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specialman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http://www.businessweekly.com.tw/webarticle.php?id=22757&p=1 烽火大亨 本篇文章摘自:商業周刊第 970 期 作者:呂國禎 王任生奉行的真理是,不要相信命運,「我相信,路是人走出來的!」 一個13歲的流亡學生,曾經身無分文乞討過日,今天卻已坐擁4戶帝寶、2座香港豪宅,身 價超過百億元,因為一場戰亂,讓王任生剔透人性、深耕人脈,獲致成功與財富。 === 全世界在位最久的君主——泰皇蒲美隆登基六十週年慶的前夕,全球有二十五國使節飛抵 曼谷,參加盛典,從日本天皇、荷蘭女皇、西班牙國王……五十萬人準備湧入皇家廣場, 希望一睹泰皇風采。二十五艘的皇家船隊、二千名海軍組成的海上遊行擺開陣仗。 這天,今年六月八日的早晨七點半,曼谷的一處寺廟,誦經聲不絕於耳,一場喪禮正跨越 疆界的與北京同步舉行。主祭者大陸河南省統戰部長曹維新,在泰國遙祭母親。 正準備參加泰皇登基六十年慶典的他,沒想到母親在他公出之際,驟逝北京。陪他同去的 台商王任生在緊急時刻,動員資源,在泰國尋覓寺廟,仿照北京追思會現場的布置,為他 跨國辦母喪。 一個商人的關鍵時刻出手,讓一位統戰部長忠孝兩全。這是生意人的人脈智慧。 河南王傳奇 聖誕燈串霸王,人脈深入兩岸和泰國 王任生,全球聖誕燈串製造霸王(編按:本刊於八八五期報導燈泡富翁揚星公司潘家兄弟 ,揚星是買賣第一、東裕是製造第一)。全美國有三分之一的聖誕燈串由他的東裕電器所 製造,年營業額超過一億一千萬美元。他也在大陸內地跨業經營百貨與零售業,旗下有四 家百貨、十家大賣場與十二家便利商店。 他有剔透人性的智慧,在泰國,動用資源幫河南省統戰部長跨國辦母喪;他有人脈,讓河 南省長打電話給鐵道部,派火車支援出貨。有人稱這位來自台灣的商人:「河南王」。 「河南王」,沒有如台塑王永慶、力霸王又曾等企業家的高知名度。但是,擁有百億元身 價的他,做生意從不向銀行貸款;不僅如此,他更是檯面上人物——王又曾的中華銀行創 辦人之一、曾是旅菲華僑鄭周敏的債主、也是前十信理事主席蔡辰洲的親家。 他一出手買房子,就是在台北最貴的帝寶買下四戶,其中最大一戶價值超過新台幣三億元 。他在香港梅島一號豪宅擁有兩戶,鄰居是高盛證券亞洲區副董事長宋學仁、「澳門賭王 」何鴻燊。 他還擁有河南省商業地段菁華土地十一萬坪與四十萬坪的建築物,光是十一萬坪土地就足 足可以蓋十二座台北一○一大樓,全部價值逾新台幣百億元,而且沒向銀行貸過一分錢。 王任生的財富來得傳奇,但並不僥倖。曾經,他是地主之子,後來變成乞丐流亡台灣…… 國共內戰前,王任生出身於洛陽的地主家庭、書香門第,有長工與佃農負責耕地,還請 了四個管家管理土地與家務。王任生父親曾辦過學校、家族中有兩個伯父還從政當過河南 省的縣長。 地主之子的命運,在民國三十七年,十三歲那年被戰爭撕裂。 那一年,戰火延燒到河南省,王任生家族的土地被充公。他永遠忘不了那年被血染紅的夏 天,戰爭下,屍橫遍野,開封城內的湖水都被染成腥紅。六月二十五日,是一個原本他不 會特別記得的日子,後來卻是改變他一生的日子。 這天早晨,鄭州守城門的軍隊原是解放軍,一日之內,又被國民軍變天。戰情多變,王父 擔憂在洛陽的家人,想趕回去接他們,於是連夜出城將王任生先寄放鄭州育幼院。小小的 王任生,怎麼也沒料到,這是他與父親的最後一面。 地主之子亂世求生 學得剔透人性,淬煉出商場性格 戰火很快再蔓延到鄭州,待在育幼院四個月的王任生始終盼不到父親。共軍攻陷前,王任 生跟著難民逃出城,這時他的父親正在回鄭州接王任生的路上,父子在茫茫的逃難潮中錯 失了。