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regimen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慢性疲勞症候群』意思是說,慢性疲勞患者除了長期性的疲勞症狀外,還有身體上其他 方面的一組症候。對於『慢性疲勞症』診斷的確立,需具有以下全部的主要條件,和六個 條件以上的次要條件: 主要條件: 一、持續六個月以上無法因休息而紓解的疲勞感。 二、疲勞嚴重程度使活動力至少降低正常狀態的一半一上。 三、沒有合併可以解釋疲勞原因的慢性疾病。 除了三項主要條件外,還需要符合八項次要條件中的六個條件以上。 次要條件 一、輕度的發熱或怕冷。 二、喉嚨痛或異物感。 三、在頸部或腋下有疼痛的淋巴結。 四、無法解釋的全身無力。 五、肌肉痠痛。 六、在普通活動後有長時間(超過二十四小時)的疲累。 七、轉移性、沒有發炎反應的關節痛。 八、神經精神症狀:如睡眠障礙(失眠或睡太多)、眼睛模糊、頭痛、糊塗健忘、情緒憂慮 、躁動敏感、易怒、注意力沒法集中、怕光等。 根 據觀察資料顯示,「慢性疲勞症候群」的病患除了有上述定義中類似感冒、渾身關節肌肉 僵緊痠痛、千變萬化的神經精神症狀之外,還常併發一些症狀 一、腸胃症狀:有腹痛、腹瀉或便秘、脹氣等; 二、心臟血管症狀心悸、心跳過快、心律不整、呼吸困難等 三、生殖泌尿症狀:頻尿或夜尿、排尿困難、經前症候群惡化、性功能障礙、性冷感、性 焦慮等。 四、神經內分泌症狀:皮膚潮紅、盜汗、口乾舌燥、姿勢性低血壓等。 這些症狀的表現往往因個人體質不同而併發不同的症狀,即使是同一個人,也會在不同的 階段中發生不一樣的症狀,個別差異頗大。症狀群的發生也時好時壞,似乎既不容易斷根 ,也不會進展惡化。 「慢性疲勞症」的飲食療法 醫星顧問台北市立中興醫院主任 家庭醫學科施嫈瑜醫師 營養是活力的來源。好的營養提供細胞和組織的再生能力,維持肌肉力量和骨骼系統,讓 身體能夠補充到所需要的能源。 慢性疲勞患者尤須注意飲食營養。均衡營養的攝取,能夠提昇身體的免疫力,對消除疲勞 ,改善身體其他症狀是必要的。對那些糖份高、纖維少、含低動物性油脂的食物須多節制 ,如可樂、小糕餅、起司、三明治等;而應該改採大量的榖類、複合碳水化合物,深綠色 新鮮蔬菜和水果等食物,如米飯、麵食、燕麥、芹菜、大蒜、菠菜、葡萄等食物。 有研究顯示魚油、橄欖油、補充少量的維他命礦物質(如鎂、鋅等)有助於改善症狀。有 食物過敏者應避免過敏性食物,如芒果、牛奶、蝦蟹等;血壓偏低或有姿勢性低血壓者應 攝取高鹽的食物,及多吃那些可以補充血液的食物,如菠菜,紅棗等。 除此而外,培養良好的用餐習慣也是很重要的。有一些人喜歡用餐的時候談公事,或者邊 吃邊工作,這些都是不好的用餐習慣。因為無形之中會造成對自己的壓力,以致對消化系 統造成負擔,同時引起營養吸收不良和胃痛。因此,慢性疲勞患者用餐時更要盡量給自己 選擇一個好的環境,輕輕鬆鬆用餐,身體才會充分吸收營養喔! -- 一切有為法 如夢幻泡影 如露亦如電 應做如是觀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2.24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