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sky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小行星發現霜 可能解釋地球水分來源 2010.04.29 法新社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00429/19/24r4g.html 據今天發表的兩份重要研究,天文學家首次在小行星上偵測到冰和有機化合物。 這項發現強化了1項理論,就是彗星和小行星在將近40億年前左右撞擊地球,帶來水 和碳基分子,而這兩者是生命的基本要素。 兩組科學家分別利用美國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在夏威夷(Hawaii)的紅外線望遠 鏡設施(InfraredTelescope Facility),發現24 Themis小行星覆蓋著1層薄薄的霜。 24 Themis在火星和木星之間,繞著太陽運行。 長久以來一直有人推測,太陽系成形後,撞擊地球的太空隕石含有結凍的水,不過這 兩份發表於「自然」(Nature)科學雜誌的研究,首次提供確切的證據。 不過仍有許多謎題:在熱到足以將表層冰昇華的小行星上,冰凍的水要如何存在數十 億年? 研究人員解釋,唯一的可能,就是小行星內部的冰緩慢地釋放水蒸氣,持續形成霜層。 換句話說,24 Themis的礦石幾乎可以確定含有超出任何人想像的水分。這個小行星 直徑達200公里。 這些發現也讓岩石小行星和彗星之間的分界變得模糊。過去,岩石小行星被認為和太 陽過於接近,不可能含有水分;而彗星則是幾乎由與小行星相同的物質、冰和塵土組 成。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3.194.194.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