此生,再沒機會見面。 這年的冬天,特別刺骨,孤伶伶的王任生跟著大批難民與國軍,沿著隴海鐵路往東移。有 一天,他神情恍惚的行經一段鐵橋,橋下河流湍急。突然間,一個難民踩空墜入河底,一 聲淒厲的尖叫,沒入河水聲中,再無聲息。他赫然被嚇醒,一個生命消失了,但人潮冷漠 的繼續前移,沒人有餘力去救他。 一剎那,王任生真正的感受到何謂生死:「亂世平民,不如螻蟻。」他的生命賤如螻蟻, 那一刻,即便消失了,也無人聞問。 一個十三歲的小孩,一段橫跨半個中國、長達一年三個月的逃難。在遍地烽火,到處絕糧 中,王任生掙扎的活下去。白天忍飢趕路,夜裡偷挖田裡花生與蘿蔔,或者乞討殘食。 逃難與乞討,讓他剔透人性,他知道什麼姿態最能讓人感動,能要到食物,爭取到生存。 憑此,他在亂世中弄到一張,只有軍眷才有的船票,渡海來台。 亂世求生中,他學到:路是人走出來的、機會是自己掙出來,他不相信命定。這間接淬煉 出王任生日後的商場性格:一,強烈的脫貧動機,不妥協於挫折;二,深透人性,緊抓機 會;三,高度的風險意識,不舉債經營。 孤兒來到孤島,王任生在高雄上了岸。太陽毒辣辣的高掛,是王任生的台灣第一印象。隨 即而來是餓得走不動,王任生希望不再乞討,要找回尊嚴,唯一值錢的是陪伴他度過寒冬 的棉襖,於是拿出與小販交換。 小販說,台灣天氣炎熱根本用不上這麼厚重的冬衣,又嫌王任生的棉襖油漬斑斑,隨便給 了王任生一根香蕉。母親一針一線縫製的棉襖,是他僅有的財產,只換得一根香蕉,這就 是尊嚴的代價,生活的殘酷。 王任生的悲慘在這裡有了轉機。他投靠一位在台東師範學院當校長的河南同鄉,因而進入 師範體系就讀。不少流亡學生也都聚集於此,包括知名的柴松林教授。 不願再吃苦,放棄升校長機會 請調繁華台北,尋求機會 十七歲後,王任生學以致用成為小學老師。不過,他一直在找出路。民國五十一年,他曾 經有機會在宜蘭的一所偏遠小 學當校長。當時,宜蘭蘇澳士敏國校成立分校,調王任生 去擔任分校主任負責籌備,升任分校校長的機會攤在眼前。 有一天,本校的校長請王任生到家裡吃飯,那一幕到四十四年後的今天,王任生都還清楚 記得。飯桌上,校長因為家裡小孩多,不太能分配到肉可以吃,只能吃辣椒。 王任生很震驚的想著,人生奮鬥許久,拚到校長一職,結果連吃塊肉都不易。他對記者回 憶這段往事時,很激動、揚起手說,他可不想逃難逃了大半個中國,好不容易到台灣,還 要一輩子吃辣椒。 死亡、飢餓、貧窮,長久絆住這個流亡學生。大時代裡的悲劇,狠狠剝奪走他所有的一切 ,一點餘地都沒給他。十三歲開始,他就學會,手要努力往上攫住任何能上爬的標的物。 所以,他不眷戀在偏遠地區當校長,積極請調到繁華的台北當老師。台北,有補習的業外 收入,還有無數的機會。果然,在台北,他碰到人生的貴人,一個學生家長、讓他棄教轉 商的蔡實鼎。 小學老師何其多,後來白手起家而能擁有百億身價的,大概只有王任生。而王任生與同輩 ,最大的不同在於:在肉與辣椒之間,看得出自己的前程;在眾多學生家長間,分辨出該 如何差別對待。 四年前,《商業周刊》曾以「人脈存摺」為題,引述哈佛大學對人際能力與成就關係的研 究。他們針對貝爾實驗室頂尖研究員做調查發現,被大家認同的傑出人才,專業能力往往 不是重點。關鍵在於,「頂尖人才會採用不同的人際策略,這些人會多花時間與那些關鍵 時刻有幫助的人,培養良好關係,在面對問題或危機時便容易化險為夷。」 那期報導,一位台灣專業經理人描述自己結交人脈的心態:「每見到一個人,我心中就會 啟動一個系統,像CPU(中央處理器)一樣開始運算,知道這個人應該放在哪個地方,跟哪 些人未來會有交集,要如何讓他發生作用。」 上述研究與描述,恰巧輝映出蔡實鼎眼中的王任生。 做事有計畫,刻意結交學生家長 展現企圖心,接手東裕電器自行創業 六月十八日,美國時間早上八點半,我們打電話給已移民美國舊金山的蔡實鼎。