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sky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太空探索/天外彗星 原來是系外訪客 更新日期:2010/07/02 10:09 生活中心/台北報導 過去我總以為彗星來自於遙遠的歐特雲,一路風旅行來到內太陽系。 但根據最新的電腦模擬結果顯示,許多彗星其中不乏赫赫有名者竟來自 更誕生地可能根本是在其他太陽系。包括最有名的海爾波普彗星、哈雷 以及最近曝光率頗高的麥克諾特,當太陽還在初生時期也還和一大群兄 弟姐妹擠塞在它的初生星雲裡時,這些彗星原本可能都是成形於其它恆 星四周圍的,直到後來才被太陽的重力吸引過來。這個新發現,總算解 開了「歐特星雲是如何成形?」以及,「為什麼有那麼多彗星簇擁的塞 擠在那個星雲裡呢?」等「歐特星雲之謎」。 一般看法認為,彗星是形成太陽及其行星的星雲之殘餘物質。因為在觀 察中往往看到,彗星是從四面八方朝向太陽系簇擁而來,天文學家過去 認為彗星的起源就是歐特星雲,歐特星雲是環繞太陽系周圍的一個巨大 的球形物體,在歐特星雲中,有些彗星的旅程超過10萬AU(1AU是太陽 和地球的平均距離),有著環繞太陽運轉的一個巨大的軌道。 現在,一群西南研究學院的研究員正在探討一個問題,到底有多少彗星 可能是從非太陽系恆星而來的?模擬結果似乎暗示著,這種從系外而來 的彗星,數量可能還不少,而且這個模擬結果也能解釋,為什麼來自歐 特雲的彗星數量,比模型原先預估的多出許多。 襁褓時期的太陽和他的兄弟手足之間簡直可說是「相濡以沫」,距離非 常親近,共享許多東西,這也可以從模擬中看得見。儘管目前太陽並沒 有伴星,但一般相信,在新生階段時的太陽,是在一個包含著數百顆恆 星,數量密集的星雲裡成型的。在那段時期中,每個恆星都形成了大量 的小型結晶體(彗星)成為盤狀,行星也是從這個盤中成形。今天所觀 察的大多數彗星受行星成形前的系統重力吸引,吊掛在這些新形成巨大 的行星上,成為星雲中,微小、自由浮動的成員之一。 由於高熱的新興恆星漸漸將氣體吹散,星雲團最後以劇烈方式畫下句點 ,該研究團隊的新模型顯示出,當星雲被吹散的最後,太陽藉由其重力 ,擷取了一大片如雲狀的許多彗星,擷取的過程非常迅速有效率,那片 彗星雲,結果變成好像一鍋大雜燴一樣,其中有許多的物質實際上是來 自咱們家太陽的「兄弟姐妹星」。 研究團隊進一步解釋他們所得的結論是,在歐特星雲中,超過90%的彗星 ,其實源自於自太陽系以外的其他恆星。「歐特星雲形成之謎」已經懸 宕有60年之久,現在答案總算露出曙光。 (文/引用自臺北天文館網路天文館網站,轉載自中研院天文網)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4.36.6.156
liaon98:推~ 07/03 0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