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specialman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引述《dontmind (這學期一定要拼書卷!)》之銘言: 最近在書局讀到這本書(台灣是由高富出版社代理的), 覺得對岸的中國學生已經用功到了某種瘋狂的程度, 看得心理毛毛的,何必拼成這樣呢? 但另一方面,如果有人,甚至是很多人都這樣狂拼, 那麼我們這些台灣學生會不會有被淘汰的危險呢? 【大紀元9月5日訊】陳磊是一位在黑龍江省哈爾濱市頗具知名度的女孩, 高中尚未畢業便以630分的托福成績,被美國著名的學府米德爾伯裡大學錄取, 成為中國東北地區第一位被美國名牌大學以高額全獎學金錄取的高中生。 在美國四年的學習,她同時拿下了計算機科學與經濟學兩個學士學位, 並且分別獲得這兩個學科的最高成績。 大學畢業時,被美國通用電氣公司等六家世界級大公司同時錄用。 她選擇了位於紐約華爾街的全美排名第一的高盛投資銀行, 是該銀行紐約本部當年錄用的惟一一位來自中國大陸的留學生。 由黑龍江少兒出版社2001年6月出版的《闖入華爾街的中國女孩》 是陳磊自撰的成長紀事...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sie.ntu.edu.tw) ◆ From: 140.112.8.141
dreamer2:大陸學生唯一的娛樂和工作就是讀書吧... 推 61.70.99.244 03/24
推了這個文 心中就起了一些想法 從報章雜誌上所得到的印象是 大陸學生唯一的工作和娛樂就是讀書 大陸人口眾多 一胎化之下造成的兢爭結果 就是和過去科舉時代差不多的形式:萬般皆下品 唯有讀書高 既然沒有異於他人的背景 就只有靠讀書才能出頭 才能擺脫現有的社會階級 據說現在美國大學 研究所的全額獎學金 台灣人都沒有份了 因為在成天苦讀之下 兢爭力根本比不上大陸那些成績優秀的學生 生活貧苦 沒有其他娛樂可玩 就只能將一切寄託在書本上面 書中自有黃金屋 書中自有千鍾粟 書中自有顏如玉 過去看到有關大陸學生的書籍 絕大多數也都是報導他們在課業上有多傑出 有多用功的 但是在那樣的環境中 不讀書還有什麼可以做的好事呢? 我實在想不出來... 不久以前 台灣出了一個十三歲就以高分考上台大電機的高材生 這代表了什麼意義呢? 是不是一個資質中上的人 只要他對讀書有興趣 從小到大摒棄一切外務 唯一的心力都放在讀書上面 就可以在較短的時間內獲得非常傑出的成果? 曾聽過一個國文老師對此的評論 一個人的成就 不應該只是單方面的傑出 然後把其他方面都給荒廢掉了 這樣是不是一種變相的揠苗助長? 捨棄其他的一切 只為了能夠以比正常人短的時間內獲得最大的外在成就? 在單一方面有了深度 卻忽略了其他方面的廣度 這樣的小孩子 當他在中年的時候回首過去 回首童年 他是得到了 還是失去了??? 相信大家身旁都有一些跳級過的同學 從某些角度來看 這樣是比同齡學生節省了幾年在求學 可以早一些進入社會中卡位 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 是先離開了無憂無慮的求學生涯 先進入了勾心鬥角的現實社會 哪一個選擇孰優? 就看你是從那個角度來著眼吧... 同樣的 大陸學生的勤學 是否就是在別無其他選擇之下的一種最佳選擇呢? 他們用外在的努力 換得了傑出的成就 但在他們專心讀書的時候 是否又失去了其他機會呢? 當我們羨慕著他們的積極求學 他們是否曾欣羨著我們多采多姿的生活? 朝三暮四 朝四暮三 YOU WIN SOME;YOU LOSE SOME 這是一個頗堪玩味的議題 大家不妨敞開心胸來討論一下吧...:) -- 不是閒人閒不住,真是閒人非等閒。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sie.ntu.edu.tw) ◆ From: 61.70.99.244
PDx:說的好耶 推推推~~~ 推 140.112.244.38 03/24
aaaaaaaaMax:很有道理 況且中國人口是台灣的N倍 推 140.115.20.140 03/24
Petrarca:推,只會讀書而活在象牙塔中是不行的 推 61.230.75.74 03/24
comoros:確定你比人家強再說人家活在象牙塔也不遲 推 134.208.42.104 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