曾經擔任 三十年台灣區裝飾燈泡燈串輸出業同業公會理事長的他,回憶起當年,王任生擔任他兒子 的小學老師的情況。 每逢週末,王任生多會以家庭訪問的方式到蔡家進行課後輔導。看在蔡實鼎眼中,王任生 教學勤快。不只如此,當時蔡家位於松山的工廠,經常受淹水之苦。王任生只要一聽說蔡 家淹水,不等蔡實鼎開口,就自己提著水桶到蔡家幫忙掃水。 後來,蔡家聖誕燈飾工廠缺廠長,蔡實鼎的老婆想起王任生。仔細考慮之後,蔡實鼎發現 王任生是個有計畫的人,一步一步的從宜蘭轉學校到台北蓬萊國小,又透過關係到古亭國 小。蔡實鼎明白王任生對他別有用心,但經營事業就需要這樣的企圖心。 對王任生而言,沒有路的地方,都能闢出大道,更何況近在咫尺的大老闆,怎會挖不通一 條人脈的溝渠?寫下多部口述歷史的中研院近代史研究員陳存恭,完成王任生的口述故事 時,就是以「路是人走出來」為書名。這也是王任生信仰的人生真理。 機會來了,王任生毅然放棄十三年教職,轉入商界。他說:「當老師要從一個月二萬變四 萬很難,但從商有機會從一個月兩萬變成一小時兩萬,人生必須要看以後能夠得到什麼, 絕不能被眼前的小利所羈絆!」 創業初期,三年無生意可接 景氣回溫不哄抬價格,終能稱霸 在蔡家工廠待了六年後,老東家想將工廠區結束,轉型到房地產業。此時,一家原由日本 人經營的東裕電器||聖誕燈飾工廠也要讓售,在老東家的鼓勵下,王任生自立門戶,創 業。這是民國六十二年,他三十八歲。 對於一個十三歲就歷經戰亂的人,最殘酷的淘汰遊戲(輸了,就出局,就是死亡)都過關 了,事業的困難、產業的夕陽,相對都能應付。因此,儘管創業初期,他受中東戰爭波及 ,無生意可接達三年。 但三年後,多數工廠已經停擺,市場重燃生機時,聖誕燈串奇貨可居。翻盤了,他不貪, 不驕矜。當時場景是燈串不斷漲價,一日三市,美國買家捧著現金站在台灣聖誕燈廠老闆 面前,站著等這些老闆打完麻將簽定供貨合約。 這時王任生告訴這些買主,東裕一次價,絕不哄抬。訂單蜂擁而至,三年下來,王任生雖 然少賺三百萬美元,換算當時匯率約新台幣一億一千四百萬元,當時國父紀念館的土地一 坪不過才三萬八千元,三百萬美元足足可以買三千坪的土地。但是他贏得商譽,奠定日後 能成為世界燈串霸王的信任。 王任生進入聖誕燈串產業時,當年台灣聖誕燈串業者超過三百家,是一個過度競爭的環境 。要在這很成熟,甚至步入夕陽的產業中勝出,並不容易,尤其初期他的規模遠比不上同 業。 但王任生在十三年後,民國七十五年,翻身成為聖誕燈串製造霸王,總外銷金額二千萬美 元,占台灣總輸出的三分之一,占美國的三成。這與他深透商場間敵退我進、敵進我退之 道有關。 當市場出現嚴重衰退,競爭就自然會減少,所以越是不景氣越是需要投資,逆勢投資一塊 錢可以產生五塊錢甚至十塊錢的效果。「打正規戰,東裕電器永遠沒辦法超越前兩大,亞 洲與毫光,唯有最不好的時候投資,才能夠勝出!」 王任生說,景氣大壞時,他就已經布局景氣好,當半成品乏人問津,大舉購進塑膠半成品 屯貨,一口氣買進五年的用量。景氣一轉好,東裕的成本就遠低於同業。東裕一邊拒絕漲 價,一邊大幅擴充產能,終於在台灣勝出,乃至全球。 不斷轉移生產基地 放大影響力,哪裡都能做到第一 民國七十六年,新台幣匯率與工資不斷上漲,王任生移轉生產基地,第一步到泰國。當時 美國對於泰國出口的聖誕燈串是採取免關稅的優惠,王任生成為台灣第一個外移泰國的聖 誕燈串工廠。 這一外移讓王任生成為泰國出口第一名廠商,外銷金額六千萬美元,獲得泰國政府頒獎, 並且建立泰國政治界的影響力,泰國也取代台灣成為全世界最大的聖誕燈串生產基地。 不斷移轉事業版圖,王任生跑在趨勢之前,也因此賺到大錢。 當初投資泰國廠,土地每萊(泰國土地單位,約四百五十坪)僅五十五萬泰銖,王任生決 定遷廠大陸時,一萊已漲到八百萬泰銖,上漲十四倍。