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sttmountain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本文轉錄自 nnttff 信箱] 期初大眾化 閂山 記錄:黃俊達 人員 <第一小隊> 洪榮崇 楊惠婷 吳瓊瑰 龔靖雯 許華蘭 鄧育奇 黃子芳 許安智 丁志帆 大餅友 <第二小隊> 黃俊達 陳巧玲 林佳慧 黃意嵐 胡烝銘 張志偉 黃韋翔 吳玉婷 王惠渝 劉韋利 洪琪佑 <第三小隊> 謝汝傑 黃俊嘉 趙伯彰 劉信佑 邱碁森 游顥 陳平 李翊綸 黃靖琪 劉秀菁 留守 張焜銘 預定行程: 10/20 Day0 台南-->清泉橋-->730林道C0 10/21 Day1 C0-->行車終點-->耳無溪登山口-->閂山登山口C1 10/22 Day2 C1-->閂山-->閂山登山口-->730林道-->台南 實際行程: 10/20 Day0 台南-->清泉橋-->730林道C0 10/21 Day1 C0-->行車終點-->耳無溪登山口-->閂山登山口-->往閂山路上草坡C1 10/22 Day2 C1-->閂山-->閂山登山口-->730林道-->台南 10/20八點集合,近晚上九點時刻出發。送行的人也多,多熱情的給了送行禮,應該是給 了初次出隊的朋友不錯的溫暖吧。一路到了埔里接了黃阿瓜後,在梨山車停下就在 車上睡了。 10/21 天氣:佳 0820 過清泉橋入林道,中途大半車上的人都熟睡著。不久後,抵9k後整裝吃早餐花了不 少時間後終於出發。9k位置在稜線北側約在(279300,2688000)處。 0855 從9k出發繞至稜線南側後,稜線南側腰繞一段,而後翻上2197山頭附近。和同小隊 的男孩們一起走,碰到了伯彰在此大聲講解了用稜線定位的方法。兩個小隊的一起 聽著,提醒了他們要注意定位。 0915 11.5k柵欄處。柵欄邊立一鐵牌,上有警告標語。柵欄前上有一輛九人座車,之後 途中遇到一道是來爬閂山的車主,知道開九人座是可以開上來的。 0925 沒多久一不小的溪前,有水管接著一水桶不斷冒出穩定且大的水源,各小隊在此休 息取水,一樣花了不少時間。溪流向是從東南往西北流去,有不少倒木橫亙溪中間 ,溪的流量不大,不能確定穩定與否。之後的路在對岸。無須延溪往上。位置推測 應是約(281000,2687700)處。在此處待了40分左右,待所有人到齊裝完公私水。 1045 繞過一小稜後往東。此稜應是閂山北稜叉往西北向有2236山頭的稜線。前後遇到幾 個交雜小碎石坡的谷線皆不難走,應是逢谷線就有。 1145 越閂山北稜前一空地吃午餐。位置應是2622山頭西方林道上。等所有人都到並吃完 午餐後出發也花了近60分。 1240 出發上路,10分後翻越過閂山北稜。林道開始漸轉往東南向。 1310 17.5k耳無溪登山口。應位於2431山頭西北方的林道上。在此收隊暫休。約等了15 分。 1410 碰到了幾個之字型上坡的轉彎。據記錄所示,此處有六個轉彎點,認真數過後確實 不假。走到第六個轉折,花了40分。轉折途中可見一標示「連續轉彎」的路牌。 1520 跟著前頭的領隊小瑰一直往前走的小隊員們似乎也累了,在林道上稍休。花了約5分 。往前不久後會走上茶岩山往東叉出的寬稜處。 1540 林道大轉折向南處,之後一路往南,約在茶岩山東南方的林道上。 1600 登山口。在林道上右側忽見一片短草坡後,沒多久就會抵達此處。登山口空間不大 ,應可搭四人帳x1再加上二人帳x1。兩頂四人可能勉強。等所有人都到後,往前探 無營地,往閂山路上探去,一開始頗陡,過約5-10分鐘,有可紮營的短草坡。作為 營地不小,整理一下可紮營處多,不過不避風。晚上就紮營於短草坡上。 10/22 天氣:佳 0545 在吃完早餐後,輕裝往閂山走去。從登山口後的路大抵是往西朝稜線上走去。上坡 但坡度不陡。 0600 切上閂山北稜。右側北方有一雨量計。路往南行去。 0630 路轉為在密箭竹裡上下。之後尚有一段密箭竹。 0920 抵一乾掉的大看天池。位置應在3104山頭旁。 0940 抵閂山。四周展望不錯。但是山頂頗小,一時之間站了三十多人,相當擁擠。 0830 全員下山循原路回程。 1000 返營地。 1050 收拾好裝備回程。 1150 抵之字型下坡。 1245 抵耳無溪登山口。 1555 返抵9k停車處,司機已在等候。 1715 全員上車。 0145 凌晨1點,在途中遭遇了被清空的7-11又餓又疲倦的大伙,終於抵達了台南光口。 -- -- Origin:《 成大計中 BBS 站 》[bbs.ncku.edu.tw] 來源:[140.116.145.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