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soul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引述《cowbaying (金牌好人電腦男)》之銘言: : 總覺得文章PO 的很亂 : 不過大概是我沒什麼心想看的關係吧 : 這裡提到:「以自心度他人。」 : 這應該算所謂的客觀與主觀吧 : 而我認為:「所謂的客觀也只是主觀下的客觀。」 : 因為還是用自己覺得客觀的角度來看待事情 : 基本上這是主觀 學生試言,何謂主觀?何謂客觀? 要說主觀,那麼  一切思考、一切造作,無一而非主觀,     cowbaying先生寫cowbaying的文章,示現大眾的本來就是cowbaying的主觀。     Leisuretime3先生寫Leisuretime3的文章,示現的亦是Leisuretime3的主觀。 人,本來就是只能思考『自己』所能思考的東西。  人,本來就是只能理解『自己』所能理解的東西。  人,本來就是只能造作『自己』所能造作的言行舉止。  要說主觀,那麼『一切造作』俱無一而非主觀。  請問cowbaying先生,您能同意嗎?    cowbaying先生同意cowbaying先生所能同意的概念,是cowbaying先生的主觀。   Leisuretime3先生同意Leisuretime3先生所能同意的概念,是Leisuretime3的主觀。  如果cowbaying先生同意這個論點,那麼就會發生一件事情:    眾生無量、眾生無邊,眾生有眾生的主觀,主觀眾生造作眾生的主觀言行舉止。  那麼,眾生之間要如何溝通?如何互相影響? 因此,佛教便是循其根本去做探討, 佛教不是只把焦點聚焦在眾生之間的種種溝通變化,     佛教還著重於探討眾生自己的眾生主觀,並且嘗試尋出一個共通而不變的真理。 因為,在眾生的眾生主觀中,有一個眾生都有的共通主觀,     就是佛說的『究竟』。     就是六祖惠能要說的『無上菩提之自性』、『涅槃』、『極樂』、『見性』         『眾生皆有佛性』、『佛性無二』。 要找出這個『究竟』的方法,就是『佛法』,又因為『究竟』唯一,     所以六祖惠能要說『佛法是不二之法』。  因為佛法本身就是要研究這個眾生共通的主觀,所以佛法是「向個人內心中求的」。    所以,Buddhism這個字在藏語中是譯作:『內觀』,    所以,有很多人都認為佛法不是『佛教』,因為它根本就不像是宗教信仰。    所以,有人會說,最精采的哲學探討、最奧妙的哲學理論、最棒的哲學教科書,       就是佛經中的『華嚴經』。    所以,六祖惠能說:『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離世覓菩提,恰如求兔角。』       『迷心外見,修行覓佛,未悟自性,即是小根;若開悟頓教,不執外修,        但於自心常起正見,煩惱塵勞,常不能染,即是見性。』  至於,什麼叫做『客觀』呢?    既然一切都是主觀,又那裡有所謂的客觀呢?    其實,雖然一切都是主觀,       但是凡夫者,卻未能瞭解這個事實,因為凡夫如你我都是有煩惱的。       因為凡夫有煩惱,所以會不由自主的自困於自己的煩惱痛苦之中, 所以凡夫有「喜歡」,有「討厭」,有七情六欲,有...               而且凡夫會自困於自己的主觀中,以自己的主觀體察別人               便無法真切的體察他人,因為有障礙。    所言『客觀』者,其實是一種「相對性的用詞」,      其真正的關鍵就在於聽話者本身。          如果說話者之說法,能夠使聽話者信服,      或者說,          如果聽話者的主觀內涵、如果聽話者心中所能想到的大部分想法 能夠被說話者幾乎全盤說出、說中、或者大部分都涵蓋到,      或者說,          如果說話者的『主觀心量』能夠比聽話者的『主觀心量』還要寬廣,      那麼,聽話者就會認為那個被說出來的『話』,會是客觀的見解。    佛,無所不知,因為祂能明白、能包容、能理解眾生之千般萬種苦惱痛苦。      無所不能,因為祂具足諸種善巧方便,能解決眾生之諸種苦惱痛苦。    佛,就是「如來」。所以金剛經說:『凡夫者,如來說則非凡夫。』             『如來說,有我者,則非有我,而凡夫之人以為有我。』    所以心密二祖王驤陸上師於其文章:「學佛最初之決定」中就說到:      http://www.siddham.org/yuan4/bookms2b_2.html      「佛教人布施行方便者,皆是造福,而行最大之布施方便,        莫如發廣大心,明自性本體與佛不二,只緣不廣大故。       又莫如發平等心,明一切眾生本體與佛不二,只緣不平等故。       又莫如發大悲心,明心佛眾生同具大悲本德,而我人長此沉淪,                           只緣不大悲故。       經云依於眾生而起大悲,依大悲發菩提心,依菩提心成等正覺。」 學生淺見,供您及版上諸大德參考。 cowbaying先生今天能夠有這個因緣,而想到要分析『主觀』與『客觀』之概念,  足證cowbaying先生是一位與佛有緣之人,這是cowbaying累世累積的福報所致。  也許現在您的因緣尚未具足至開花結果,所以您尚未想要深入如來佛典中,  但是,種子已種下,開花結果只是時間問題。  學生祝福您。 : 其實我蠻討厭佛學的 : 大概是因為都講些我看不懂的話的關係 -- 學生是凡夫,學生有凡夫身,學生走凡夫路,學生具凡夫性,學生受凡夫苦, 但以一心迷於世見起生滅心受輪迴苦,以一心清淨自性而返識真如。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03.66.45.170
lizhg:推~推~推~~好文就是要推啦~ 06/30 23:29
skywingsc:微笑...^^ 06/30 23:35
※ 編輯: Leisuretime3 來自: 203.66.45.170 (07/05 2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