處分這塊地,讓他賺了新台幣上億 元。 移轉生產基地的第二步:回洛陽老家投資。 洛陽是十三朝古都,歷史上第一個王朝夏朝便是在這裡定都,河洛文化發源於此。不過, 現在已沒落。在人捨我取的策略中,王任生回老家,以鄭州與洛陽為中心攤開河南布局。 民國八十年之後,台商一窩蜂到東南沿海,唯獨王任生到河南省設廠,所有原料從台灣或 沿海買進運輸到內陸加工,成品又要運輸到深圳出口,人工便宜,但運輸成本攀高。 儘管如此,王任生還是認為有策略布局的價值,他後來成為當時河南省最有影響力的台商 。反之,如到東莞、上海、昆山,他拿出的四千萬美元投資只能排到百強,影響力遠不及 河南。所以王任生遇到緊急出口問題,還曾經動用當時省長李長春親自撥電話要鐵道部派 火車支援出貨,王任生找對位置放大自己的影響力。 沒做過一天百貨 靠官員撐腰拿下百貨零售執照 王任生深耕內陸的策略奏效,可從三件事看出: 其一,極為不易的拿下大陸百貨零售業執照。一九九七年,當時中國大陸審核百貨零售執 照,台商包括遠東、來來、新光等業者都去申請,最後竟由沒做過百貨的王任生勝出。 原因是,一,河南省官員全面力挺,替王任生到北京爭取執照;二,沒有外資百貨願意到 河南,唯有王任生願意到河南,因為他是河南創匯第一。 拿下這張執照後,王任生才能由獲利見骨的聖誕燈串製造業,轉型到百貨零售業。四年前 ,王任生投資新台幣五十億元,大舉展開丹尼斯百貨擴張。今年,他估計這部分的營收有 新台幣一百億元。 六月份,我們的採訪行腳,從台北拉到深圳,再抵鄭州機場。遇到計程車司機,問他知道 丹尼斯百貨怎麼走嗎?計程車司機會很不客氣的說,別開玩笑,我是鄭州人怎麼會不知道 丹尼斯在哪裡?王任生的丹尼斯百貨,已成為鄭州與洛陽的地標。 其二,兩年前,台塑集團創辦人王永慶進軍洛陽接手鄭周敏中亞飯店時,王任生就是扮演 河南省投資領航者。 其三,鄭州正在推行新市區計畫,其中扮演最重要角色的是王任生,二○○八年前,他將 興建長達一公里半的商店街,相當於台北一○一到信義新光三越百貨,是鄭州新市區最菁 華的地帶,屆時事業版圖將更上一層樓。 艱苦磨鍊,改變一生 我相信,路是人走出來的! 今天的王任生,不但是全球聖誕燈串霸王,更跨入百貨業,被稱為「河南王」。他不再流 亡、不再乞討,但節儉成習,他的大兒子東裕電器總經理王武卿說他父親,雖然是百貨公 司董事長,但不知道怎麼花錢:「連百貨公司一樓專櫃品牌,一個也不認識!」他手上戴 著A.Lange& Sohne名表,是大兒子送的。 問王任生:「這是什麼表?價值多少?」他低頭看了一下,無法回答,他不知道這是一只 百萬名表。顯然,這對他而言,不頂重要。他只在乎,他百貨公司的貨品是否比競爭者便 宜,成本壓得夠不夠低。 「人無艱苦過,難賺世間財!」是前經濟部中小企業處副處長陳明璋對王任生的評語。在 英國與美國,有這類的調查與研究。 「戰爭就是磨鍊,」歷史學家麥克洛夫(David McCullough)記錄美國總統杜魯門成長經 歷,曾下此註腳。他提到杜魯門參加第一次世界大戰經歷,讓杜魯門在生命攸關的時刻, 磨鍊出勇氣,改變他的一生,進而成為國家的領導人。 如果說王任生有何遺憾,應該是回洛陽投資時,父母親已經去逝。為了紀念父親,他以父 親之名在故里辦了一所中學,到現在,每年還固定殺一百頭豬給村民過年。 若問王任生,此生最驕傲的事是什麼?他會說,由一個走過遍地烽火的十三歲小孩,倖存 下來,成為老師、橫 跨兩岸三地的企業家。倖存者奉行的真理是,不要相信命運,「我 相信,路是人走出來的!」 ※ 編輯: dontmind 來自: 140.112.229.118 (08/16 17:39)
mmurdoc:最殘酷的淘汰遊戲(輸了,就出局,就是死亡) 08/18 0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