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specialman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什麼一流三流的我是不會太在意啦 不過裡頭對諾貝爾獎的野心,倒引起我的注目 只不過,通篇文章大多流露出作者所認為的求學之苦 No pains,no gains. 一想到未來的榮耀,便足以麻醉這短暫的鬱悶 來台大旁聽,所著墨的,也不過是遮遮掩掩的自卑心理 而不是享受求知的樂趣 我覺得很奇怪,就自己所看過,天下出版的諾貝爾之路-13位經濟學獎得主的故事 從裡頭感受到的,是一股源源不絕的活力,來自於對知識的熱情 中途的疑惑與困頓,反而是進一步思索,向上的動力 也沒看他們說過,以拿獎,提高競爭力,賺大錢什麼*的為願景 是故這幻想出的(未來)光環足以慰藉當時"悲憤"的心態 (當然其他的勵志書,如十月的天空,也相當精采) 作者這種對人生的詮釋 真的有助於勉勵人勇敢去接受生命中所有困頓嗎? (即使你已經知道,人生是苦樂的永恆循環,只有死亡的當下才算解脫) 還是帶給以後要考研究所的學弟妹一個扭曲的觀念? 我不否認自己或多或少受到尼采在善惡的彼岸一書中 所提到奴隸道德與主人道德的影響 如果有哪位網友看過艾倫.狄波頓寫的哲學的慰藉 也應該可以體會我的疑惑在哪邊 *經濟學界有名的李嘉圖跟凱因斯等人,倒是賺了不少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sie.ntu.edu.tw) ◆ From: 218.166.115.146 ※ 編輯: Redfield 來自: 218.166.115.146 (08/02 11:30)
mersma:推~~深得我心:) 推 140.112.151.68 08/02
bort:推! 推 210.85.130.104 08/02
tingwei:推 推 218.170.53.136 08/02
cipherman:偉人傳記大部分都是修飾過了..... 推 61.230.172.239 08/02
Redfield:那些書與原文同,都是自述 推 218.166.105.39 08/02
stock99:個人有個人幸福成功的定義 不過還是得努力 推 210.68.232.187 08/02
alianplanet:推 推218.170.108.110 08/03
Burton:推! 推202.159.162.143 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