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sttmountain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本文轉錄自 sometimes 信箱] 作者: bbsjjlu (靜竹) 看板: Scenery 標題: [剪報] 阿里山前院 隙頂風情畫 時間: Thu Jun 14 23:51:38 2001 聯合報 2001/06/14 《城鄉遊》阿里山前院隙頂風情畫 曾石南  嘉義縣番路鄉公田村的隙頂部落,在台灣開拓史上,是早期製炭、採藥、抽藤、 鋸板、伐樟取腦、剝棕櫚皮、造紙的地區,以隙頂山與二延平山高聳對峙,先民取 道孔隙入山,據此地形特徵,遂名「隙頂」。  隙頂在十九世紀以前,應屬原住民區域。隙頂(Yauvakaz'na 原住民鄒語)相傳 是各種動物聚集的地方,因終年雲霧繚繞,地形險要,隱含著神祕的地理環境,所 以,先民有句話:「若嫁入隙頂山,沒死嘛黑乾,若嫁入諸羅城,一工二頓嘛好名。」 充分顯示早期住民困苦的生活窘境。直到阿里山公路開通以後,隙頂得天獨厚的土 壤及景觀條件,才得以顯現,居民的經濟生活也得以改善。  清末以來,製炭是隙頂主要產業之一。諸羅城的男性三五成群來到隙頂,挖窯製 炭,再背負走一天的路程下山進城販賣。日據時代的閩南語有句話:「那嫁作先生 娘(醫生),吃青睡晚,煮飯燒火炭。」形容一般百姓,只能以牛糞乾或乾草為燃 料,唯有達官顯貴,才有能力購買木炭使用。這些炭工只帶一定天數的米、油,及 大量的太白酒上山,以野菜樹薯充飢,以木築巢,以葉為遮,夜宿樹上。若有捕獲 啼鳥野獸,就相邀慶祝嘗鮮,若有人醉倒,表示可以很快再捕獲獵物,所以,在二 十年前,隙頂的居民還保留在年節期間,成群結隊,不分晝夜,挨家挨戶飲酒作樂, 不醉不歸的習俗。  隙頂地區屬於暖溫帶至亞熱帶交會區,又位居北回歸線地帶,所以,發展出多樣 化強勢農產品,且在臺灣農產業占有重要地位。隙頂山又名「茶林山」,原本是原 生茶樹林立的地方,日據末年,嘉義農校勘察團行經隙頂,看見茶林山布滿原生茶 樹,就曾召集當地士紳,研究推廣種植蒔茶。  阿里山公路開通以後,茶農相繼引進青心烏龍與金萱茶,因為終年雲霧籠罩,氣 候涼冷,茶湯滋味甘甜順口,品質優良,經廣泛種植後,已成為主要阿里山茶區之一。  日本甜柿是番路鄉農會於民國七十六年引進試種推廣,因為日夜溫差大,是全台 最適合栽種的地方。甜柿為多年生溫帶落葉果樹,根可深入地下三公尺,枝葉茂盛 覆蓋地表面積大,截流雨水能力強,是兼顧農民生計與水土保持的良好作物。甜柿 外觀橙黃艷麗,果肉脆甜多汁,極具市場潛力。  隙頂山區由於緯度、氣候十分適合培植蝴蝶蘭,因此,嘉義縣的蝴蝶蘭產業,大 多集中在隙頂地區,總產量占全台七成以上。蝴蝶蘭在隙頂是代工量產區,占有全 台一半的市場。在平地蘭園花苗培養開葉後,就送到隙頂抽梗開花,再南送北運銷 售全台各地,每年夏天五月至翌年二月都是量產期。蝴蝶蘭花期很長,花色與花形 變化豐富,是探病、送禮、居家擺設最受歡迎的盆花。隙頂休閒農業區籌委會將蝴 蝶蘭納入作為休閒農業的旅遊主題之一,就是希望能將旅遊與產業結合,為山區農 業開闢另一條坦途。  特色野菜如仙韭菜、芥蘭菜仔、高山大豌豆、龍鬚菜、明日葉等,搭配木瓜粿、 苦茶油麵線、茶果凍、茶酒、愛玉凍等傳統產品,皆是道地的風味小吃。  二延平山步道整修後,已成為都市居民體驗隙頂山區景觀最宜人的步道。從阿里 山公路三十九點三公里處起點,往二延平山上走,可繞一圈回原點,有一小時、二 小時、三小時等不同時間的行程。沿途可俯瞰嘉義平原、仁義潭及蘭潭水庫等風景。 天氣晴朗時,可遙望東石與布袋外港,往東邊可眺望玉山主峰及南北峰,欣賞冬季 霜雪籠罩的景色,以及日出跳動的生命力。  隙頂地區的視野範圍極為廣闊,包括曾文水庫的風光,台灣四分之一的山脈都可 看見。在秋冬季節,因為低氣壓之故,雲瀑、雲海、日落、彩霞是常見的景觀。春 季時,夜晚天氣晴朗,星空清稀,星象肉眼可辨,帶狀銀河時常可見;嘉南平原夜 景亮麗,就在腳底下,臨場感十足。  