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specialman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http://www.gvm.com.tw/theme/inpage_cover.asp?ser=12421 25歲時休耕找方向 台大法律系吳懿婷在阿根廷,發現做農夫的決心 作者:陳建豪 攝影:吳懿婷提供 2006.10 /上班族新生活運動 「導師們彼此較勁班上的成績,學生只是考試機器;飛舞的鞭子,驅趕著我考上大家 心中的第一志願,但我知道,我只是虛度了七年,」從明星學校北一女、台大法律系畢業 ,1978年出生的吳懿婷卻苦笑著說,從國中開始,她的生活僅是以考試為中心,讓她一度 以為,人的價值,是以考試的分數決定。 「數學沒考滿分,就要排隊接受鞭打,錯一題打一下,」回首求學時曾因接觸搖滾樂 的狂喜,使得分數往下掉,於是飛舞的鞭子就立刻往她的大腿上降落,常被打得淤青,吳 懿婷說,自己是貨真價實的「慘綠少年」。 念完不曉得為何而讀的第一志願台大法律系後,吳懿婷只有一個念頭,要離開這塊土 地與人群,出國看不同的世界。 至於去往何處?吳懿婷回憶,當時的她一心只想到世界盡頭,去一個最遙遠的地方, 於是選了一個她最不熟悉的地區:南美洲。 到世界盡頭,拿「不主流」的勇氣 「我覺得南美像是世界地圖上,被遺落的一角,我想去看看她,」吳懿婷的理由很直 接又夢幻。 不願再跟家裡伸手拿錢,要憑自己的力量圓夢,吳懿婷接下出版社的翻譯工作,而為 了早日賺足旅費,吳懿婷也把自己的產能逼到最緊,10個月翻譯三本原文書,進帳40萬。 2003年5月,吳懿婷的夢想在中正機場起飛,而本來計畫只去100天的行程,也因為太 渴望自由,世界太大,使得旅程大幅延長為365天,雖然家人略有微詞,但卻擋不住她的 興奮。 整整一年裡,吳懿婷遊歷智利、阿根廷、秘魯、玻利維亞、巴西諸國。這趟浪遊過程 ,讓吳懿婷看到生命中的第一場雪、攀登火山、來到年降雨量零的阿塔卡瑪沙漠、騎單車 穿越亞馬遜雨林;在僅10公尺遠的距離,觀看南極露脊鯨魚。 而除了自然景觀之外,吳懿婷也感受到與台灣截然不同的人文風俗。例如第一次被智 利人親吻臉頰時,嚇得大叫後退;在阿根廷大口吃披薩時,才發現門外有不少的小女孩, 正伸手跟他們要食物;見識玻利維亞一處曾經因工安、傳染病等問題,而葬送800萬名奴 工性命的銀礦場。 「我彷彿進入一個五顏六色的大染缸,在那裡,每個人的顏色都很漂亮,」吳懿婷在 細數完她的回憶之後表示,在台灣,每個人的生活都很同質,似乎深怕與主流不同,但是 當她看到外面更大的世界,有這麼多的不同之後,她也就更勇於去選擇一個,跟絕大多數 台灣人不同的生活。 阿根廷之夜,徹底甩掉茫然感 就在阿根廷友人家中的短暫生活,讓吳懿婷下定決心,要從事有機農業的發展。 「友人的房子,就蓋在溪邊,而上面一點的小瀑布,就是他們的浴室,」吳懿婷笑著 回憶,友人的農地雖然不大,卻種滿高麗菜、茄子、辣椒和各式瓜類,他們也採集蜂蜜、 自製桃子等果醬。 晚上,吳懿婷就看著友人,利用下午撿拾來的木柴生火,並隨意拔起草地裡的野菇、 農地裡的作物,做成義大利麵醬料,搭配手桿的麵條,就成了渾然天成的美食。 嘴中吃著美食,吳懿婷卻突然發覺,自己以前雖然也有在野地生活的經驗,但卻是背 著滿滿的加工食物、瓦斯、帳棚、睡袋的「接近」大自然。但是阿根廷人,卻是真正的生 活在土地上,他們的生命,與土地緊密依存。 「當下我就決定,我要在台灣,過這樣的生活,從事有機農業;回國後,我甚至再前 往紐西蘭兩次、澳洲一次,就是要學習有機農業,」吳懿婷進一步補充,去紐西蘭、澳洲 學習,看似花很多錢,但其實不然,因為她其實是在農場打工,利用勞力換取食宿,同時 學得有機農業的實戰經驗。 雖然在大學畢業前,吳懿婷都是茫茫然跟著師長的鞭子前進,不曉得自己喜歡什麼, 但拋下主流一年後,吳懿婷在南美找到了自己可以一輩子投入的方向。 「現在最氣的就是,沒有早一點進行這一趟南美之旅,不然也不用白讀法律四年,」 一邊攻讀有機農業的基本知識,並回鍋出版業,計畫存錢買地的吳懿婷說笑著說,愈早找 到方向,就能愈早往自己心中的第一志願出發。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66.147.74
shoxx:沒錯 真的要找到心中的第一志願 人生會更有意義 10/16 08:09
adeeps:可是 書讀了 眼界才會不同 若他高中就這樣出去 10/16 10:03
adeeps:他會有這樣的思維嗎?? 10/16 10:03
EasyIsBeauty:推樓上 10/16 10:22
nocture:我比較懷疑他這個熱情可以持續多久.... 10/16 10:25
Lawegg:慘綠少年這詞不能這樣用吧............... 10/16 10:34
jeff3ku:慘綠少年應該是跟吳小姐高中制服顏色有雙關 10/16 10:43
