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soul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行善布施萬能論」(姑且稱之),指的是認為只要行善、做好事,就 (一定)(快速)可以達到某些目的。 不過,這是個有問題的說法,一是要成就必須因緣具足,很多並不是我們 所想的那麼快,這一世並無法達到,來世到底何時可以也不知道,但是所 講的感應事蹟能讓人「有感」,當然是因為它效果顯著,但是卻也容易給 人"只要做了就可以馬上滿願"的觀念。 第二個問題是由此延伸而來,它會強調某些善行必須去做,所以有限定性 ,「某些善行」當然指的是那些被認為「功德大、殊勝」的行為,由此而 分優劣,而且依照各宗教、宗派的不同,強調的善行也不同,就可能尊己 行而貶低其他。 第三善行與結果間不一定有關連,當然當我們做了某種行為,後來出現某 種結果,認為結果由此行為而來是正常之事,不過真能確證也未必。此點 站在信仰的角度來說可以先不論,但是在個案中,如果以未明瞭因果去論 斷懷疑某善行與結果間的關聯性之人時,同樣的贊同者所認為的的必有關 聯性也同樣會被質疑,因為是否有關連很能確證。 站在「先以欲勾牽,後令入佛智」的觀點來說,當然強調為某些善行所帶 來的益處也無不可,講白一點,以人性來講,有利可圖的事人才比較會想 去做。 但這裡有一個問題,如果做了卻得不到某種結果,那要怎麼處理?當然有 的人或許因緣好、感應快速,越做越有心得,越做越好,那自然也沒什麼 異議,但如果做了卻沒有產生效果,甚至越做越差勒?最普遍的解釋當然 是因緣不具足,不外乎業障深重以及所做不夠。最後,當一個人也誠心、 努力持續做了一段時間,後來越來越不行不想做時,那大概只會得到一句 話「退轉」而已。前面跟你講做了多好多好,要人去做、去付出,做了之 後達不到,後面再跟你說那是你的問題,反正都是自己錯。 如果是當事人能接受嗎?我想很難接受。那又能如何?反正自己的事也只 能自己承擔,那些當初跟你講多好多殊勝的人是沒辦法幫你解決問題,只 會重複講一些大道理的還算好(善意),有的只是用一些道理在利用人而 已。所以,這裡的問題就是「先以欲勾牽」很好做,「後令入佛智」就難 說了。 我接觸佛教大概也十年有了吧。以前曾經一天持咒做功課三、四個小時, 拿稿紙用原子筆抄經,一般所見、想的到的經大概都寫過,也做過一段時 間放生,花了大概2個六位數的錢,其他布施的就不要算了,固定參加法會 ,沒升官也沒發財,沒多健康也沒多平安,越做越差。當然有人說是消業, 或是考驗。講說都沒什麼好點的事是太苛了,我只能說那段時間整體來說 並不好,放生因為後來覺得問題多所以也沒放了,功課多少做一點,布施 也多少做一些,法會沒什麼參加,反而還覺得比較好。這當然也有人會講 是冤親債主障礙,不想讓人修行。個人對自己的狀況大概知道是怎樣,要 說因緣不好也沒錯,只不過光講一些道理不見得符合情況,也實在沒有益 處。 某次去(就一般來說應該是正信)的道場,就個人的狀況請教某法師,他 叫我放生10萬、唸佛100萬遍,放生當下就做了,回來唸佛唸個幾天越唸越 差再去請教,他叫我去找一位據說很厲害的通靈人問...。 某次去(就一般來說應該是正信)的道場,那時固定參加該道場法會也四五 年,因為狀況一直不好,幾次請教法師該如何,法師只答就唸某咒做什麼功 課就好,越唸越差,法會越做越多,後來搞到不行了不想去,也一直感覺被 強迫要唸,要去參加法會,慢慢才比較沒有。 某次去(就一般來說應該是正信)的道場,請教某法師問題。如果一直被別 人害該怎樣?答:就做好一點跟對方化解,如果對方一直不想放手該如何? 答:那是你欠人家的,就算被對方害死也沒辦法。(最好法師可以叫人死了 算了,如果有人在狀況不好下聽到這番話,跑去自殺,那該怎麼算?)( 這是別人問的,而且聽了之後真的打算去,幸好後來被勸阻。) 這也只是我碰過的其中幾個例子而已,拿著佛理去去論斷指責別人、壓迫人 的多了,有的只是要人當乖乖聽話地信徒而已。有的人也只是要賺功德,跟 人講個道理功德大,教人做個善事功德大,但是也只是拿同一套去應付各種 問題,或是拿佛理壓人怪人做的不夠,出了問題又能怎樣,反正是你業障重 ,要不就去怪佛菩薩,我只是照著佛菩薩說的說而已。 個人在情況很不好的時候,不只是怨天尤人而已,甚至怪佛菩薩不保佑,別 人胡搞亂搞的有錢又有權,甚至備受尊崇,自己求個平安不想跟人搞什麼的 ,要被人利用被人害。講佛理又如何?現在有幾個照的做?(情緒起來就這 樣,當然這不太好。)自己狀況不好的時候,誰來都沒用,佛菩薩也幫不上 忙(或許有幫了但還是不怎麼好),也是得自己面對。 如果不去做某些所謂的善行算退轉嗎?我做其他的改變一下方式不行嗎?如 果遇到逆境,都是自己的問題嗎?被別人害是因為欠人家的,所以人家害我 是理所當然?如果我說做某些善行不一定是好事,因為因緣不好的話,反而 可能有不好的結果,不去提倡就是斷人慧命?如果我叫人不要去做一些可能 並不是那麼好的所謂的「善行」,就是讓人退轉?當以不知因果來批評人不 知善行的益處時,自己又怎麼知道確實如此? 個人對自己的情況當然有一定的看法,有的或許不以為然。以個人經驗,所 接觸的並不如表面所見,也不是那麼理所當然。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1.248.68.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