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specialman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報導裡面不是說了 黃書亞對於已經籌備了二個多月的行程突然被打斷感到很難過 但是也打算到其他的地方幫助別人 並沒有「執著於只能幫助那裡的人」啊 總覺得有些推文的回應觀點頗奇怪 我雖然不認識黃家的人 但因為工作的關係對黃書亞的爸爸「黃牧師」卻多少有點聽聞 黃牧師最有名的是「攀岩教會」 早期他在桃園,後來到湖口,都在推動「攀岩教會」 透過攀岩運動,引導中輟的青少年找尋生命的目標 後來他離開教會到內灣,也一直都在從事生態保育、生態教學的工作 而我第一次看到「黃天人」三個字 是在桃園社區營造中心的培訓計畫裡 他被邀請為講師,講題是有關青少年的議題 我雖然沒有這個榮幸認識黃牧師 但這幾年自己都在新竹的社造圈工作,跟桃園社造圈也蠻熟的 經常看到黃牧師的名字出現,也知道他一直都很關注青少年議題 當時我看到這個新聞的第一個反應是「那也要她爸爸媽媽支持她啊!」 因為以前我也一直想做這些事情 但是我父母是標準地一定要好好唸書好好工作的父母 所以我始終都不敢把夢想化為行動 後來看到原來黃書亞是黃牧師的孩子,心裡就想「難怪啊!」 考不考學測真的有那麼重要嗎?今年沒考,明年就不能考了嗎? 幫台灣的孩子還是幫國外的孩子有那麼重要嗎? 台灣固然有很多孩子需要幫忙,但有些落後國家的資源真的比台灣更少更需要關注 而且,就一個孩子的成長歷程而言,有機會跨越國界去幫助其他人 對自己不也是很難得的成長經驗,不也能夠提升她未來的能力嗎? 多唸書可以提升自己的能力,多實踐也可以啊!行萬里路勝讀萬卷書啊! 更何況她還這麼年輕,又不是錯過了這次學測就再也不能唸書 國外也很多年輕人是先暫停幾年的學業去嘗試另一種生活的 我們曾經在海德堡遇到一個很年輕的台灣女孩 她參加國際志工組織到德國服務,遇到她時她已經結束服務準備回台灣 她說她本來是某五專三年級的學生,休學一年出國服務 然後申請了荷蘭還是瑞士的學校,回台灣一個月後就要再到歐洲求學了 而當時跟她在一起的金髮小帥哥則說著流利的中文 他說他是德國人,之前在屏東的某個孤兒院做了一年的志工服務 也學會了流利的中文 而這二個年輕人共同的特色是謙和有禮,而且非常有自信,很討人喜歡 人生,有很多種不同的面貌,誰能說只有某一種是好的? 至少,我覺得十幾歲的小孩能夠有勇氣挑戰自己 有善良的品德願意關懷、幫助別人,都是非常令人敬佩的 我相信這樣的孩子做為一個「人」,並不會輸給任何人的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59.104.234.21
BEF:推推推...... 04/27 22:51
synlinn:推~ 04/27 23:42
windgaia:推^^ 04/28 08:52
kennyluck:我覺得五專三年級跟15歲有很大的差異 04/28 16:06
kascer:很多大學生 活到一把年紀還不是一整天腦殘嘴砲 04/29 17:46
kascer:至少她有那個"心" 比很多只會躲在電腦敘述自己偉大想法的 04/29 17:47
kascer:傢伙好多了 總是把自己的想法灌輸到別人身上 真可悲阿 04/29 17:49
clevergirl:推是推 但是我覺等到高中16~7歲決定會更好 05/21 2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