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soul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中國道家丹道的出陰神、出陽神、元神問題以及出靈現象(★註0)之間 的差異,在我綜觀目前市面上可得之中文資料,以王德槐先生闡釋的最好也較 為完整,在此將王德槐先生的看法轉錄出來,而註釋部分為編者所加上,為編 者之個人看法。   編者/Nov,6,2005 ----   以下內容摘自王德槐:《中國仙道之究竟第二集(性命篇)》(★註一) 第一○二頁至一○六頁:   中國人常常好用「出神入化」這句話來形容人們諸如球技、拳藝等已達巔 峰地步。其實「出神入化」也是仙道修行上的用語,而且是兩個不同的境界與 階段。   就少陽功法(★註二)來說,一般大概可以分為一、「煉精化氣」的築基 階段。二、「煉氣化神」的中成階段。三、「煉神還虛」的大成階段。四、「 還虛合道」的上成階段。有些人又在築基之前增加了一個煉己階段,這樣合起 來就有五個階段了。而出陽神則尚在第三階段(編者按語:即「煉氣化神」階 段完畢時),入化境則須至第四階段(編者按語:即「煉神還虛」階段完畢時 ),所以「出神」與「入化」並不是一件事,而是兩件事。   說起「出神」,並不專指「出陽神」,也包括了「出陰神」。什麼叫做「 陽神」?丹經中有許多說法,大家的看法也不甚一致。一般說來,指的是十月 中關期滿,氣盡化為神,然後遷居上院(上丹田),經再鍛再煉,煉盡神中陰 滓,成就一純陽無陰之神,才名之曰「陽神」,至於「陽神」與「元神」有些 人又把他們混淆在一起,到現在還說不清楚,有些書上說,「陽神」是由「元 神」陽化而來的,故稱之為「陽神」,有人說「陽神」與「元神」是兩個不同 的主體,「元神」生而自有,「陽神」則為煉者經過採藥結丹,以所得一點先 天真氣,經十月團煉(懷胎)而來。這種變化過程,可能神仙也說不清楚。但 就丹道理論說,元神不能離開肉體,有謂「氣聚神回謂之生,氣散神離謂之死 」。元神本是一身主宰!如果「陽神」就是「元神」,倘經離開,煉者即告死 亡,肉體一切活動均將全部停止,那末「出陽神」的功夫根本就不該存在了。 而依作者經驗,在「陽神」出竅時,肉體的思維及活動幾完全不受影響,所以 我個人認為「陽神」與「元神」並非一體,陽神也非由「元神」陽化而來,祇 一旦沖舉時,「元神」可附著於「陽神」一起脫殼飛昇而已。   有些人又認為一個人苟能煉成「陽神」,就可以了卻生死,其實這祇是外 行人的猜測之言,祇要這具肉身尚未能全部煉化,即仍難免水、火、刀、兵之 劫,……能出陽神之人亦難免生死之危,所以《老子》有「吾有大患,為吾有 身,若吾無身,吾有何患。」因此還虛一著,在修道人來說比出神更重要。( ★註三)   丹道修行中,除了出陽神外,又有出陰神這麼一件事,《鍾呂傳道集》說 :「形如枯木,心若死灰,神識內守,一志不散,定中以出陰神,乃清靈之鬼 ,非純陽之仙。」「陰神」與「陽神」之不同處,是「陽神」能見人,也能為 人所見,「陰神」雖然見人,但人不能見,不但是人不能見,即煉者本身也不 能見,所以陽神可說是一種氣的物質化,雖說顯隱由心。但對煉者本人來說, 卻是他的身外身。陰神則祇是一股氣,不能以任何物質形態出現,丹書中多認 佛教徒祇修性不修命,最高只能達到出陰神的境界而已。呂祖即曾說:「祇修 祖性不修命,此是修行第一病。」指的就這麼一回事。(★註四)   除了出神外(包括出陽神及出陰神),另有一種叫做「出靈」的境界。出 靈也有二種情形,一種是經過特別修煉而得的,靈體可隨煉者意旨,隨時離開 肉身,而且可無遠弗屆,但靈體與肉體間有一條銀色的帶子連著,如萬一帶子 斷了,靈就不能回來,煉者也就告命終正寢。(★註五)另一種情形,有些人 在睡著或重病或煉功時,會發生靈體自然離開肉體,飄浮在空中的靈體可以看 到自己的軀體以及週圍一切人與物或至千萬里外探視其親友。這當然也是一種 難得的經驗,但與出神完全不同。   因為出神與出靈有這許多講究,一般人難免弄不清楚,在我離開公職前, 曾經有數位同修到我辦公室去看我,向我印證他自己出陽神的情形,我見他頂 門未開,不但陽神難出,甚至連陰神也難出,充其量祇能出靈罷了,卻又不好 直言相告,倒真教我為難。就有關資料看來,能出神,尤其是出陽神也是一件 頗不容易的事,過去仙學大師陳攖寧先生就曾說,他訪道數十年,從未見過一 位能出陽神的修士,這可能也是事實。(★註六)不過仙道界對應否出陽神還 是有很多意見,李道純真人就曾說:「身外有身,未為奇特,虛空粉碎,方露 全真。」