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sky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太空探索/打掉撞地小行星 美科學家:核彈最有效 更新日期:2010/07/07 11:44 大陸新聞中心/綜合報導 美國航太總署(NASA)網站指出,利用核彈打掉一顆正向地球快速飛駛而來的小行星,似 乎只是好萊塢大片裡的故事情節,但是據研究小行星和尋找阻止地球撞擊事件發生方法的 科學家表示,事實上它很可能會成為解決潛在災難性事件的可行性方案。 7月10日,歐洲太空船「羅塞塔」將近距離飛越小行星司琴星(Lutetia),對這個太空岩 石進行仔細觀察。科學家越獲,,而且它還需10到20年才有可能撞上地球,我們也許不會 利用核彈。」在這種情況下,可以選擇利用彈道導彈撞擊小行星,改變它的運行方向。 迪爾伯恩堅持認為,利用強大的核彈炸掉一顆小行星或者把它炸碎,是改變它的方向的最 有效方法。首先,單位質量的核子融合比化學燃料更有效。因此從實用性的角度來說,把 這種能量輸送到深空,進行改變小行星方向的任務,會更容易一些;核爆炸能產生非常強 大的能量,這也使它成為進行這種任務的一個好選擇。 炸掉小行星後,問題並沒結束。粉碎的小行星會產生一個碎片區,擊落這些碎片也非常重 要,因為這樣只會有一小部分碎片穿過地球大氣層。迪爾伯恩制造了模型,用來檢測最有 效改變小行星的運行方向以及用這種方法驅散碎片區所需的能量總數和所需的時間。他發 現,用30萬噸能量對一顆直徑270公尺的小行星持續作用15天,就會成功讓它遠離地球。 除此以外,如果爆炸發生在更遠的太空裡,人們更不用擔憂。莫里森說,如果你打算在距 離地球1.6億公里的地方炸掉小行星,就不會產生這麼多問題。此時雖然會產生更多碎片, 不過在它們靠近地球以前,應該已經都被驅散了。 科學家認為,雖然這種災難性撞擊有可能會發生,但是發生概率很小。莫里森說,我們已 經發現超過90%的這種天體,可以說,在未來幾年不會有什麼可以引發地球大災難。不過, 我們可能必須面臨一百萬顆可以摧毀整座城市的大天體的威脅,還需要更長時間用來尋找 和確定它們的位置。 地面望遠鏡和太空望遠鏡技術的不斷進步,會對科學家研究近地天體和其他潛在危險很有 幫助,但是威脅可能無所不在,因為越小的天體越難跟蹤。現在存在的惟一問題是,人類 必須擁有可以移動大型天體的能量。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00707/17/28tai.html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20.131.1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