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sky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00805/17/2aitq.html 首度亮相 把類星體當宇宙透鏡來用 更新日期:2010/08/05 10:53 生活中心/台北報導 一群瑞士洛桑聯邦理工大學天文物理實驗室(EPFL)的天文學家,最近成功觀測到在地球 和遙遠星系中間,明亮的類星體(quasar)正在對其後方的背景星系產生「重力透鏡」現象 ,這是此類型發現在重力透鏡觀測結果中首度亮相。 宇宙中處處可見重力透鏡現象,極為普遍,這種現象的成因是大質量恆星或星系將經過其 周圍的光束彎曲偏折。如果這個大質量物體所在的位置是在地球和遙遠星系的中間,從遠 方背景處而來、經過該星系周圍而被彎曲的光束,就會變得較明亮、較易於觀測,同時, 也變形得比較厲害。倘若它們排列的位置非常完美,發出光束的遠方星體的形象,還會被 放大。 透鏡現象不僅僅只是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中的一個有趣的結果而已,對天文物理研究領 域而言,不管用它來尋找系外行星、研究恆星、星系、星系團或者類星體(quasar),它 都一樣好用。譬如說,根據該扭曲變形所呈現的特性如何、位於後景方的遙遠物體的圖像 的數目有多少、它們位在天空中的什麼位置…這些都能對於提供前景星系的物質分布情況 帶來相當有價值的資訊,也能根據它而計算出扮演透鏡的該星體物質的總質量、包括暗物 質在內等等。 所謂「類星體」(quasar),它是星系中心超大質量的黑洞,星系一小部分質量在行將遭 黑洞完全吞食前,所放出短暫強光,且亮度極強的一種現象。 目前為止,大約有100個這樣放射出強光的類星體,經由透過位於地球和類星體中間的前 景星系,因透鏡作用而被觀測得到。但洛桑EPFL這次的觀測卻是第一次相反的看到了類星 體從「背景」改換位置為前景,而星系從「前景」改換為背景的情形。如此一來,則有機 會測量到一顆「包含類星體在內」的星系,其質量為多少,這正是該項研究發現最令人感 到有趣之處。 這項成果的取得,必須要感謝的是史隆數位巡天計畫,根據這個計畫的資料庫,天文學家 可以繪製成三維的天空圖,範圍涵蓋超過1/4個天空,數量包括有約一百萬個左右的星系 和12,000個類星體。洛桑實驗室選定了北半球可觀測的23,000個類星體,但結果發現其中 只有4個類星體似乎有著重力透鏡現象。 接下來,他們又選定了其中的一個,再繼續使用位於夏威夷毛納基山上的凱克望遠鏡,對 它進行深入研究。往後幾個月,哈柏太空望遠鏡會特別為這些圖像再傳回一些高畫質的照 片作為資料補充,這樣也就能進一步探索,這顆特別的類星體真實面貌如何。(文/取自 引用自臺北天文館網路天文館網站,轉載自中研院天文所) -- ▁▁ ▕叒嘎▏ ▕木斯▏  ̄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22.38.23
SamLucien:類星體的解釋怎麼跟我知道的不一樣?? 08/07 03:31
Epsilon:樓上要不要說說你知道的解釋是什麼? 08/07 09:30
ccc73123:一般都認為類星體是大質量黑洞阿 一樓知道的是啥? 08/07 13:33
Hermeass:好奇大質量黑洞是怎麼形成的?不斷吸入其他恆星和星雲? 08/07 21:52
ccc73123:http://ppt.cc/W6dD 08/08 03:47
SamLucien:嗯~~目前黑洞說法 不是還算是假說?? 08/09 02:15
ccc73123:可以這麼說 因為沒辦法親眼觀察XD 08/09 03:27
ccc73123:只能用推論和電腦模擬 08/09 03:28
ccc73123:或者是利用黑洞和周遭天體的交互作用來推測 08/09 03:29
SamLucien:嗯嗯~但是記者這樣斷言的報導,會讓不曉得的人...以為 08/09 12:58
Epsilon:您在一樓的推文方式似乎是認為您知道的解飾才是對的,到底 08/09 13:15
Epsilon:是什麼不同的解釋呢?我很好奇呢。 08/09 13:15
evaof31734:這裡就很有趣了 比如說 電子是不是也是一種假說呢 08/10 02:15
evaof31734:因為看不到黑洞 所以就認為是假的? 08/10 02:16
Epsilon:黑洞是不是假的,是可以討論的一件事,要認為黑洞是假的當 08/10 12:26
Epsilon:然也是個人自由,不過一樓那種噓法,似乎是認定他的瞭解才 08/10 12:27
Epsilon:是比黑洞更正確的,我很好奇那到底是什麼?我們不妨先釐清 08/10 12:28
Epsilon:這一點再回頭來討論黑洞。一樓要不要出來面對一下? 08/10 12:28
evaof31734: 一樓要不要出來面對一下? 08/10 1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