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specialman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敬字如敬賢 他上街撿字紙90年 【記者溫筆良/屏東縣報導】 九十八歲的屏東縣民陳進興,每天出門撿字紙,選舉期間光是撿候選人的文宣一天就撿上 四、五大袋。他說,從小長輩教導要敬賢習文,看到有字的紙隨意亂扔踩在腳下,很不忍 ,撿起來集中燒掉,是對聖賢的尊敬。他說,祇要他能行動,就不停止撿字紙。 前段時間大街小巷的地上都是選舉文宣,候選人拚命發,選民隨手就扔,好幾天都是一天 就撿回四、五袋的字紙。「撿多少算多少,看著有字的紙被丟在地上,若不撿起來,好像 做了虧心事,連晚上都睡得不安穩。」 「撿了快九十年囉!」陳進興說,孩提時,祖父告訴他先民來台開墾生活艱苦,想要念書 習文難如登天,能上學堂念四書五經是很幸運的,教他要敬賢習文,印有文字的紙不能亂 扔,腳踩字紙是對聖賢不敬,應該集中起來燒掉,以示對先賢的尊敬。 他說,從六、七歲念私塾開始,就養成隨手撿字紙的習慣,幾十年來沒有中斷過,每天背 著自製的網袋出門,撿回來的字紙先放在家裡,等差不多數量後集中燒掉。寺廟的金爐、 海邊、果園空曠地,都是處理字紙的地方。 前年他蹲在窄巷裡撿字紙時,後面的車子沒注意到有人,擦撞過去,幸而無大礙,家人擔 心安全,勸陳進興別再撿了;街坊鄰居也說時代不同了,字紙滿天飛,撿也撿不完,乾脆 交給清潔隊處理。 但陳進興相當堅持,祇要能行動的一天,就不停止撿字紙,他說,不管時代怎麼變,敬賢 習文永遠不會錯。 【2005/12/07 聯合報】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5/3048815.shtml 敬聖   —典型在今昔 取材自〈德育古鑑〉 編輯室整理 對聖賢書如對神明   張九成,字子韶,四十歲的時候到郡學遊學。常常一個人鎮日關在閣樓裡,住在他隔 壁的遊學生看他整天不出門,就悄悄地從門縫裡窺看他在做什麼,結果看到張九成對著聖 賢書坐得端端正正,好像和神明在一起,後來他考到進士第一名,成為當代的名臣大儒。 惜字紙   王曾是宋朝名相,封號沂公。他的父親只要看到有字的紙掉落在地,一定會撿起來, 而且用香草煮水洗過後再去燒毀。有一個夜裡,他夢見孔子拍他的背說:「你是這麼的敬 重我的字紙,而且不曾懈怠,只可惜你年事已高,不可能還有成就,但是我會叫曾參生到 你家,顯揚你的家風。」後來果然生了一個兒子,因此取名曾。王曾長大後考上狀元,而 且成了宋朝有名的宰相。 戲謔聖像變癡人   宋朝淳祐年間,江西南昌的孔廟傾倒了。知縣長李純仁在縣南方重新蓋一座孔廟,準 備把孔子聖像搬到新廟,但是十多個人都抬不動。一個讀書人在旁邊開玩笑的說:「簡直 是一個重泥(雙關語:與「仲尼」同音)人。」縣長聽了表情嚴肅的責備他,讀書人惶恐 的離開了。到了夜裡,那個讀書人被陰司的人追到官府,跟他說:「你竟敢輕慢侮辱孔夫 子,決定打二十杖。」醒了以後,像一個愚笨的人,從此不識一個字。 已獲得同意轉載 http://bwmc.org.tw/Tvo/tvo_122_3/tvo_122_3_06.htm 按語:   中國古代的主流思想都是以生命成長為主軸,故凡能引發生命成長的宗教、聖像,乃 至字、紙、書本都要尊重,因為古代書寫的內容都是成聖成賢之道,可以使生命得到提升 ,所以古人非常恭敬書本。現代知識太發達,書報雜誌印刷太多,但是書寫內容能幫助人 心靈成長的比例不高,使得現代人對文字不太重視,這是古今差異之處。雖然目前有助我 們成長提升的文字不多,但我們還是要有恭敬的態度,因為人類各種文明的發展,若不靠 這些文字,經驗無法累積與傳遞,文明也就無從發展、進步。   學習的態度會影響學習效果,心越謙下,對所學的越敬重,自然學得越好。張九成獨 處時斂膝危坐,對著儒家經典就像對著神明般恭敬,這代表他內心一種莊嚴神聖的態度, 對所學的東西有一種仰望,因仰望而產生崇敬。因為他受用到所學習的內涵對他生命產生 改變的效果,故不由得對它產生一種崇敬的心。   過去當學校新學期發教科書,我們都會很珍惜、慎重地加上書套包好摺好,內心有一 種莊嚴神聖的感覺,想要認真學習的心由此產生。現代因為印刷方便,書本容易取得,因 此小孩把書本隨意亂丟,反正丟了再買一本就有;有的人甚至把書本帶進廁所閱讀,這樣 的學習態度很輕忽,輕忽就不容易學得好。對書本文字的恭敬,古人很重視從外在身、口 、行為先做,再慢慢內化為自己的生命,發自內心產生恭敬。王曾之父看到掉在地上的字 紙就用香湯洗乾淨燒掉,現代人也許覺得他很迂腐,但是他長期從身口去實踐,對聖賢書 就容易產生恭敬心。   因為恭敬字紙,王曾之父夢見孔子對他說:「汝何敬重吾字紙之勤耶!恨汝老矣,無 可成就,當令曾參來生汝家,顯大門戶。」果真生下王曾,成為狀元宰相。或許有人會認 為此與論語中「子不語怪力亂神」相違,其實中國人講的「天」,認為它是有意志的,是 公理、正義,是宇宙真理的化身,所以敬畏「天」就是敬畏宇宙真理,向真理邁進。