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sky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火星南北半球差異頗大,因此在火星早期歷史中,它們到底曾經處在哪種環境中,相關爭 議一直無法解決。根據火星北半球隕石坑的最新觀測資料,科學家認為火星早期很可能整 個星球都相當潮濕,而非先前認為只有北半球才擁有如此的狀況。 歐洲太空總署(ESA)火星特快車(Mars Express)和美國航太總署(NASA)火星勘測軌 道衛星(Mars Reconnaissance)近年觀測在火星南半球高地發現數千個存在黏土礦物的 地點,黏土礦物通常得在潮濕的環境中才能形成,這些含有黏土礦物的岩石年齡或附近地 表的岩石年齡多半高達40億歲左右。然而北半球因火山活動使古老地層被掩埋,因此一直 無法搜尋到類似的礦物。 直到最近,法美聯合的研究小組John Carter等人,才在火星北半球低地一些因被隕石撞 擊而顯露出古老地層的大型隕石坑中發現類似礦物,確定火星北半球在久遠之前應該也處 在潮濕環境中。換言之,40億年前的火星表面全部都被液態水所覆蓋;再晚一點的時期中 ,這種潮濕環境或液態水存在的時間比較短暫,而且變得較偏酸性或含有鹽分。 Carter等人總共檢視了91個火星北半球低地隕坑的光譜資料,其中至少9個隕坑中發現黏 土礦物、類似黏土的片狀矽酸鹽(phyllosilicate)礦物或其他含水矽酸鹽(hydrated silicate)礦物等,這些都是在星球表面或表層以下處在潮濕環境中才能生成的礦物,在 這種潮濕環境下是有利於生命形成的。 其實先前其他觀測中,已在火星北半球平原發現少數幾個隕坑中有片狀矽酸鹽礦物,但面 積都不大,無法據此說明火星北半球也是大範圍的都處在潮濕環境中。 關於為何火星北半球海拔比南半球低很多的現象,現行理論認為是有顆巨大天體撞擊的結 果,所以火星北半球其實是太陽系中最大的隕石坑,同時也抹去了撞擊之前的任何環境遺 跡。至少Carter等人確定火星全球處在潮濕環境是在這個大撞擊之後發生的,或是大撞擊 是在潮濕環境尚未完全結束之前發生的。(文/引用自臺北天文館網路天文館網站) -- 當深夜來臨時,一陣微風吹來,空氣分子的震盪,成了絕響 。 小心!! 有阿宅滲入!! http://www.wretch.cc/blog/qqw5217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20.129.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