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specialman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引述《Earl (這只是ID)》之銘言: : ※ 引述《shawen (卸任版主)》之銘言: : : 我不是說李遠哲 很多地方我還挺欣賞他的 : 我愈來愈討厭他了, : 拿到諾貝爾就好像超人一樣, : 突然間站台跟教改都是一級棒了呢。 : : 討論串好像已經歪掉了 : : 我整理一下我的意思 : : 我很佩服天才 可是我比較不偏好天才是靠"捧"出來的 : : 如果 我是說如果 : : 我們創造出一個環境 讓有資質的人學習 讓他們發揮長處 : : 讓他們在專長的那方面發揚光大 固然很好 : : 可是 有沒有一些時候 你會發現 也許某部分天才失去一些 基本就該知道的東西 : : 我是指像生活的態度 因為很多東西往往是靠成績可以換的 : : 我功課好 所以學校不敢動我 老師 爸媽拿我沒輒 : : 從小我就被保護的很好 所以我的朋友也不過是我生活的點綴品 : : 習慣性變成一個完全以自我為中心的人... : : 我們需要這樣的天才嗎? 我們要培養這樣的天才嗎? : : 更簡單的說好了 我們需要這樣的朋友嗎??? : : 說實話 在這裡唸書的 以前唸資優班不在少數 : : 可是 就我個人的經驗 那種鉤心鬥角的感覺 : : 老實說比我在普通班更重到讓我覺得很難受 : : 我國中的資優班一千多人收不到20個 : : 大概只有我爸媽沒唸過大學 而且是公務員 : : 可是曾幾何時資優班裡面打招呼的方式變成了 : : "你們家開什麼車" : : "我爸最近讓我去實驗室作PCR" : : 沒錯 他們是資優班的學生 : : 可是這是一個好的現象嗎??? : : 我承認在你面我也見識到一些真的很強的人 : : 可是說真的 我慢慢覺得 真正的天才 不是外在的表現多強烈 : : 重點是他還有一種樸實中的偉大 以及應該要有的人文素養跟關懷 : : 千萬不能以自我為中心 : 我了解的你的意思, : 看這篇報導會讓你產生這種感覺? : 還是你已經對"天才 in Taiwan"下意識地作出這種反應? : 我無意反駁您什麼, : 只不過希望對這則報導能以正常心看待。 : 畢竟台灣需要的不是賣蚵仔麵線的大學生, : 而是能夠在各方面領域上有所長的頂尖人才。 其實我看法也是一樣的 我們的確需要專業的人才來帶領台灣 讓資質好的人真正能找到他的路 但不要讓天才這個東西變成一個包袱 一種廣告 一個失去真正意義的名詞 老實說 交大這麼做 提拔學生當然不在話下 可是 交大這次廣告以及過度的宣染 甚至形成一種話題或噱頭 加上台灣家長對孩子未來成就的期盼 造成的更有可能是一種教育體系以及價值觀上的誤差 這件事現在全國都知道了 說實話增加知名度的 第一當然還是交大 而那30名學生固然風光 但接下來要承受的壓力也自是不再話下 何況 這樣的資優班不館再怎麼說也只是第一屆 實驗性質一定很重 沒有人能保證他們在柏克萊撐不撐的過去 也沒有人保證這種教育法真的好 如果 我是說如果 真的失敗了 那想必也是草草收場不了了之 到時候真正可憐的反而是他們 而交大卻用了他們來打響知名度 讓我對她們學校的做法比較感冒一些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sie.ntu.edu.tw) ◆ From: 218.167.160.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