芷、甘草煎湯數劑, 去腐生新肉矣! 7.醉後復受燙火傷,前方去芍藥,加黃芩、葛根,十餘劑,則發熱作 渴飲水等之火毒患可除。再用生地、黃耆、白朮、川芎、當歸、赤芍 、灸草、白芷、木瓜去腐生新肉,此時應善保身體,若因勞忽寒熱, 乃氣血虛故用人參、灸耆、生耆、五味子、酸棗仁,可以得痊。 (以 上出自萬病回春) 1.外用麻油和梔子末厚塗之,已成瘡者。篩白糖灰粉塗之,內服大黃 、生甘草各五錢,荊芥、黃芩、防風各三錢,黃耆、茯苓各三兩,當 歸四兩;上述藥分為五帖,水煎服。(出自華陀遺書) ---------------------------------------------------------- (1)清涼膏:生石灰泡水沈澱後,取其上層水,拌香油,順攪,稠粘 如糊,備用。用時方法同罌票膏。 (2)罌票膏:是以罌粟花或殼,配合香油以碟子炸枯、濾淨,入白蠟 熔化,傾入碗內, 將凝時入輕粉二錢攪勻,炖水中,令冷取出;臨用取出時,用棉紙鋪 平敷傷處,日換二次,次日用棉沾濃茶汁清傷口後再敷。 (3)黃連膏:黃連三錢、歸尾五錢、生地ㄧ兩、薑黃三錢、黃柏三錢 、香油十二兩,將藥以碟子炸枯,撈去渣, 下黃蠟四兩,熔化盡,用夏布濾淨,入磁盆內用柳枝攪,凝為度。 (3)四順清涼飲:防風、梔子、連翹、甘草、當歸、赤芍、羌活各ㄧ 錢,大黃二錢、水二碗、燈心草ㄧ錢,煎八分,空腹服。   ※ 以上均取材自“醫林浩劫” 醫林浩劫 銷售書局 1.志遠書局:(02)2381-0435 (04)235-1898 (07)222-8066。 2.名山堂文化事業有限公司:02-23658492 04-22034139。 06-2384151  3.京寧科技書店:台中市大德街6號。 4.大方書局:台北市重慶南路1段44號(02)2311-0770 -- 蘇子曰︰「客亦知夫水與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嘗往也;盈虛者如彼,而卒莫消長也 。蓋將自其變者而觀之,而天地曾不能一瞬;自其不變者而觀之,則物於我皆無盡也。而 又何羨乎?且夫天地之間,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風,與 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取之無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 ,而吾與子之所共適。」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2.244.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