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specialman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21歲 出國20次 生活是連串的築夢…… 記者王大同∕專訪  當一個人的生活離不開旅行,或可稱之為旅行「中毒」;離 不開旅行當中看過的種種場景,大概就是「中毒很深」。台灣 大學地理系、旅遊家社的劉冠廷,就是一個外人看來中毒很深 的人。但是,劉冠廷中毒的症狀倒不壞,似乎自助旅行經驗已 經為他建構一套別於同儕的世界觀、獨立自主與周密的思慮。 儘管高中以前仍擺脫不了升學競爭,現年廿一歲、出國二十次 、周遊四十國的劉冠廷形容自己的生活,是一連串的「夢想、 理想、回想循環的過程」,再加上交錯的亂想與幻想,歐遊自 助旅行是建構他目前種種想法的基礎。比如說現在,他正活在 夢想與回想之間,夢想暑假即將來臨的斯堪地那維亞之旅,也 回想寒假時的里斯本印象。 對他來說,準備旅行是構築夢想的開始、開始旅行是理想的實 現;而回到台灣後生活周遭的事物,小如杯墊上的世界地圖, 大如市區交通,一幕幕異國風情回到腦海時,對台灣種種現象 ,他又喜歡胡亂想一些歐洲模式來比較與套用;或者在腦海沙 盤推演自助旅行種種可能遇到的情況,感覺有趣極了。 旅行的好處之一,是「幫助你思考在台灣不會思考的事」。一 個台幣四百元的漢堡,讓他思索許多不同文化價值觀的問題; 在法蘭克福機場獨自在「非歐聯國家」牌下佇立久候,看著一 個個金髮碧眼的人迅速通關,亂七八糟卻生氣蓬勃、人親土親 的台灣總特別令人懷念。 有一次在漢默菲斯(Hammerfest),劉冠廷想圖個輕鬆,隨性 將行李丟在超市旁,然後到處逛。回程發現背包不見了,一問 之下原來超市老闆以為是炸彈,把它報警處理了。台灣人或許 會直斥荒謬,但遠在北極圈附近的世界,讓他對事情的觀感, 多出很多面向。 走了很多國家,每當回到人親土親的台灣,許多想法開始在腦 海迴旋。例如走出中正機場,看到那麼多各種標示雜亂的汽車 來來往往,他想,一個不懂中文的外國人,應該怎麼順利到達 目的地?為了驗證自己的想法,劉冠廷與好友結伴台灣環島自 助旅行,用英文與人溝通,讓旅館員工以為是日本遊客,果然 發現台灣對不懂中文的人而言,其旅遊的可親程度差了許多。 旅行找伴很重要,喜歡自助旅行的人多半都有自己想看的東西 ,劉冠廷堅持要性向接近的人,否則到巴黎玩,別人忙著看絢 麗花都的亮麗外表,他則跑去觀察下水道,而且一看就是一整 天,大概沒人會受得了。 他很在意目前秉持的旅遊哲學--隨遇而安,讓自己的行程充滿 驚喜。為了找到與自己的旅遊哲學相符的人,他甚至有設計性 向問卷的想法,提出諸如喜不喜歡徒步旅行、喜歡哪一種人文 景觀等問題,找一個喜愛探險,讓行程充滿驚奇,卻又因先前 已有充分準備而能掌握局面的旅行者。 旅行就是探險,其收獲往往遠非行前對動輒十多萬的金錢考量 所能比擬。劉冠廷建議所有想自助旅行的同學:用心準備,用 心去玩,回國之後就是精心的收藏。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2.8.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