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regimen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異位性皮膚炎的中醫療法 http://www.doctors.com.tw/top/theme.asp?f_kind=chia3&idno=920423002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醫院區 每 當季節交換時,皮膚便搔癢的厲害,到處被抓得流著滋液、血跡斑斑,皮膚 漸漸的有粗疵糙的皮疹,而這種搔癢難忍的感覺在夜晚最厲害,皮膚烘熱的感覺 ,煩燥得讓您無法入睡。    異位性皮膚炎是一種易發生在嬰幼兒、兒童及青少年時期的慢性且易復發的搔癢 性皮膚病變。大約有2%-8%的孩童(六個月大到十歲)患有異位性皮膚炎,且一 半以上在一歲前發病,並伴有過敏性鼻炎或氣喘的症狀,臨床分為三個時期,嬰 兒期患者的皮膚為大片乾燥紅斑、丘疹,可續發小水泡性、滲出性及結痂性病灶 ;幼兒期─此時皮疹分佈較廣,遍及身體,尤其在手腳彎曲處的皮膚皺折,例如 肘、膝部位,此時是以丘疹為主,水泡較少,且由於經常抓癢,會逐漸出現苔癬 化,嚴重時還容易會感染細菌,真菌或病毒。第三是成人期─病人的面部,頸部 或有些許濕疹,但四肢屈側或手足關節等皮膚表面卻變得厚,粗糙或變硬。     西醫的治療以口服抗組織胺及外用類固醇軟膏為主,但長期使用可能會產生皮膚 萎縮、毛細血管擴張、腎上腺抑制、新陳代謝異常、續發性感染以及免疫力下降 ,若塗抹在眼睛周圍的病灶,很可能導致青光眼等後遺症,因此常讓病患對於類 固醇用藥存有使用與否的兩難。    中醫辨證── 中醫治療異位性皮膚,對體質及皮膚的型態做辨證,依我臨床的經驗分為兩種證 型: 一、脾虛濕盛型,常見於嬰兒期及幼兒期,呈現的症狀:大便軟、容易腹脹、食 慾差,皮膚有小水泡、滲出性,此時濕只在氣份,治療容易以健脾利濕袪風為主 ,以六君子湯(人參、白朮、茯苓、甘草、陳皮、半夏)加蒼朮、厚朴、豬苓、 澤瀉,健脾利濕,酌加防風袪風、連翹、金銀花清熱,療程二至三個月可治癒。    二、血熱生風型,容易口乾舌燥,夜晚煩燥無法入睡,皮膚烘熱感,皮膚粗糙、 脫屑、乾硬,此時病程較長,熱已進入血份,治療上以玉女煎(熟地、石膏、知 母、麥冬、牛膝)加牡丹皮、紫草根清血熱、滋陰潤燥,袪風及清熱利濕。服用 時需注意藥量要少,以免化燥,這一型治療時間需三到六個月。 -- 昔日寒山問於拾得曰: 世間 謗我、欺我、辱我、笑我、輕我、賤我、惡我、騙我,如何處置乎? 拾得云:只是 忍他、讓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幾年你且看他。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63.124.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