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specialman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轉貼一篇我看到蠻好的文章 由於最近賀元的那家資訊人倒了 我也買不到那本書了:我的電腦探索 哪位版友知道哪裡還找的到啊??? 發信人: [email protected] (William Yeh) 看 板: tw.bbs.comp.language 標 題: [代侯捷先生post] IQ 誠可貴, EQ 價更高 發信站: 交大計中 (Tue Jul 02 02:23:06 1996 GMT) ============================================================================== << IQ 誠可貴 EQ 價更高 >> 侯捷 1996.06.17 [email protected] 本文發表於 RUN!PC 1996/07 ------------------------------------------------------------- 電腦資訊,是一個沒有倫理的領域。「沒有倫理」的意思,就是大家 隨時可能歸零,任何人永遠有機會爬到任何人的頭上。而一切的成功, 不是靠 IQ,是靠 EQ. EQ 這個字眼最近引起大騷動。我是在大約兩個月前與一位讀友見面, 從他口中第一次聽到的。這位朋友是 ENT 執業醫師(ENT 者, ear/nose/throat 是也),他在專業以外的第二素養,以及追求新知 的熱情,著實讓我感動。對於醫界沉痾的剴切直言,更讓執筆無責任 書評的我,有吾道不孤之感,呵呵。會拿起封了八個月的筆,與這位 讀友的一席談實有許多關係。 ◆一根魚刺 葉醫師,我的這位讀友,對我提到最近的三本奇特小書:資訊游俠列傳、 無責任書評2、我的電腦探索,並以一種不勝幽然的口吻說:「看到這些 年紀輕輕的小輩們頭角崢嶸,自己學一個 Visual Basic 卻心力支絀, 實在有莫大的打擊...」。侯捷是這三本書的唯一交集,本應遵循「瓜田 不納履,李下不整冠」之古訓,然而,我亦有一根魚刺鯁在我的喉結裡。 這三本書裡頭,資訊游俠列傳是一個男人對九個男人的探索(別誤會了, 不是情色文學);無責任書評2是一個「讀書懷獨行君子之節」的人的 技術評論與人文關懷,非常私人,十分另類。我的電腦探索則是十個男人 對電腦資訊的深情告白。如果以結婚為分水嶺,劃分男人與男孩,那麼 第三本書其實是「一個男人與九個男孩」對電腦的深情告白。 讓我產生一根魚刺的就是這「我的電腦探索」。 到底,集合了各有殊績的十位作者,完成一本要讓大家「從別人的學習 經驗中學習」的書,是否真能帶給讀者正面的價值?出版的立意當然好, 偏作者群是如此卓爾不群(媒體曾宣稱其中八位智商在 160 以上), 因此,問題的答案雖然是肯定的,卻恐怕...呃...對心智成熟的讀者才 成立。 ◆卓爾不群 首先我要說,我不相信「八位作者智商在 160 以上」這種話,這多半 是媒體哄抬的結果。我之相不相信,或他們之是不是,其實無損任何的 事實,與任何的價值。我只是討厭媒體誇大、不求證、語不驚人死不休 的膚淺作風。該書年輕作者們的確資賦優異,我一邊看他們神奇的學習 過程和他們傲人的過往,一邊汗流浹背,時時得站起來喘口氣,喝杯水。 心靈受的重擊,隱隱有咚咚之響。 但畢竟,我和葉醫師一樣,都已過而立之巔,就要滑向不惑的壘包了, 我們都已在自己的崗位上做了一些成績(至少把家庭照顧好了,也為別人 提供了服務);我們都已經能夠面對自己的平凡,報以一哂,面對別人的 高才,寄以讚嘆。 但是,尚未踏出夠深的腳印以建立自信的年輕人,正準備破塔而出的學子, 你可要當心了。諸位可別因為同儕或更年輕輩的卓越表現,就妄自菲薄 起來。侯捷並不是一個人書房悶久了得了臆想症,我確實從為數不少的 年輕朋友口中,感受到他們因為別人的傑出表現而顯現的心焦氣喪。這個 「別人」不會是前輩(前輩比後輩有成績,應該的嘛),不會是外國人 (比爾蓋茲會給你壓力嗎)。震盪你最劇烈的,就是和你處在相同環境, 接受相同資源,年歲相若的同級生。如果不巧認識他們,你的傷害再加 一等:「我算什麼」的疑雲隨之就浮了上來。 我與葉醫師,都還難免為自己的平庸偶爾黯然,況心高氣盛,正準備鷹揚 萬里之爾等? ◆反求諸己 朋友,讓我說句話,人生的成功,與 IQ(智力商數)沒什麼大關係,與 EQ(Emotional Quotient,情感商數)才有大牽連。