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specialman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http://magazines.sina.com.tw/businessweekly/contents/821/821-002_1.html   文●李采洪    畫家郭振昌畫室裡,一幅麻布為底的真人大小畫像才剛完成, 畫中人物穿著運動服、頭綁布條、雙手抱胸, 畫像四周還黏綴早期台灣重要出口產品之一─塑膠珠飾。 畫布上這個帶著一股草根氣息和自信的人,是去年農民上街頭抗議的帶頭人物, 也是郭振昌正在創作的「現代羅漢」系列人物創作之一。   郭振昌預計花兩年時間,完成十八個不同的典型人物。 單是這十八個人物,就得花掉他兩年時間「白天動筆、晚上亂想,我的腦袋一直在動。」 郭振昌每天下午一點半到畫室,一直到晚上十點鐘才離開, 工作時間規律得有點像上班族。 事實上,四十一歲以前,他就是上班族,是台灣最大印刷公司─秋雨印刷總經理, 四十一歲之後,他卻成為職業畫家。 執著   一度考取醫學院,兩年後轉念美術 四十一歲轉彎成為一名畫家,對郭振昌而言,不只是圓人生的夢,更是在重圓他最初的 夢想。 因為他從國小就立志當畫家,民國五十九年就曾經不顧家人反對,考上文化美術系, 只不過現實拉扯,讓他在中年時才真正付諸實現。 「當畫家容易,當職業畫家很難!職業畫家要靠畫養活自己,要面對市場,如果不能賣 畫,對不起畫廊,也對不起自己。」 因為很難,所以,和郭振昌同屆的同學們,為了謀生, 不是進廣告公司工作,就是到學校當美術老師、教授, 在紅塵中打滾久了,職業畫家夢想就在現實中一點一滴幻滅。 本來郭振昌也一樣,他先到廣告公司工作,接著進秋雨印刷,不同 的是,他在登上職場高峰後,決定放下總經理頭銜回頭當職業畫家。 郭振昌從小想當畫家,也因此掀起無數次家庭革命。民國五○年代,會畫畫代表以後要 餓肚子。 明星學校學生爭相考醫學院,郭振昌念彰化中學時,班上五十五個同學,有四十人 考上醫學院,這些同學中,包括如今心臟科權威魏崢。 郭振昌也在父親期待下念了醫科, 但兩年後,他還是順著自己的夢想和興趣,報考文化美術系。 美術系畢業後,工作兩年,他獲得芝加哥藝術學院入學許可, 不過一學期高達一萬美元的學費 (當時新台幣兌美元匯率高達四十元,一萬美元等於新台幣四十萬元,可以在台北買 二間房子), 要實現夢想難如上青天,郭振昌勉強籌到台幣二十五萬元,連第一學期的學費都沒湊足。 折衝 沒有錢實現夢想,只好重回職場   沒有錢實現夢想,只好到廣告公司做企畫設計,到三十歲時存了一點積蓄之後,郭振昌 試著當職業畫家,但這個夢想只維持半年。 「那時(民國七十年代初期)一個上班族月薪才三、四千元, 但一支廣告顏料就要一百五十元到四百元,一個月薪水只夠買十支廣告顏料。」 也就是說,要當畫家,一個月光是顏料、畫布和畫板,就得花掉五千元, 比一般上班族一個月的薪水還要多。 半年過去了,郭振昌一張畫都沒賣出去,很快就無以為繼,他用剩餘的 錢買了兩大包樺樹奶粉,再扣除一個月分量的饅頭錢, 吃饅頭配牛奶撐了一個月,體重瘦到只剩五十二公斤。   這次經驗讓郭振昌「夢醒」十年,為了謀生,他重回廣告公司上班。 三十二歲那年,他進秋雨印刷,從企畫業務經理一路升到總經理。 郭振昌在秋雨印刷期間,正是秋雨成長起飛期,年營收從七千萬元, 到一九九○年郭振昌離開時,已有四億元規模(編按:去年秋雨營收十五億元)。   事實上,郭振昌也從工作中發現自己的親和力及業務能力,但他並不覺得特別高興, 每天的交際應酬,無法讓他感受到動人的生命力,反而是假日在家裡畫畫最充實。 他心底也一直隱藏想當畫家的聲音,三十九歲,他覺得當職業畫家的時間到了, 向公司表達辭意,此時公司業務仍快速成長,一時間無法抽身, 不過,這聲音到四十一歲時越來越清晰,「我問自己,你不好好當畫家到底要幹什麼!」   決定辭職那天,他和往常一樣穿西裝打領帶到公司上班,但內心已起了很大變化, 郭振昌走到辦公室附近一座高架橋旁,想到從此以後,他的人生就要轉彎, 眼看著可以圓夢,四十一歲的大男人突然坐在橋邊哭了起來。 「我不是不喜歡我的工作,但是,更喜歡當畫家, 如果不當畫家,以前何必一直反抗(指反抗父親要他學醫)?」 回想起這個中年轉折,郭振昌兩手摀住臉來回磨了幾遍,似乎回到當時百感交集的心情。 賭注   放下事業與經濟,投身零和遊戲 「會做生意的人很多,少我一個沒什麼差別,但是,畫家很少。」 郭振昌先買了五十坪的畫室,民國八十年元旦,他不再是秋雨印刷總經理的第一天, 走進畫室開始畫畫……。   四十一歲,事業有成,經濟無虞,此時轉行當職業畫家,看起來似乎沒什麼了不起。 事實上不然,「轉換環境是個大冒險,很多人不想這樣的風險。」 經營畫廊二十年、接觸過無數畫家的大未來畫廊負責人林天民說: 「畫家像個大賭徒,為了實現自己的理想,付出不可能再重來的歲月,這是零和遊戲。」 職業畫家要成名,至少得二十年,歲月一過,想後悔已來不及。   郭振昌比較幸運的是,成為職業畫家後第一年就賣出畫,而且很快就建立收藏群。 過去的工作人脈讓他仍時常有機會和企業老闆品紅酒、聊時事。 秋雨的工作經驗,讓郭振昌的畫更能反映社會面象。 林天民覺得,郭振昌成功的將過去的社會歷練轉換成創作能量,是職業 畫家較少見的。   從總經理成為職業畫家的前三、四個月,郭振昌和畫框廠、畫具商互動時, 言談舉止還會不經意間像總經理,「趕快做!」「那有什麼做不出來的?」 等命令屬下的習慣性語彙往往不加思索就脫口而出,忘了對方只是框廠, 不是他的屬下。過去那個管理四百個員工、每天決定二、三十件公事的郭振昌, 現在每天在畫室只能管理自己,他為自己訂下每天到畫室「上班」的時間。 每當聽企業界朋友聊起賺錢經,心裡也會有些失落感:「如果我還在商場 ,一樣可以做得很好!」話雖這麼說,「畫家」郭振昌還是很快樂的。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sie.ntu.edu.tw) ◆ From: 140.112.8.109 ※ 編輯: dontmind 來自: 140.112.8.109 (08/21 1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