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specialman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http://tinyurl.com/e9w8e 有提升也沉淪 爭議李遠哲 第一家庭陷入貪腐危機, 不少人開始要總統大選挺扁的李遠哲道歉負責, 對他的抨擊甚至延伸到他的教改、人口、能源政策。 一九九四年,帶著台灣諾貝爾獎第一人的光環,李遠哲回到台灣, 回顧十二年間,他為台灣社會貢獻了什麼? 文/李雪莉【更多精采內容請看七月號《天下》】 《天下雜誌》封面 一個炎熱的夜晚,中研院網球場亮起了燈。球友們輪番上陣,裡頭,一位七十歲的選手興 沖沖對球友說,「你打後面,我打前面,我搶球的功力還不錯。」一個半小時過去了,這 位選手拚了老命似的打球,對手祭來再刁鑽的角球、吊小球,他眉頭不皺網前截擊、直直 往球衝去。 他還記得出門前妻子的叮嚀,「你年紀大了,輸球沒關係,不要拚老命。」但他總回以, 「輸球沒關係,勝敗兵家常事,但老命還是要拚!」 展現強有力意志的,不是別人,而是中研院長李遠哲。他的人生哲學就是一個「拚」字。 一九九四年一月,台灣諾貝爾獎第一人的李遠哲回到台灣,十二年一轉眼過去了。 無奈成民憤宣洩對象這十二年來,李遠哲除了臉上多了些斑點,外表沒什麼太大的改變。 手上一只舊錶、穿了十幾年的深色西裝褲、肩頭揹著環保背袋, 全身最值錢的物品只有上衣口袋裡一那支萬寶龍鋼筆。 但十二年的台灣經驗已磨損了李遠哲,他明顯沒有往日的意氣風發。在陳水扁家庭陷入貪 腐危機,不少人開始要總統大選挺扁的李遠哲道歉;各大媒體對他的抨擊甚至延伸到他的 教改、人口、能源政策。《民生報》指失敗的教改幾乎摧毀了台灣教育的根基;張系國也 在《中國時報》的人間副刊上,指李遠哲的能源政策是「十年核東,十年核西」。 辦公室裡,許久未整理的桌面,公文堆高得遮住他的臉,思緒如同散著一桌的書冊顯得雜 亂。李遠哲被迫耳不聰目不明,因為,「有時他們胡說八道,我就要趕快寫個聲明稿,但 最近很壞的是,他們不理,不登,」李遠哲索性,「有時候也就不看了。」此刻,愈來愈 多人談到李遠哲,都帶著情緒;八卦媒體甚至把他當成獵物。 「還有人在查我是不是A了錢、看我是不是有女朋友,」語氣中聽出無奈與委屈。中研院 院士、澄社創社社長,也是心理學家的楊國樞嘆道,「李遠哲已成為人民情緒移轉的目標 。」他認為,社會對當道太不滿,民憤無處宣洩,於是找個強有力的目標下手,對象,就 是李遠哲。 「為了他,我得罪很多親友,我說他是好人,但有人不諒解我,」曾任中研院副院長的楊 國樞說。人生末後一著,極是緊要。但十月中旬即將自中研院院長卸任的李遠哲,卻帶著 爭議淡出。 李遠哲十二年間為台灣社會貢獻了什麼?紛至沓來的情緒與民憤,對他是否公平?活力改 造中研院回台後的李遠哲,最重要的角色就是中研院長;他也是歷屆中研院長中,最寄情 研究的學者。 擔任行政職的李遠哲,沒有間斷過他的研究。台大原分所,李遠哲的門牌靜悄悄掛在三○ 一室上,每週四,他固定會來這裡見他的學生、徒孫,討論最新的研究進度。下完傾盆大 雨的午後,李遠哲與數位研究生圍繞著原分所的小桌子,討論著怎樣利用光柵讓白光去掉 不必要的波長,能更聚焦。他的回國,的確把台灣的化學動態學帶了上來。 「今年美國科學院開院士會的時候,就談到化學動態學怕趕不上台灣,」站在全球最靈敏 的交叉分子束儀器前,李遠哲驕傲地說。這台儀器是他在台灣指導的第一位博士生林志民 根據之前他的儀器所設計的。 日本、瑞典、美國、匈牙利的外國研究者都曾慕名而來這做研究。李遠哲也是中研院遷台 後,改變中研院最多的院長。中研院許多人都稱他是「開創型」的院長。十二年間,中研 院預算平均以每年一○%的速度成長,二○○六年預算近九十四億元,是一九九四年的三 倍有餘;論文發表數,十年間從六三○篇增為一三五九篇,成長雙倍。 