另外,還有象山與仙井瀑布等特殊地理景觀,透過解說員的引導,讓生活於都市 叢林的民眾,得以擺脫世俗塵囂,重新體驗大自然的奧妙。 柿子‧佛手茶 前景看俏  嘉義縣番路鄉是台灣最大宗水柿產地,經捏壓、熏蒸殺菌所製成的柿餅,因不含 化學添加物,香Q好吃,又耐貯存,很受消費市場喜愛。  柿子產量高居全台之冠的番路鄉,栽培品種區分為牛心柿、四周柿、甜柿、平核 柿等四種,其中,以牛心柿種植面積最廣,栽種面積達三百八十公頃,年產量高達 一萬三千噸。  牛心柿除可加工製成傳統市場販售的「脆柿」外,為紓解生產過剩壓力,以及避 免中盤商從中剝削,降低果農收益,番路鄉農會乃成立加工站,每天加工生產柿餅, 一上市就受到消費者歡迎,在八十八年時,還曾榮獲中華民國消費者協會評定為「 菁英獎」。  番路鄉農會指出,製作柿餅,需選用新鮮成熟的柿子,經去蒂頭、去皮、追熟、 上篩、風乾、熏蒸、再次風乾、捏壓、二次風乾、再捏壓、熏蒸殺菌後,就能製成 香Q好吃的柿餅。最近在阿里山公路沿途栽培生產的日本新品種「甜柿」、「蜜柿」, 因不需經過脫澀過程即可食用,加上果形大、果色美、糖度高及多汁風味佳,是新 興的高級水果,前景看俏。  隙頂地區茶農蘇文生,擁有約四千株的佛手茶,因量少物稀,採收製作推出後, 頗受消費者青睞。列為「福建五大茗茶」的佛手茶,又稱「香櫞茶」,屬紅茶系的 大葉種茶樹,其特色為葉片大,耐沖泡,即使沖泡十次,仍保存茶葉的味道,傳說 在端午節午時採下製作的茶葉,可作為茶藥,因含有茶單寧,對人體有減緩衰老、 預防感冒等功效,並可分解蛋白質,達到減輕體重的效果。  一般的茶葉,經日光萎凋、室內靜置、重醱酵、殺菁後,製成茶乾,即製成烏龍、 金萱等類的毛茶,都是屬於半醱酵茶葉;而佛手茶因水分含量高,每五斤茶菜,可 製成一斤茶葉,泡出來的茶湯,沒有臭菁味道,媲美普洱茶,即使每台斤約一千六 百元,仍相當搶手。 二延平山 無際景象  在山上也可以看到船?此話一點也不誇張。  阿里山公路(台十八線)旁的二延平山稜線,於風和日麗時,視野的確可以遠眺 至麥寮六輕、雲嘉平原和台灣海峽,詭譎千變的雲海景觀,更是一絕。嘉義縣番路 鄉隙頂休閒農業區籌備委員會結合古道、大峭壁、仙井瀑布等知名景點,大力推動 隙頂地區的觀光資源。  位於番路鄉公田村隙頂部落,海拔一千五百公尺的二延平山,從阿里山公路三十 九點三公里處,土地公廟旁產業道路爬升直到稜線,遼闊的視野,變化莫測的雲海, 宛若人間仙境,常令人嘆為觀止。  二延平山原本是山區居民,沿曲折蜿蜒古道,往返平地觸口間的必經之地。凌空 鳥瞰,雲嘉平原盡收眼底,視線所及,西南方可遠眺曾文水庫、白河水庫;正前方 的八掌溪,流經番路、嘉義市、水上,往出海口流注台灣海峽;西北方為牛稠溪和 雲林縣麥寮六輕,興建中的嘉義縣東西向快速道路,以及景致秀麗的仁義潭、蘭潭 水庫,歷目可數。讓第一次上二延平山的人,無不被眼前一望無際的景象所震懾。 沿著產業道路直上二延平山,須經過一段長約五百公尺的孟宗竹林綠色隧道,非常 適合登山健行;走在濃蔭蔽天的竹林步道上,鳥叫蟲鳴,使人心曠神怡。 隙頂旅遊情報  隙頂的位置在阿里山公路(台十八線)四十一公里處,以公路交通最為方便,不 論自行開車,或在嘉義火車站前搭乘公車,都可以到達。  目前,隙頂休閒農業區籌委會推出二天一夜遊的旅遊活動,行程豐富,有參觀蘭 園、洗愛玉凍 DIY、隙頂溯源、二延平山步道巡禮、仙井瀑布探險、達娜伊谷生態 之旅等,套裝行程(含食宿)每人一千六百元,詳情可洽:   隙頂休閒農業區籌委會服務中心(○五)二五八六四九○、   龍雲休閒農場        (○五)二五六二二一六、   梅園樓           (○五)二五八六二八二、   阿榮的店          (○五)二五八六二六二。 -- ▌﹀ ◢◣~ * * ▋ ﹀ ﹋ ﹋ *│#│﹍﹍ 靜竹 █▁▁▁▁▁▃▅▆▇████████████ -- ☆ [Origin:椰林風情] [From: ccsun39.cc.ntu.edu.tw] [Login: **] [Post: **] ※ Origin: 成大土木大地雕塑家 telnet://bbs.civil.ncku.edu.tw