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regimen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引述《arctan (三藐三菩馱)》之銘言: : 為什麼味精危機四伏? : http://www.simonchau.cc/Chinese_B5/books/Healthy-Diet-NH/27.htm : 味精鼓勵技劣的廚師使用劣等佐料,煮出下賤的菜式,危害大眾健康。 :   味精,今天的中菜幾乎「無處不在」,大家對它的特性相當無知,但也習慣了逆來 : 順受,只因為酒樓餐室要將貨就價,只因為大廚們廚藝欠精,被迫走捷徑,而消費者久 : 而久之,視為當然。 :   :  本來,味精是一種天然存在的化學物質,名為谷胺酸鈉,正常存在食物的谷氨酸 : (例如青豆、奶類、番茄等之中),與人體的環境維持平衡,並無問題。 :   :  可是,單獨提鍊出來,以濃縮「純」度形式使用,條件轉變了,難免問題多多。 :   這種傢伙在攝氏130度高溫之下,即變成焦麩胺酸鈉,含有劇毒,可以致癌。 :   味精在攝氏100度左右的溶液裡,會隨著蒸氣揮發掉。 :   :  它加在鹼性的溶液裡,會產生惡劣的怪味。加在弱酸性或中性的溶液裡,鮮味的作 : 用又大減。所以,在許多情形下使用味精,不但味道弄巧反拙,還會累死食客。你用 : 味精(豉油蠔油也含有味精別忘記)醃肉類再落油鑊炸或拿去烤,等於下毒給別人食。 :   :  我們的廚房朋友都明白這個道理嗎? :   (想知道更多關於味精害人害社會的詳情,參閱周兆祥著《味精的爭論》 : (香港:山邊社,1987)) 那個實驗是把味精放在試管單獨加熱,結果味精脫水產生致癌的pyroglutamic acid (英文名不太記得?), 真正烹調時不會有人單獨把味精放在炒菜鍋加熱, 所以安啦! 至於其他的部份則引用郝龍斌(偷親)的話,如下: 有些人食用含味精的菜餚後,會出現頭痛、心悸、嘔吐等現象,以致一般人認為味精有害 健康。味精真的有害嗎?新近出現的高鮮味精又是什麼?它能取代味精嗎? 味精的成分為麩胺酸鈉鹽。麩胺酸是一種胺基酸,為構成蛋白質的原料,廣泛存在於天然 蛋白質食品,如乳酪、豆類、玉米、番茄、素肉及素火腿中含量皆不少。早期的味精是由 海藻或植物中萃取,現在多是利用發酵方式生產。 某些人在食用含有味精的菜餚後,出現頭痛、胸悶、惡心、嘔吐、心悸、臉潮紅、腹痛, 甚至氣喘情況加重等不適症狀;尤其是平常不食用味精的外國人,更常在吃了含味精的中 國菜後出現這些現象,早期西方醫學界便將這些症狀歸因於食用了中國餐館大量使用味精 的食物,因而稱為「中國餐館症候群」。 有些研究認為,這可能是因為麩胺酸是神經系統中一個重要的神經傳導物質,而對麩胺酸 比較敏感的人,或許因體內麩胺酸濃度增加,刺激部分的神經系統,而引起一些反應。不 過,近年來也有研究顯示,味精與中國餐館症候群並不完全相同,一些不適者可能是對食 物中的其他成分過敏而歸咎於味精。 事實上,味精中的麩胺酸鈉是食物中的天然成分,也是人體中的組成成分,食入人體之後 的代謝就是一般胺基酸的代謝,因此味精對一般人應該是無害的。不過,除了前述對味精 敏感的人之外,病況控制不良的氣喘患者,味精會加重氣喘症狀,因此食用時須特別小心 。  此外,由於味精含鈉,因此有些人擔心會像食鹽一樣對人體造成不良的影響;其實味精 的含鈉量只有食鹽的三分之一,平時的烹調用量又較食鹽少,所以影響並不會像食鹽般嚴 重。但對於罹患高血壓、心臟病、肝臟、腎臟等疾病的限鈉患者來說,仍需嚴格控制;尤 其加工食品中常利用味精來增強風味,故除了日常減少味精使用之外,也需注意加工食品 ,以防事倍功半。 高鮮味精,則是目前市面上常見的新式調味品,不過,它雖然也叫「味精」,其化學組成 卻與味精截然不同,而是由核甘酸類物質或核甘酸與一些胺基酸調和組成。價格雖較一般 味精貴,但因其鮮度為傳統味精的六至十倍,故用量減少,並不會增加消費者的花費;而 用量少,也較不會對敏感族群造成影響。 此外,高鮮味精的成分──胺基酸和核甘酸,也都是食物中的天然成分和人體中的組成原 料,進入人體都可正常代謝,一般健康的人並無安全上的顧慮。只是核甘酸代謝的最終產 物是尿酸,而體內尿酸過高與痛風有關,因此,患痛風的病人及體內尿酸值偏高者,應酌 量使用。 從味精的成分及產生副作用的原因看來,味精基本上是無害的,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也將 味精界定為「一般認定安全」的物質,因此,除了上述提到的特殊族群外,一般消費大眾 可以安心使用。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62.28.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