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share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引述《waimcat (cattttttt￾ N  ￾)》之銘言: : ※ 引述《addoil ( 全民亂講)》之銘言: : 哈 我有看過那集 : : Discovery裡面有些東西看看就好別當真... : : 有時候節目製作內容會斷章取義科學結果 : : (跟台灣記者一樣...不過比台灣記者好太多了..出錯的次數很少) : : 不過這節目原本就是給一般大眾觀賞用的...難免會犯這毛病 : : 好了廢話不多說... : : 以在下學理工的角度來講講這實驗的疑點之處 : : 1. 工作服吸收的水量真能代表淋到的雨量嗎?? : : ======> 事實上是不能的...有多數的雨水是沒被衣服吸收掉的 : : 被雨淋過的人應該很明白此點才對 : 工作服蠻容易吸水的 : 他那種工作服就是做實驗用的那種像醫師袍的衣服 : 而且目地是要看跑和走淋到雨的多少 : 沒吸收掉的當然就不算 如果是容易吸水的那到沒話說... 不過這裡還有個疑點:實驗所下之雨量究竟有多大... 如果下得太大在加上跑速之助...雨水是很容易彈開的 但我不知道所下雨量到底有多大...測試員跑速速率有多大 也不知道該衣服之材質是否吸水性真的良好 所以我也無從判斷 只能提出疑點 : : 2. 該實驗的雨量與時間有關係嗎?? : : ====> 這點很重要...如果該所下雨量與間有關 : : 那麼該實驗就必須以單位時間內所吸收的水量來做評比 : 跑和走時間本來就會有差 : 跑就是有時間短的優勢 : 如果用單位時間內吸水量不就沒意義了 不對...如果所下雨量與時間有關... 又因為跑與走所到達之時間不同...以總量來比這就很有問題了 因為題目所要探討的是用跑的與用走的誰淋到的雨比較多 所以其他因素必須為控制變因(意思就是全部要固定 跑的跟走的外在因素都要一樣) 只能單單保留跑與走不一樣的變因====>即操縱變因 所以該用單位時間內跑或走所吸之水量 : : 3. 兩名專家所穿著之衣服其款式..布料材質相同嗎?? : : =========> 衣服之款式與材質會嚴重影響吸收之水量 : 都是一樣的衣服 : 全部全新 恩 ...那這點就沒問題了 : : 4. 雨量密度的空間分布.. 步行所測與跑步所測是否相同?? : 他們實驗是在室內用人工的雨 : 實驗前有測量每個地方的單位時間內的雨量 恩既然測過 那這點也沒問題了 : : 5. 兩名專家跑步速率與徒步速率是均勻(等速率 )的嗎?? : : 還是與時間有關?? : : ======> 很難吧 人類的步行與跑步速率會均勻嗎? : : 使用人來進行該實驗...就很有問題了 : : 使用機器才容易控制...這樣才能使操作變因降至最少 : 跑和走的速度差蠻大的 : 這種小的速度差在跑、走大的速度差下會被忽略的 : 而且我記得他們做了許多次取平均 : 就是為了減少誤差 不行...因為一般人步行時速率是可以控制的的不錯 但 在跑步時速率是很難控制為定值得 尤其這項所得之結果僅僅為18克之差...所以速率的控制更顯得重要 這兩位專家並沒有接受過田徑運動員之訓練.... 我是十分懷疑其速率之穩定性... 除非再做這項實驗時 她們附帶有測試員速率圖表...來佐證其速率的控制 不然我仍然覺得使用機器較為妥當 : : 6. 根據實驗結果...專家宣稱因為增加了18克所以認為跑步時淋雨較少 : : 但這增加數對於吸水量所佔之比例約為2.37%(以18/757估算之 ) : : 而這比率其實仍在這種簡陋的實驗誤差內.... : : ======>根據這結果你也可以知道...這兩位專家有問題 : : 事實上要測試這樣的實驗...絕對不會採用人類來測試 : : 因為人類的跑步速率太慢... : : 若要呈現出跑步與不跑步的差異...則應當把跑步的速率加大 : : 所以應該選擇機器來進行該實驗...而非選擇人類 : 該實驗的目的是要測人在下雨時用跑還是走比較好 : 所以用人來測所得的數據比較有用 : 而誤差就用實驗數量來減少 : 原po的敘述很簡單 : 但你有看過影片你會覺得還蠻嚴謹的 : 只是對和錯還是很難說 我也覺得原PO的論述太過簡單... 最好有原始論文可以看... 這樣比較容易判斷其真偽 不過我有提到既然為了分辨跑與走的差異...加大速率差是必要的 而人跑與走速率相差過小...這樣會導致淋雨量差異很小 而這項差異結果其實也是落在實驗誤差內(之前提到的 2.37% ) 所以為了避免上述狀況 使用機器是更好的選擇 使用人來進行該實驗...老實說我覺得很不妥當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68.186.209 ※ 編輯: addoil 來自: 218.168.186.209 (06/09 0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