pkp:如果沒人逼她念書的話,應該就不會有這篇文了,而會多一個平凡 10/16 10:51
Rehnquist:如果她沒唸書打好底子 他會翻譯嗎?? 10/16 12:26
Lgsun:嗯 她蠻有想法的 我國中和國小同學 10/16 13:13
CL4:怎麼酸的人那麼多阿..有幾個人選系是真的選對自己興趣的= =+ 10/16 13:29
CL4:她又沒說讀書不好 可是她的工作 興趣 都跟法律無關吧.. 10/16 13:30
NinUranus:嘿呀~她只說她大學讀錯系而已 10/16 13:46
xclass:嗯,國外孩子的沒有這種逼迫教育體系,眼界還是廣. 10/16 14:38
xclass:所以重點應該是環境吧. 10/16 14:39
xclass:逼迫唸書其實真的不是個好教育體系,只是我們的社會不逼迫 10/16 14:39
xclass:孩子會有不安全感,外國很注重個人興趣發展,有所不同. 10/16 14:40
xclass:各有優缺,外國自由的環境我相信才是啟發她的東西. 10/16 14:41
BeebeeQ:那個...慘綠少年是風度翩翩英姿勃發的少年耶 囧" 10/16 22:24
BeebeeQ:要凹制服色玩雙關 框慘字 比較有效果... 10/16 22:25
mmurdoc:有人讀農推,法律卻志不在此禍害千年,有人返樸歸真回歸自然 10/16 23:16
anbr:我也覺得他應該過幾年就會後悔耶 10/17 01:15
tib72826:找到自己喜歡作的事為什麼會後悔??難道要作了幾10年不喜 10/17 04:14
tib72826:歡的事,再來怨嘆自己沒有去作喜歡的事嗎! 10/17 04:15
tib72826:行屍走肉的活著 才會令人後悔吧!! 10/17 04:17
soundeffect:推!人生不要有後悔 10/17 10:38
senza:沒有讀台大法律,尤其是法律,很難相信高中生可以有這樣的 10/17 21:40
senza:獨立自主思維。覺得那四年是浪費實在是很幼稚。 10/17 21:41
senza:在台大的四年可以非常的多采多姿,但是她只有痛苦, 10/17 21:41
senza:台大資源那麼多,竟然也沒去探索到自己想要的。非得出國流浪 10/17 21:42
senza:如果只是這樣也沒什麼不好,到最後竟然否定自己的前半生 10/17 21:42
senza:我並不覺得這樣的思緒是值得效法的。 10/17 21:42
senza:還有,台大法律系的老師可不會給學生任何鞭子。 10/17 21:43
senza:那些老師才是國內少見的心胸寬闊又見識廣博的學者。 10/17 21:43
senza:我不是法律系的,但是實在是看了就有氣。認真了......= = 10/17 21:43
senza:說中學教育是逼迫式教育我信,台大法律可從來不是這樣的環境 10/17 21:44
senza:對了,北一也不是這樣的環境。她念的是台灣的北么嗎?= = 10/17 21:45
senza:國中被逼著走就算了,高中大學也只重視成績,要怪只能怪自己 10/17 21:47
Lgum:站在第101層 說著早知就直接蓋第101層 不要地基"這種話 10/17 22:04
senza:她覺得浪費,我反而覺得她浪費了國家與台灣社會資源。 10/17 23:33
senza:台大有農學院,資源是少見的豐富。她把握了嗎? 10/17 23:36
Rehnquist:沒錯 能上台大享受一切資源 還在那邊抱怨 10/18 13:17
Rehnquist:南部的學生 高中時學習資源嚴重不足 能上台大等學校嗎 10/18 13:18
Rehnquist:是她自己不知足吧..... 10/18 13:21
SkyIllusionn:樓上有政治魔人… 10/18 14:15
harlanhoo:每每回顧人生,多少都有自己覺得走錯的路 10/18 14:49
harlanhoo:她只是覺得自己想做得跟以前學得差很多而已 10/18 14:50
harlanhoo:有什麼好鞭的 10/18 14:51
carlos0711:她也是唸了很多書..才有辦法10個月翻譯3本原文書@@ 10/18 16:23
senza:她把一切歸因在環境與老師身上,本來就該罵。 10/18 22:39
senza:若說自己光陰虛度沒有早一點瞭解志向就算了。 10/18 22:39
senza:但是她沒有反省自己過去幾年的渾渾噩噩,反而怪師長? 10/18 22:40
senza:以考試為重心應該只是國中的事情,誰說高中大學應該如此? 10/18 22:41
ck901372:一堆奇怪的人 10/19 01:52
Journa1ist:10個月翻譯3本原文書................... 10/19 21:36
perhot999:...樓上的人真的很奇怪... 10/19 21:49
