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specialman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引述《dontmind (這學期一定要拼書卷!)》之銘言: : 資優生如果長久以來都和平庸的人相處,也許會一直有格格不入的情況, : 週遭的人完全不能了解自己的想法,又必須依著大家的進度學習, : 自己做自己的事吧,也許會被同學當作不合群的驕傲者, : 讀書有什麼領悟或是想到了什麼好主意也沒有資質相仿的同學可以切磋, : 這樣對一個年輕的靈魂而言應該是相當寂寞與孤單的吧, : 強迫拖慢自己的腳步去適應同儕,不也是資質上浪費嗎? : 所以,讓相似的人在一起學習,這才是投資報酬率最高的辦法.  到底怎麼界定資優?數學特別強?理化特別強?  體育資優怎麼辦?音樂資優怎麼辦?美術資優怎麼辦?  EQ 資優的呢?我們的教育環境對資優的定義未免太狹隘了吧?  照你這麼說,一個不懂得如何調適自己,無法面對孤獨的資優生,  就算拿幾百面奧林匹亞金牌又有何意義?看過心靈捕手嗎?  他就算當清潔工也能發揮他的天才,問題是他敢不敢面對自己的心理?  我小學在美國唸過兩年,被學校選為數學資優生,  但我仍然和一般同學一起上所有課程,只是老師會對我的數學特別指導;  雖然我的數學不錯,可是當時英文還不太行,又是東方人,  被同學排擠、打籃球被故意撞倒是常有的事,誰管你是什麼資優生,  我卻不認為把我放在一個同質性高的封閉環境是一件投資報酬率高的事情。  後來回台灣繼續唸書,教材完全不一樣,也沒人管你曾經是哪裡的資優生,  一樣要靠自己去重新適應;剛上國中時做了智力測驗,我又被選為資優生,  這次我拒絕了,我參加棒球隊去唸體育班,班上盡是一些體育資優的同學,  有全國拳擊冠軍、也有全國羽球冠軍,可是相對於那些數理資優班,  我們這個全校成績最差的班級是放牛中的放牛,學校鳥都懶得鳥,  還不是要靠自己平衡心理,各自尋求升學之路。  我是班上極少數考上公立高中的,沒有體育班,又回到正常班級,  可是我還是參加了校隊,班上同學晚自習的時候我在練球,  也沒覺得我們這些校隊的應該算作體育資優併在一班才不孤獨寂寞,  才有人可以切磋。  資優教育應該存在,資優生應該培養,  但資優教育的形式是否一定要照目前的班級編制?  我一直覺得不去資優班是對的,我們應該不需要那麼多訓練有素的狗,  但我們卻需要懂得自我訓練的人,以及幫助他們自我訓練的機制。 --       吾焚菸繼晷。抽以繼送。鼓色而歌。淫ㄕ而樂。國考何力於我哉       逍遙法外 maillist.to/seiku       有草堪哈直須哈,莫待無草空哈死       西區老二 ntupoet.idv.tw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13.248.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