認為出陽神不過是修真過程中過渡階段,還須更進一步,修到虛空同 體,凡質盡化,達到聚則成形,散則為氣的地步才算了局。(★註七)而且出 陽神有很多危險,(★註八)最上乘的修行即徹底排除這一步功夫,如金蓋山 派(★註九)及文始派(★註十)功法均認為出陽神祇是神仙功法,而天仙功 法一開始就進入還虛境界,用一步功,還一步虛,澈始澈尾祇須在還虛上做功 夫,一旦水到渠成,自然立證真仙。(★註十一)此外如黃元吉(★註十二) 一派則雖可出神,但主張不宜出神…… ★註0:本文中「出靈」一詞,並非中國道家丹道之名詞,乃為王德槐先生自 創也。在本文中指的是現代神秘學說的瀕死經驗或靈魂出體的現象。 ★註一:王德槐:《中國仙道之究竟第二集(性命篇)》,民國九十三年二月 ,三版,台灣,作者自行出版。 ★註二:少陽派,老子傳王少陽。王傳鐘離權,鐘傳呂純陽。呂祖首傳王重陽 ,由呂洞賓首傳王重陽,開北宗,王重陽再傳其門下,其中有七位弟子大成即 世稱之「全真七子」,全真七子後人又各創其派,而目前以丘處機一脈的龍門 派流傳最廣。呂祖嗣又傳劉海蟾,海蟾傳張紫陽,開南宗。 ★註三:即使當元神隨著陽神沖舉後,仍未究竟,不是以此種生命狀態一面行 善並且繼續修煉,不然就是再次落入輪迴。 ★註四:原文為呂洞賓:《敲爻歌》:「……只修性。不修命。此是修行第一 病。只修祖性不修丹。萬劫陰靈難入聖。……」這段話說出來,相信很多佛教 徒一定非常不認同。由於中國道家的丹道講求「性命雙修」,性功即煉心,命 功即煉身(其實就是煉氣),佛教顯宗的法門大多講求煉心,而不重煉氣,所 以許多中國道家的丹經會有此一言論,然而中國道家丹道上乘的「天仙心法」 幾乎都是講求純性功的,只是一般人較少接觸到這方面的資訊而已。 ★註五:在一些瀕死經驗或西方神秘學書籍中,有提到靈體與肉體之間有許多 銀色的帶子連繫著(有人稱之為「銀線」或「靈子線」)最重要的兩條在眉間 和太陽神經叢附近,瀕臨死亡或靈魂出體的話,只要這兩條銀線還沒斷的話, 還有回魂的可能,一斷的話就活不了(有一些書上是只描寫眉間那一條銀線而 已。) ★註六:事實上出陽神是一件難事。絕大多數的修行者終其一生連「煉精化氣 」階段都無法完成! ★註七:作者說的這一段,就是指要將肉體煉到氣化的程度啦!才能聚則成形 ,散則為氣!本文說的都是形而上境界,一般修道書籍極少談到有關形而上的 情況。 ★註八:中國道家的丹道有關「煉神還虛」階段有不出神及出神兩種功法。不 出神的功法就如本文後面所說的天仙功法。出神功法的危險,以我手頭上的資 料,大致說一下,要調出陽神必須在好天氣時才可讓陽神出殼,就好像守護小 孩子一樣,大霧莫出門,大雨莫行路,不可一時心有懈怠,以免陽神一出不回 ,入於輪迴,則前功盡棄矣!而若行者性功及定力不夠,陽神出去時,而受到 天魔外道之種種景象誘惑,或入於魔道、或轉生六道,不知情之世人還以為其 功成坐化而去呢! ★註九:閔一得為清代著名內丹家。字小艮,道名一得,自號懶雲子,龍門派 第十一代傳人。約於乾隆末年去官歸吳興,隱金蓋山,後主持該山教務,並從 事著述。他隱居金蓋山四十餘年,使龍門派興盛於一時。後人亦稱其為金蓋山 派,其所纂之《古書隱樓藏書》為重要之丹道著作。 ★註十:大道淵於黃帝,而集大成於老子。一傳尹文始,即關尹子。尹傳麻衣 (即李名和),李傳陳希夷,陳傳火龍真人,是為文始派。 ★註十一:《仙學真詮》云:「蓋三關自有為入無為者,漸法也。修上一關兼 下二關者,頓法也。今只須逕做煉神還虛工夫,直到虛極靜篤處,精自化氣, 氣自化神,把柄在手,命由我造。煉神還虛一關,最簡易,最直捷。入道者, 宜細思之。」事實上這類天仙功法,並不是真的跳過煉精化氣和煉氣化神兩個 階段,而是把煉精化氣、煉氣化神及煉神還虛三種工夫一齊做罷了。對初學者 而言,這種直接練入定的功法,並不容易入門。對於修習命功為主的人也會非 常不習慣,由於功法的轉換,對於氣感、景象及心態並無法一時就調適過來。 ★註十二:黃元吉,據載為江西豐城人,在清朝咸豐年間在四川富順設「樂育 堂」講課傳授道學十餘年,由門人整理成《道德經講義》、《樂育堂語錄》、 《道門語要》三書流傳於世。 ※ 編輯: ilanese 來自: 220.136.204.86 (11/06 21:31)
kokora:push 11/06 23:09
fumin:push 11/07 01:09
※ 編輯: ilanese 來自: 61.231.179.60 (11/11 2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