ferrarirossa:另有他因太多了! 一個女孩不是記者可以塑造的! 10/20 00:01
ferrarirossa:真的認識她 了解她後 再去評斷 再者 人各有志 10/20 00:01
afresh72:一個月翻譯三本原文書的能力不一定要在老師的鞭打下才會 10/20 01:40
afresh72:有吧!他沒有反對學習呀,而是不喜歡台灣逼迫式的教育, 10/20 01:41
afresh72:有時推得人只能往前走,只能對著分數看,尤其大學選填志쐠 10/20 01:41
afresh72:願時多數人也只能照著分數排下來,確實會讓某些人發展很ꠠ 10/20 01:42
afresh72:受限呀!如果愛迪生生在台灣大概一輩子都被淘汰出局唷... 10/20 01:42
afresh72:因為他沒辦法在考卷上填上老師想要的答案,但離開學校自ꔠ 10/20 01:43
afresh72:由學習以後,誰說成效和思維眼界「一定」比鞭打逼出來的긠 10/20 01:44
afresh72:的差?雖然那不見得適合每個人,但我覺得台灣真的需要改 10/20 01:44
afresh72:變成一個讓人有更多選擇的環境,會更好。 10/20 01:45
senza:什麼時候北一女跟台大是逼迫教育? 10/20 11:04
senza:我在這兩間學校唸書總共加起來十多年,從沒被逼迫過。 10/20 11:04
senza:到了一定的年歲還只注重成績,那是自己的問題。 10/20 11:08
senza:台大的選擇環境是全國最多的,裡面什麼學院都有。 10/20 11:09
senza:如果真心想要探詢自己的可能,這個環境並沒有對不起她。 10/20 11:09
senza:你去問一百個北一女與台大的學生,看有沒有五十個說人生是由 10/20 11:10
senza:成績決定。虛度這七年是自己造成的,牽拖什麼大環境沒有意義 10/20 11:11
Reisa:推文怎麼那麼多....無聊的人.... 10/20 22:35
beautybonnie:推文那麼多 是因為小綠綠台大都跳出來捍衛了 10/21 00:48
Finarfin:有些人的態度很奇怪...至少人家是自己選擇至這麼做的.. 10/21 18:54
jboys75:這是"新聞"是記者寫的 大家別太認真在上面的詞句 10/22 02:05
jboys75:還有阿 法律系是在徐州路 農業那方面是在校本部 如果兩者 10/22 02:06
jboys75:都要兼顧 大概也不是說說這麼容易吧~ 這就是人蔘阿~ 10/22 02:07
KernelMatrix:想問那些酸的人一個問題 當你擁有傲人的學歷光環時 10/22 08:57
KernelMatrix:你有放棄一切從零開始的勇氣嗎 10/22 09:00
KernelMatrix:就算失敗又如何 至少路是自己選的 走的理直氣壯 10/22 09:01
KernelMatrix:人因夢想而偉大 如果你是因為興趣驅使而讀了你有興趣 10/22 09:03
KernelMatrix:的科系 那恭喜你 但如果你只是因為時勢所趨而選了就 10/22 09:04
KernelMatrix:讀的科系 我想這些人沒資格去作評論 畢竟每個人追求 10/22 09:05
KernelMatrix:的目標不一樣 別把你自己的價值觀套到別人身上 10/22 09:07
KernelMatrix:成功的定義 不是 有錢 有勢而已 有些只是求能活得自 10/22 09:08
KernelMatrix:在快樂 10/22 09:10
KernelMatrix:最後 台灣的教育體制使然 使得絕大多數的人 並不知道 10/22 09:11
KernelMatrix:大學的相關科系 到底在讀哪些東西 很多人都是讀了才 10/22 09:13
KernelMatrix:知道原來是怎麼一回事 吳小姐後悔讀錯科系 有錯嗎 10/22 09:16
KernelMatrix:況且這篇重點根本不在台大 北一女這兩間學校 不知道 10/22 09:34
KernelMatrix:護校是在護什麼的 一間學校不同老師 教育的方式就不 10/22 09:36
KernelMatrix:同 何必拘泥於此 為護校而反 先不論是否撰寫人渲染 10/22 09:40
KernelMatrix:文中壓根沒提到 吳小姐說台大 北一女不好 =_=" 10/22 09:43
Finarfin:樓上說的好 10/23 08:28
vcsue:推樓樓上 10/28 23:43
sea4504:推樓樓樓上 11/07 10:12
buc:那些酸的人應該可以用"雁鵲焉知鴻鵠之志"來形容吧 11/16 14:10
SPEman:可是做農夫用鴻鵠來比喻好像怪怪的... XD 11/18 21:51
handkerchief:提醒一句 這篇文章有些句子純粹是記者的潤飾 11/19 2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