一般 人講怪力亂神對生命提升毫無好處,只當作趣談,產生很多恐懼,卻沒有任何意義,所以 孔子不談,不與鬼神打交道,是不去諂媚祂,並不是否定祂的存在。   有一種人是媚於鬼神,祈求鬼神賜給他福祿,但行為卻不去改善,這不是中國人傳統 的價值觀念。中國人的觀念是我恭敬鬼神,不讓我的行為稍有懈怠,不敢做任何不正的事 情,這才是恭敬真正的意思。王曾之父內心仰望崇敬聖賢,想效學聖賢的心很強盛,古代 字紙大多記載聖賢學問,所以他恭敬字紙,白天認真做,到了晚上,才會夢見孔子說他這 麼恭敬字紙,將派曾參投胎光耀門楣。因為王父內心所求在聖賢之道,心中存有聖賢,存 有仰望的目標,內心向上的動力就強,日有所思,自然夜裡夢見聖賢。如果一個人朝朝暮 暮想要富貴,可能夢見財神爺,就不會夢見孔子了。   敬聖是內心有一種莊重向善向上的精進心,態度是莊嚴慎重的,就像張九成面對聖賢 經典,有如面對神明那樣地恭敬莊重。現在有很多觀念似是而非,老師與學生互動,老師 需耍各種手段遷就學生,讓學生喜歡;學生來學習也把自己當成是購買產品的顧客,要求 老師要「顧客至上」,會覺得麻辣老師的教法迎合學生胃口是正確的,一旦不符合,就不 想學。此時要學習的人,內心有煩惱、不清淨,學習態度會偏差,不知要修改自己學習的 心態,卻要求別人配合他這種煩惱、不清淨的心,別人也就無法用尊重嚴謹的態度教他。   用這種方式教物質方面的知識是可以的,但若教心靈的內涵,學生是沒辦法學得好。 如果現代的教育忽略這種觀念的釐清,甚至成為社會風氣時,會讓以後心靈的內涵沒辦法 教,乃至從教育系統中逐漸消失掉。因為聖賢的智慧是無法用嬉笑怒罵、輕浮不莊重的態 度來學習的。 要學習心靈的內涵,學習聖賢的智慧,學習人的心態必須想辦法調整。在 現實條件中現代人無法以古人的作法來恭敬字紙,雖然作法可以變通,但內心的恭敬態度 卻不容忽視的,因為──學問是從恭敬中求來的。 已獲得同意轉載 http://bwmc.org.tw/Tfr/tfr_47_48/tfr_47_48_03.htm -- 及時行孝--北京某著名雜誌的一個攝影記者所做的flash作品 http://www.ntnu.edu.tw/dsa/activity/2003new/mamailoveu.swf 希望我們都能及時行孝.....而不要等到失去了才開始後悔.....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68.209.7 ※ 編輯: Jack0 來自: 218.168.209.7 (12/07 09:52) Jack0:轉錄至看板 study 12/07 09:53 Jack0:轉錄至看板 graduate 12/07 09:53 Jack0:轉錄至看板 Transfer 12/07 09:53 Jack0:轉錄至看板 share 12/07 09:54
RedCarRet:可是我聽說撿紙是一種奴化的教育手段耶,因為文字在以前 12/07 13:08
RedCarRet:是有錢人或貴族才能學習的,撿紙是故意讓一般不識字的人, 12/07 13:09
RedCarRet:養成尊敬讀書人的"好"習慣的方式 12/07 13:11
cabessa:雖說如此,但我認為"敬重字書"是端正心性的好方法~ 12/07 13:31
scores:撿紙方便是烤蕃薯啦 12/07 14:08
windgaia:感動... 12/07 21:46
db:垃圾文章、奴化思想 (非對原PO不敬) 12/07 22:35
windgaia:君子尊德性而道問學,敬賢習文是心性格局的展現,並非奴性~ 12/07 22:52
suii:那是屏東客家人的習俗 字紙要用敬字亭燒掉 與奴化何干 12/08 01:23
suii:聽同學父親說 也不准坐在有字的物品上 跟奴不奴化差多了 12/08 01:25
HornyDragon:大師好 12/08 03:24
caecum:爛+無聊 12/08 11:42
RungTai:請問色情書刊如何處理、尊敬? 12/08 13:11
deadly:陳進興耶 12/08 15:51
esabear:推他的毅力 12/08 19:40
Zrst:可以賣給資源回收阿XD 幹麻燒掉 12/08 21:28
perfect:大師說的好!推一個 仲尼 12/09 02:26
wumimeow:注音文火星文就不用撿啦 12/09 11:40
enigmawei:大師連上逼都抱著做報告的心XD 12/11 13:21
Jack0:哈哈哈哈哈哈哈 12/11 19:39
evilochen:草山春暉的阿公也是這樣教子孫的唷~ 12/13 20:02
cursedsoul:所以姓名學都騙人的嘛... 12/17 16:28
sosso:好文!推推~也推樓上!草山春暉的阿公的話也小小的影響了我 12/28 0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