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soul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我還記得前一陣子,在聊天室我有提到有關一些神仙 丹法,元神依附著陽神沖舉,而離開肉體後,維持著這種 「較精細物質」的陽神的這類生命型態,一面再修煉,一 面行「三千功八百果」的善行後,一旦功德圓滿,會接到 天庭的旨意,進而為仙。(我是稱之為「道德雙修」,其 實已有點類似佛教「福慧雙修」的意涵了。) 當時就有人給我「凸槽」說這是「為了成仙,而特意 行善」,所以是一種欲望等等之類的(有點類似「偽善」 的意思。) 我當時解釋說,一來這是我看一些書籍寫的歸納結論 。二來真到那種程度時,這些高人的思維根本和一般人想 的不同了。 你靜坐,不論求健康、求神通、求悟道、求心靈平靜 或求成仙等等,總有一個出發點,不會莫名其妙就跑去靜 坐。當然出發點代表一種心態,這種心態多少也會影響到 靜坐的狀態及結果的。只是靜坐到後來,如果真有進展的 話,你體會到的東西也會不同的,你對靜坐原本的出發點 及想法也會慢慢改變的…… 我是不打高空的,佛教慧能和神秀兩位大師那兩個著 名的偈句: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 埃。」   「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 埃。」 當然慧能大師的前一首偈句,看來意境較高。不過真 要談修行的話,反而神秀大師的後一首偈句,對絕大多數 的人來說,是比較能夠受用的。 我也不知道在談什麼,興緻一來,就寫了這篇了。 ※ 編輯: ilanese 來自: 61.231.182.27 (06/26 02:50)
skywingsc:應隨境界之不同而有異,才不是死訣。推~ 06/26 03:05
skywingsc:在下之前文中有提過會學靜坐是想獲得徹底休息效果而已 06/26 03:08
skywingsc:並沒其它意圖...而效果確實不錯。只是後來發展非預料。 06/26 03:09
※ 編輯: ilanese 來自: 61.231.172.214 (06/26 11:56)
silencej:人云亦云 況,佛云人亂云 這又要怎麼說-.-" 亂世...哎 06/26 15: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