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regimen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中醫長壽秘訣-調神養生 http://www.doctors.com.tw/ 台北市立中醫醫院主任 中醫內科陳朝宗中醫師 中 醫養生古籍《靈慪‧天年》雲:「失神者死,得神者生」,故養生尤重調神。 調神的方法,除四季調神外,主要可概括為以下三個方面: 養靜藏神~ 《素問‧痺論篇》說:「靜則神藏,躁則消亡。」《老老恆言》直接指出「養靜」 為攝生首務。這裡的「靜」,係指要求人們保持心境的安寧、愉快和達到虛懷若谷 、無私寡欲的精神境界。養靜的關鍵在乎節慾。所謂節慾,係指要求人們做到對一 切聲名物慾應有所節制。如果過分地貪求種種聲名物慾,如在酒色財氣上不予節制 ,放縱恣為,或所慾不遂而恚嗔連連,均可導致損正折壽。因而,提出了薄名利, 禁聲色,廉貨財,損滋味,除佞妄,去妒嫉等要求。 在養靜以藏神的同時,中醫養生學並不排斥順情從欲以養神。在可能的情況下,又 應當盡量滿足人對衣食住行及工作條件的需求,使其心志得安,更加熱愛生活,保 持樂觀的情緒。 養靜藏神的機理,首先是與心的生理特性密切相關。《素問‧藏 氣法時論》「心欲軟」,係指心具有以寧靜、收斂、和調為貴的生理特性而言。 若 心火太盛,則為「諸躁狂越」,故「軟」係與「躁越」對舉言。心靜則神安,神安 則臟腑氣血和調,邪亦難犯,自有益於延齡益壽。其次,養靜與機體的真氣狀態密 切相關。養靜藏神,真氣無傷,抗病力強,有利於防病抗衰,亦如《素問‧上古天 真論篇》所說:「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 動形怡神~ 動形,包括散步、傳統健身術、體育鍛煉等內容。 動形,可促進氣血流暢,舒筋活 絡和協調臟腑功能活動,使人精神煥發,心曠神怡。 此外,動形還有助於安眠,起 到靜神的作用。尤其是人到老年期後,臟腑氣血虛衰,功能低下,神倦乏力而喜坐 好臥,睡眠不寧,反應遲鈍而且性情不定,通過適當的動形活動來怡神、靜神,就 顯得更為重要。 移情易性~ 移情,指排遣情思,使思想焦點轉移他處,或改變內心慮戀的指向性,使其轉移到另 外的事物上。易性,指改易心志,包括排除或改變其錯誤認識、不良情緒或生活習慣 ,或使不良的情緒情感適度宣洩,以恢復愉悅平和的心境。亦如華岫雲所指出的「鬱 證全在病者能移情易性」。《臨證指南醫案》 移情易性的具體實施方法很多,例如:經常欣賞音樂、戲劇、歌舞,或讀書吟詩,交 友攬勝,種花垂釣,琴棋書畫等情趣高雅、動靜相宜的活動,可以起到培養情趣、熱 愛生活‧陶冶情操、怡養心神的作用。 人生際遇遭逢違樂之事在所難免,如能根據 自身的素質、愛好、環境與條件,參加上述活動,常可自我解脫,移情易性,從而起 到抗衰防老的作用。 -- 普賢菩薩警眾偈 是日已過,命亦隨減。如少水魚,斯有何樂? 當勤精進,如救頭然。但念無常,慎勿放逸。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2.244.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