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regimen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健康小百科 缺鐵性貧血  ⊙張鴻(林口長庚醫院血液科醫師)  許多人以為缺鐵性貧血是未開發國家才有的問題,事實上,即使吃牛排、漢堡的歐美國家 也有不少缺鐵性貧血患者。  以女性而言,月經長期流失少量鐵質,而又未適當補充,致使容易發生貧血;男性則要 考慮消化性潰瘍或腫瘤造成血液流失。另一類病患是由於攝取鐵質不足,其中以素食者佔 大多數,也有年輕女性因為減重而導致缺鐵性貧血。  一般而言,成年男性每天每公斤體重約需一毫克的鐵,女性則約兩毫克。懷孕及哺乳婦 女比一般女性需求更多,而嬰兒在成長時期,為支應旺盛的造血需求,更要補充足夠的鐵 質。  鐵質的吸收與鐵質存在形式及消化道環境有關,動物性的食物,因含有血基質(heme) ,鐵質較容易吸收,植物性鐵質吸收稍差,通常須轉化成二價鐵才能有效吸收。胃的環境 一般是酸性,有利於鐵的吸收,但若服用制酸劑,或本身胃酸不足,鐵質的吸收反而會受 到影響,所以服用鐵劑最好在飯前或空腹的時候。  缺鐵性貧血的治療並不困難,服用口服鐵劑一到兩星期後,症狀會改善。三到四週後, 血紅素就會有效上升。血紅素恢復正常後,建議再服用六個月的鐵劑,以充分補足體內鐵 的儲存量。至於食物方面,紅肉(如牛肉、羊肉)為上選的鐵質來源,其他如豬肝、豬血 或雞鴨血都很有利鐵質補充。植物性食物如菠菜、蘋果也都富含鐵質。  部分病患服用鐵劑會發生噁心、便祕、胃腸不適等症狀,這些症狀會逐漸改善。如果無 法接受這些副作用,不妨考慮睡前服藥,或請醫師更改鐵劑處方,甚至可以考慮以注射方 式投藥。需注意的是,有些鐵劑藥物吸收效果並不理想,如果服用之後,貧血未能有效改 善,應請專科醫師診治。  缺鐵性貧血是血液科門診常見而重要的疾病,民眾應有正確的認知,及早就醫以保健康 。 -- 歡迎參觀我的新聞台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occst2002/ 與我一同分享快樂時光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2.24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