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sttmountain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剛剛問了些人 好像還有多數對這次要走的路線還不是很有概念 再不然就是龍峰寺跟里龍山兩點之間劃一直線 近似是整條登山路線了,反正誤差不超過三百,答案也是沒錯 不過 雖然路據說大到會跌倒,既然是初級山訓 還是趁著機會談談如何對照手上資料,在地圖上劃出你將要去的路線 這會讓一次出隊出發前後走的更踏實一點 新生可以試著做做看 隊員以上也不會在新生問你時, 只能敢用手指輕輕的快速劃過不敢稍作停留在某個確定的地方 首先,從行程紀錄中過濾出幾個定位點 他們依序分別是: 1.龍峰寺 2.第一溪,海拔 440m(450m 的雙溪口) 3.680m 鞍部 4.第二溪, 海拔約 660m營地 5.里龍山山頂 第一點 龍峰寺很簡單,標在地圖左上方 第二點 第一溪,下溪的位置約略在450雙溪口之前,如何找到這條溪,依紀錄, 它發源於里龍山北邊一公里遠高約 990m的無名峰,是故延著里龍山 北面一公里的山頭往西,你可以清楚的畫出兩條支流匯於一主流的水 線,也確定這就是所謂的第一溪(無名溪),也就是兩萬五所標石大盤 溪北邊的那條溪. 找出雙溪口,並算出它450的高度,以再次確定. ok!這就是你的第二個參考點,往下游一點就是過溪處. 第三點 680鞍部,文中提到延溪上行一段,接著以東南方向上里龍山西北稜, 地圖上里龍山的西北稜走向明顯,所以在西北稜往下延伸,和過溪處 向東南延伸的交界處,可以輕易的預見此處位置甚至不需藉由鞍部在 地圖上所顯示的特性來辨認.當然,依鞍部特性,它就在地圖上標明高 度743和里龍山之間寬闊處. 第四點 660營地,依前一參考點,往南稍下降二十公尺,你會見到鞍部南面,地 圖上所標明大石盤溪,所往東北延伸上來的谷線,很清楚的,這就是文 中的第二溪. 第五點 里龍山,依行程紀錄內文,你只要把筆尖朝著地圖上已標示的里龍山 頂(1062)直直劃就行了. 在文章裡,我們還知道離開龍峰寺可沿著林道行走,在快到第一個參考點前的北方, 你可以開始劃下切的路徑. 是的,它是之字下坡, 為什麼?來自行程紀錄. 上680鞍部前也是, 為什麼?原因仍是一樣. 善用地圖和手上資訊,我們可以再出發前預先踏出腳印 並不一定全然準確,但這是我們寫出好的行程紀錄之前的第一步 知道如何使用行程紀錄 我們再來談談,地圖和行程紀錄上所沒有的: 往北三公里有顆山頭-北里龍山;往南有顆山頭-南里龍山 它們能不能連起來? 可以! 在哪裡連起來? 你可以在此行注意上里龍主峰前五十公尺來自北方的叉路 那是來自遠處北里龍的臍帶 南北里龍有沒有自己各自的登山口? 有! 僅僅三顆 卻拒絕任何支稜的歸屬 踞傲形成它自己的山系與縱走 那連走要走多久? 我不應該告訴你 因為那是你在山協關於兩點之間這類夢想的開始 一時有感,寫這篇文章,可能已經來不及給大家有參考了 就算是我在出發前的祈禱吧 -- 呵呵 連走嗎? 十小時! 包括上山下山? 自己去算 -- Origin:《 成大計中 BBS 站 》[bbs.ncku.edu.tw] 來源:[140.116.120.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