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skating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Last edited by 大狼 on 2005-3-8 at 15:10 ] http://www.66club.com.cn/bbs/viewthread.php?tid=3999&fpage=2 #1 關於IFSA(一):平花的歷史背景 繞樁比賽在法國與歐洲的誕生與成長   對於法國的輪滑繞樁而言,1994年是個非常重要的一年。實際上,在Michel Fize和 他的Team La De'fense Club溜冰俱樂部──該俱樂部培養了法國第一位花樣溜冰冠軍─ ─的影響下,這一時期的輪滑已經分為了速滑,自由與規定動作的輪滑繞樁,自由跳、高 空跳及平地跳──輪滑跳高。在1994年到2003年期間,輪滑方面的許多變化在我們面前展 現出了另一派氣象。   我們知道,以前在輪滑的繞樁比賽中有許多方式。最初幾年,我們從速度、自由動作 及規定動作的所有成績中來選出一位法國冠軍。這種方式對於任何一位發展全面的選手( Roy Collet, Gabrielle Denis)而言具有極大的優勢奪取獎金。自1998年開始,取消了 對規定動作的要求,而且,速度過樁與自由式過樁也漸漸相互獨立成兩個項目,這使得輪 滑愛好者可以在他們擅長的項目裡成為真正的高手,同時,這也使大家的平均水平都有所 提高。   有關規定動作,簡短地說,它的目的是為了使一些基本動作的練習更加簡單成為可能 ,而這些動作與動作之間相互不關聯。這樣,選手在裁判面前就可以將4個規定動作及一 個可選動作按自己的意願進行組合。到1998年,這類比賽慢慢消失了,因為這類比賽既引 不起大眾的興趣(總是比賽那些固定的動作),也引不起輪滑選手的興趣。這給我們提出 了一個問題:我們有必要去製造更多的全面型的輪滑選手麼?我們是否太強調選手對一些 規定動作,如前進動作,後退動作及側向動作的控制了?要想成為法國的冠軍,一個選手 必須──這是肯定的──熟練兩個方向上的所有動作……   再說說速度過樁。速度過樁一直在自我發展著,最初的時候只有計時系統,在相隔 1.5米距離的樁上快速通過。而到1998年,樁距減到了1米,最後定在了80cm上,並且決賽 引進了KO系統,這是一組兩個選手之間的比賽,更快地過樁而且不踢漏樁(漏樁或踢樁將 在成績上相應地罰分)。這給了選手更大的壓力,也使得觀眾對每個選手的速度有更清晰 的概念。到了2003年的洛桑比賽,Romain Chambord和Benoît Gamba過20個樁的成 績不到5秒。   然後是,法國的繞樁比賽向歐洲其他國家放開了,象意大利(有Ravizzani Sabrina, Minelli Elena等選手),瑞士及荷蘭(Robert Ronny, VAN OS Ayke等選手) 。特別要感謝的是成立於1996年的洛桑比賽,它也成為了法國比賽的一個站點,在很長時 期內,它都成為了整個歐洲的比賽。以Seb Laffargue(1997、1999、2001及2002的歐洲 冠軍)為例,他訪問了許多,並帶回了很多有關輪滑的新理念。比如,比賽允許只過一排 樁變成了現在的必須過完三排樁;從2001年開始,每個參賽選手可以選擇自己的音樂;一 種類似於舞蹈一般的動作風格展現在比賽現場,我們通過對選手的技術進行考評來選出比 賽的勝利者,這是為了防止一個新手在比賽中過分側重於藝術舞蹈方面的表現。在那段時 間裡,他(Seb)經過了對繞樁更深的理解之後,給法國的繞樁帶來了一個全新的開始。   自那以後,一系列重要的變化發生了:2003年開始,樁距發生了變化(2004年的1.2m ,80cm和50cm的樁距取代了2003年的1.5m和 75cm以及之前只有80cm的狀況),而單排輪 滑的影響也在迅速擴大。當一個人有了很不錯的繞樁的裝備(雙排溜冰鞋)之後,他不可 避免地希望自己在技術上有更大的進步,但當時繞樁技術本身在很長一段時期內都沒有什 麼變化,普通愛好者與一些高手(如動作的發明者Roy Collet)都難以取得長足的突破。 而且,當時的雙排玩家在較長時間內始終處在一個主導地位(Alessandro Aloise── 2000年歐洲冠軍及2001年歐洲亞軍),比如在法國,以Roy Collet為首的一批繞樁玩家都 主要活躍在雙排溜冰運動中。   在超過一年半的時間裡,Hyb-Ride一直在傳播法國的花樣溜冰比賽的錄像以及有關繞 樁的教學內容,在2004年,它的影響力已經遠遠超出了歐洲範圍。在這個圈子裡出現的一 些新的國家,比如俄羅斯,他們的選手去年參加了洛桑的比賽,帶來了亞洲對繞樁的另一 個層面的理解(更職業及變化多樣的技術表現,以及他們的教學方式……),他們的表演 給所有的輪滑愛好者及觀眾帶來了極大的享受。自那以後,這些新加入的群體在繞樁的世 界裡就佔有了自己的席位(這一點可以從Vinz和Seb那裡理解到)。儘管在很長的時期裡 法國一直佔有優勢(去年洛桑前十名中有6名是法國人),但還是需要仔細考慮該如何繼 續保持這一優勢並開創一個新格局。優秀的輪滑選手發現這是自我發展的很好的推動力( Je'rôme Phillipon, Olivier Herrero和Chloe' Seyres),他們需要時間來尋找 自己的特點,發展自己的風格。現在,在單排輪滑手與雙排輪滑手之間就兩種溜冰方式在 練習上的差異經常有友好的爭議,這對於發展繞樁大有好處。需要意識到的是,雙排在很 長時期內仍然會利用比賽來宣傳自己的影響。實際上,這一點在法國與瑞士特別明顯,而 在俄羅斯包括大多數亞洲國家,根本就感受不到雙排所帶來的影響。   最後,在Vincent Vu Van Kha(2001年歐洲冠軍)的大力活動下,IFSA(國際自由式 輪滑愛好者協會)在這一年成立,以規範這項活動的制度為宗旨,以將它推廣成為一項全 球運動為目的。對於輪滑繞樁來說這是一個很好的機會。法國在這方面已經有了相當的經 驗及模式,這將成為IFSA在其他國家推廣輪滑繞樁運動的基礎。 [ Last edited by 大狼 on 2005-3-8 at 15:10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2.25.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