率先提出 EQ 這個 名詞的美國行為心理學家丹尼爾.高曼博士是這麼講的:「 可以說,每個人 都具備了兩顆腦、兩顆心與兩種智慧;一個人的成就必須同時取決於兩者」。 我認為,在通往成功的路上,EQ 遠比 IQ 重要太多了。高曼博士在追蹤調查 了一群哈佛大學畢業生之後,對此也有一個結論:「人生的成就至多只有 百分之二十歸功於 IQ,百分之八十在其他因素」。你可以把所謂的其他 因素,都算在 EQ 上頭,包括韌性、彈性、自我反省能力、團隊合作能力、 領導能力、同情心、同理心...。 天才令人豔羨,苦學令人佩服,我曾經在無責任書評中有感而發。經年的 苦學有時候難擋天才的一擊,蘇東坡「文如萬斛泉源,不擇地皆可出」, 怎不讓拿起筆來重逾千鈞的凡夫俗子氣餒?學位唸得愈高,想要在班上 出類拔萃卻怎的愈來愈辛苦?!過去不都是輕輕鬆鬆拿第一?這種經驗我 想很多人有吧。有的人無法開悟,累得別人也遭殃。我有一位台大外文系 的朋友,很傷心對我說,每次期中考就是她難過的日子,因為她那聯考 狀元的電機系男友,字典裡沒有第二名。 其實這種人很可憐的! IQ 攸關與生俱來的能力,EQ 卻可經由努力學習而得。IQ 不如人,你只能 怨上帝,EQ 不如人,你可得怨自己。其理甚明,不必侯捷多言。我的一位 朋友,IQ 甚高,EQ 甚低,兩者之極端均令人難忘。與他親近,常感覺一股 強烈的憤世嫉俗與孤獨高傲。以此人截至目前的一生證諸高曼博士之結論, 絲絲入扣。 前些日子我參加大學同學婚禮。一位綽號冬瓜之同學,同時擁有兩家建設 公司副總經理的頭銜。 另一位十年不相見的同學,華服美眷,乘賓士而來。 我因順道,搭其便車返竹,心中好生感觸。昔日班上課業叱吒風雲的主流 人物,如今多的是「高級人力」,這兩位當初毫不起眼,但成熟內斂令人 記憶猶深之非主流人物,事業成績卻高人一等。坐在賓士 600 車中的我, 眼見主人一派瀟洒地手持大哥大,掌握方向盤,若非心臟夠強,恐怕一夜 難眠。 我告訴美靜(我的妻子)這件事情,她忙不迭地附和她的所見所聞。你我 週遭其實不乏這樣的實例,只是一旦發生在同輩身上,特別令人感受深刻 罷了。當然,絕不是每個人都追求世俗的事業金錢,我不使用「成就」而 用「成績」兩個字來形容我的同學,意在於此。任何事情只要持之以恆做 出成績,對別人作出貢獻,都是一種成功。 ◆平庸是福 電腦資訊,是一個沒有倫理的領域。「沒有倫理」的意思,就是大家隨時 可能歸零。我們土木工程裡頭,尤其是重實務經驗的大地土壤組,有這麼 一句話:我比你早出道三年,我就永遠在你頭上。電腦資訊日新月異,任 何人永遠有機會爬到任何人的頭上。而一切的成功,不是靠 IQ,是靠 EQ。 對於早慧的天才,用看星星的心情去欣賞就好;對於艱辛毅力換來的成就, 要有見賢思齊的決心。 其實,天才有天才的苦惱。我讀到新新聞雜誌報導天才少年唐宗漢的故事, 主角說:「天才知道天才在想什麼」。天才多寂寞啊!在這個庸人世界裡, 天才註定要孤寂。平庸是福,幸甚幸甚。 前天收到一封東海大學讀者的來函,他說:「由於我的努力還不夠,現在的 進展似乎太緩慢了,目前正以您『別人一天工作八小時,我一天工作十六小時』 來自我要求」。這樣的學生,吃苦當作進補,我肯定他的前途絕對光明。 ◆附記一 順便一提,資訊游俠的「游」字,遵循司馬遷之「史記.游俠列傳」 古風。作者賀元考證功力一流。 ◆附記二 如果你有眩暈的毛病(此症好發於電腦族,發作起來天旋地轉), 找省立新竹醫院主治眩暈的葉大偉醫師,準沒錯。聽說他有許多科學園區的 病患。咱電腦族又多了一項職業病。 ◆附記三 我看到不少沉醉技術的朋友們,把 programming 能力視為一等一 的大事,甚至是評量別人與自己的唯一尺規。programming 能力好,趾高氣揚 連走路都生風,嘴下筆下亦不知世間有人。呵呵,侯捷曾經犯過一個錯誤, 以為教授大人們都是老朽(那時我唸大學),現在回想起來,只痛恨自己的 膚淺。千萬記住,programming 只是資訊科學的一個小小範圍。資訊科學嘛, 也只不過是人類一切成就的一個小小範圍而已。 ENJOKENB ENJOKENB ENJOKENB ENJOKENB ENJOKENB ENJOKENB ENJOKENB ENJOKENB ENJOKENB -- 要想身體好灌水不能少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sie.ntu.edu.tw) ◆ From: u97-157.user.giga.net.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