李遠哲在中研院做的第一件事,是,有系統地按主要學門分類。一九七一年院內僅有十個 所,而且幾乎偏重數理科學;李遠哲一上任,就打破前院長吳大猷時代重科學,輕人文的 現象,而李遠哲上任至今,光人文學科就增為十個所。 全院的研究機構目前有三十個,在李遠哲手中成立的就有四個所、四個籌備中心,和五個 跨學門中心。每五年走一趟中研院,都感受它明顯的進步,角落裡有了朱銘的雕塑品,有 潺潺小溪,建築物一棟接著一棟豎立。 中研院最大的改變還不是來自硬體,而是軟體的人才與制度。過往中研院是個安逸的公務 員組織,研究做得再不好,也不會被解聘,終身副研究員的人數不少。 但現在,研究員也不再有長期的飯票。目前中研院助研究員規定,初聘五年,續聘三年中 ,如果不能升等成副研究員,就要走路,連四、五十歲的研究人員也不例外。李遠哲來了 後,對人才的把關愈來愈嚴。「有不少人一輩子升不上研究員,通不過啊,」楊國樞說。 他一方面努力把中研院訓練成一支精良的隊伍;另一方面則積極向外借將才。 他的做法,第一是充實「研究經費」。七月三日走馬上任的統計所所長李克昭原本是加州 大學洛杉磯分校教授,他願意回國,就是李遠哲允諾他,未來不必擔心經費短絀。「錢是 我的責任,」他回憶李遠哲的話。第二則是動之以「理念」。 七月初剛剛結束的院士記者會上,新科院士、分生所所長姚孟肇開玩笑地說,自己本來在 西雅圖過著「像神仙一樣的日子」,旁邊的李遠哲馬上接口「你在這裡才會過得更像神仙 ,因為台灣的蟲更多。」﹝姚孟肇的研究材料是四膜蟲﹞引來場內一陣哄然大笑。 李遠哲為國內國外學界跨起了橋樑,不斷引進優秀人才回國主持研究。姚孟肇只是一個例 子,目前三十個研究機構的所長或主任,有十個左右都是李遠哲從海外挖角回來的,裡面 包括十月接任中研院新任院長翁啟惠,還有前陣子開發出全世界獨一無二的龐貝氏症孤兒 藥的生醫所所長陳垣崇、新任國衛院院焜玉等。「因為他自己也犧牲回來了,」中研院公 共事務組主任梁啟銘說,自己辭職過五次,都被李遠哲「我們大家都要為國家努力」的一 句話擋了回來。 李遠哲當院長薪水四十萬一個月,「對我還是太多,我沒花什麼錢。」他的生活算簡樸, 不久前,一位新加坡華僑在星國聽了他演講,寄來一件西裝材料給他,要他穿好一點。除 了科學家、中研院院長,他還可能是二十一世紀台灣,最後一位,具有跨界影響力的知識 份子。 在戰亂年代出生的李遠哲,接受了德智體群美的均衡教育。除了功課好,他打棒球、網球 ;他聽古典樂,參加樂隊;他甚至在二次大戰逃難時,和跟他姑姑租田的佃農孩子們,一 起挑水、收柴。他最常和學生講的故事,多半來自他在山裡逃難兩年自學的生活能力與經 驗。夏威夷大學教授李遠輝是李遠哲的堂哥,他們兩個年齡相仿,從四歲就一同走路上學 ,大學同寢室、坐同班飛機出國留學。 李遠輝描述他們成長的日據年代說,「那個時代真的很妙。很多人都是共產主義的同情者 ,因為看到世界太不公平,我們反而成了濃厚社會主義思想的擁戴者。」 當時,日本佔領下的台灣,新竹空軍基地被美軍嚴重轟炸,殯儀館前大排長龍;還是小學 生的李遠哲堂兄弟在街上玩躲迷藏時,還不清楚,為什麼街上朝鮮庭的年輕女孩總在巷旁 哭泣。長大後他們才知道,漂亮女孩是朝鮮來的慰安婦。上書香門第的教育,塑造了他們 不一樣的氣質。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2.229.118 Fiesta:轉錄至看板 NTUEE_VAL 08/02 14:22
chance:好爛喔 貢獻遠遠小於破壞 08/02 16:30
ccrimson:天下啊...嗯 08/02 19:08
shenghao:這篇會不會太神話他阿 李在大直可是買了戶豪宅阿 08/03 01:30
Rudolph: 河東河西 核東核西 傻傻分不清楚 08/03 1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