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specialman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引述《kafka (魯冰花)》之銘言: : : 不必到相當好的程度吧,不過至少要有中產階級的水準, : : 起碼要能供得起每個階段的學費, : : 台大的學生有不少父母是小職員、老師、公務員的, : : 也沒到多有錢的程度,我是覺得家庭環境到某個水準後, : : 接下來就各憑本事了,並不是說學歷就跟家庭環境高度正相關。 : 我也是念台大的 : 家裡有錢的人,班上頂多兩三個 : (就是開兩百萬的車子、家裡有別墅、在美國唸書一年回來三次等) : 但是窮的更多 : 跟一些比較好的朋友聊天,其實有些人家還有房屋貸款要還 : 還有更多人家裡窮,很早就不跟家裡拿錢 : 暑假狂工作,賺生活費,辦助學貸款 : 唉~台大學生也是一般人 記者葉素萍/專題報導 台大經濟系教授駱明慶去年在《經濟論文叢刊》上發表〈誰是台大學生?--- 性別、省籍 和城鄉差異〉研究報告,駱明慶發現,要成為台大學生,與家庭背景有極大的正相關,包括 父母學歷所得及住所區域等。 研究報告指出,57.6%的台大學生來自台北縣市,至於來自苗栗縣、嘉義縣、花蓮縣、新竹 縣、台東縣的比例都低於1%。在台大法學院的學生中,父親是大學畢業生比例高達42.42%,母 親為大學畢業生的比率也高達26.69%,高於一般大學生的17.19%與7.53%。父親是公教人員 的比例為30.67%,母親為公教人員的比例為28.79%,高於一般大學生的9.79%、4.65%。 若以父或母為公務人員便可以領取教育補助費的角度來看,41.69%的台大學生之父或母為公 教人員,其大學學費成本相當低,反觀一般大學生父或母為公務員的比例只有大約一半21.7 3%,而一般人口的比例又約是一般大學生的一半11.50%。對照高比例的公教人員子女,也證 明教育補助費在偏低的公立學校學費下,再次補貼社經背景較好的家庭。 大學教育機會的分配是代間流動的重要機制,駱明慶不斷提醒各界,目前台灣的教育體制, 是一種逆向的所得重分配,它高度補貼背景好、競爭力高的人,窮人要靠念書翻身的機率降 低,這樣的教育政策結果會是拉大貧富差距。 轉自ETTODAY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sie.ntu.edu.tw) ◆ From: 61.230.111.75
altctrldel:感覺上 不太能證明什麼 推 140.112.25.163 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